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娥
[转载]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
2025-10-26 22:45
阅读:508
生涯访谈录 | 优秀毕业生——刘玉娥: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

青春同医 2024年06月26日 04:41

自我介绍

刘玉娥,医学院2024届毕业生,上海市优秀毕业生,中共党员,上海人

毕业去向

美国,哈佛医学院附属波士顿儿童医院,博士后

获奖经历

      该生2021年9月跨专业考入全日制基础医学博士项目(文科转医学),获得同济大学励志之星优秀博士生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并在2024年提前一年毕业。在读期间,其学习平均绩点5,本专业第一。

      科研方面,该生以一作/共一发表SCI论文15篇,平均IF>10,单篇IF>10的5篇。在国内外大会做报告5次,包括冷泉港国际顶级会议,墙报获奖4次,受邀担任多个专业杂志客座编辑及审稿人。

      社会实践方面,该生作为核心组织人参与组织大型肿瘤学专业学术会议5场;运营“探索肿瘤”公众号,志愿参与组织中小学学生科普活动15场。

Image

梦的种子

      2017年,在服装外贸行业工作10余年后,我经常会夜半醒来,扪心自问,我的人生价值是什么?社会价值又是什么?

      适逢医学院王平教授课题组招聘科研助理,我这个从没想过涉足医学的人正式进入了医学的实验室,放弃了自己工作十余年的领域以及高级管理职位,一切从零开始。

繁忙的工作之余,惊异于组里优秀的老师和同学的发现以及医学科研带来的巨大社会价值,学习医学的种子自此生根发芽。

Image

梦的土壤

      我从高中刚入学就被分配在了文科,因此几乎没有学过生物和化学,而这些是医学的基础。

 有梦不觉天涯远,学习医学的梦想让我忘记了学习的辛苦,一点一滴,工作之余,我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对于不懂的概念进行无数次的重复理解或者跳过去过一段时间再次理解。

      2018年,孕期无法学习实验,我主要学习基础理论包括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理学等,甚至买来了高中的有机化学教材,通过自学、蹭课、视频等各种渠道进行生物医学理论知识的学习。

Image

梦的萌发

      2019年,施裕丰教授归国,开始带我做课题,从分子克隆到蛋白检测,从体外实验到小鼠模型,手把手教我做实验。

      施老师对于实验要求极其严谨,对于科研的逻辑要求非常严格。在施教授的带领和教导下,我在2020年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研究型医学SCI论文,这篇论文为我考上医学的博士提供了最重要的支撑。

Image

梦的绽放

      从2017-2020年历经两次考硕、两次考博,终于在2021年9月考入了同济大学医学院。

      在我37岁这一年,正式开启了我的全日制医学博士学习生涯,一只脚开始迈进了医学的门槛。学习的过程并不一帆风顺,做了两年的课题不了了之,我大病两个月,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要继续走科研这条路。思来想去,最终决定一定要完成医学博士学位,从此更加发愤图强。疫情严重时一年里有大半年都被封闭在家,我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学习,不能做实验,就学习文献,总结本领域新发现,写综述,学习生信,这些论文也在2023年陆续发表。

      从我决定学习医学的那天起,质疑的声音从未停止。但是不论发生任何事情,我都坚定地告诉自己:我一定可以学好。任何平台都有它的局限性,我们能做的就是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竭尽全力做好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尽管我依然没有显著的科研成果,但是我从来没有后悔过自己的人生选择。

      2024年,作为医学院基础医学方向唯一一个提前毕业的学生,我也验证了那句“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的名言。感谢我在2017-2021年作为王平教授助理期间他对于我学习基础医学的支持;感谢施裕丰教授给了我读博的机会。感谢在我学习医学的过程中,所有支持我的人。

  最后希望自己继续脚踏实地,砥砺前行,将来能够成为一名出色的医学科学家,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社会。

Image

- END -

编辑丨王婷婷

责编 | 李婉倩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刘玉娥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92244-1507562.html?mobile=1

收藏

当前推荐数:0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