刘玉娥
跨界追梦:一位文科生的医学博士之旅
2025-10-27 03:59
阅读:510
跨界追梦:一位文科生的医学博士之旅

哈佛医学院博士后,基础医学博士,工商管理博士

https://www.linkedin.com/in/lucia-yu-e-liu-88249024/

跨界追梦:一位文科生的医学博士之旅

跨界追梦:一位文科生的医学博士之旅

我出生在山东菏泽的农村,田野辽阔,风声清朗。小时候,我数学和理科不太好,高中读的是文科班,几乎没有机会学习生物和化学这些未来医学的基础课程。然而,我一直仰慕科学家,对实验室和未知世界充满好奇。那个时候,我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走进实验室,学习分子克隆、细胞培养、免疫染色这些陌生的科学术语;更没想到,我会成为哈佛医学院的一名博士后。

📖 从课堂到商界:在世界的另一端寻找答案

2001年,我考入潍坊学院英语专业。毕业后,在潍坊广文中学当了一年英语老师兼班主任。那时候,我对“科学研究”二字毫无概念。

后来因缘际会,我来到上海,从事纺织外贸行业。从普通业务员做起,我一路成长为美国礼服品牌 TADASHI SHOJI 中国区副总经理。那几年,我见证了中国制造业的崛起,也体会了商界的激烈与无常。

为了让自己在变化中更有底气,我先后攻读 同济大学MBA 和 法国格勒诺布尔商学院DBA (工商管理博士)。事业看似光鲜,但内心总有疑问萦绕:

“我真正热爱的是什么?”正如诗中所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从零开始:一场与命运的逆行

2017年,我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惊讶的决定——进入 同济大学医学院,从零开始学习基础医学。

那时,我只是王平教授课题组的一名科研助理,负责行政工作。但在实验室耳濡目染的岁月,让我被基础医学的魅力深深吸引。

我高中几乎没有学过生物和化学,一切都要从零开始,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理学这些书本不知道翻了多少次。2019年,施裕丰教授(后来成了我的博导)回国,亲手教我做克隆。从那一刻起,我第一次真正走进实验的世界,“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每一次操作都充满新奇与挑战。

🎓 四次考试:在坚持中生出花来

我考过四次——两次硕士、两次博士。一路跌跌撞撞,直到2021年,我终于考上同济大学基础医学全日制博士。

读博的岁月无比艰辛:白天实验,晚上阅读文献,周末赶报告。儿子还在上幼儿园,常常嫌弃妈妈不陪他玩。但家人从未抱怨,只希望我能走出属于自己的科研之路。

2024年,我成为全院基础医学专业唯一提前毕业的博士生,获得了 上海市优秀毕业生、同济大学优秀博士论文 等多项荣誉。同年,我拿到了哈佛医学院博士后职位,踏上波士顿的新征程。

🧬 博士之后:哈佛的第一年

2024年秋,我来到波士顿,开始了在 哈佛医学院附属波士顿儿童医院的博士后工作。这里的科研节奏相对宽松,导师和蔼,鼓励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索。两个孩子也喜欢这里的学校生活。

这一年,我学习了新的前沿技术,参与团队核心课题研究,也逐渐适应了异国科研与生活节奏。这段经历让我明白:科研不仅需要专注与努力,更需要方法和思路。

同时,我开始思考未来方向——希望将多年商业管理经验与科研能力结合,探索工业界特别是生物医药领域的职业路径。我相信,无论是实验室的严谨逻辑,还是商界的战略思维,都会在未来的药企工作中成为宝贵财富。

🌈 尾声

从文科到医学,从商界到科研,从讲台到实验台,每一步都不容易。但正如我常说:

“当你真心热爱一件事时,起点从来不重要。”

也如古诗所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现在,我在哈佛继续学习、探索,也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告诉更多人:改变从来不会太晚,只要你愿意重新开始。

✨ 给女孩子的一句题外话

有人说,有的女孩子因为仰慕科学家而嫁给了科学家;而我,因为仰慕科学家,选择自己成为科学家。

所以,亲爱的女孩们,如果你心中有热爱,就不要等待别人来成就你的梦想。自立、自强、追求自己的热爱,才是最浪漫、最坚定的选择。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刘玉娥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92244-1507564.html?mobile=1

收藏

当前推荐数:3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1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