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人健康食品的营养与功能探索
Food & Medicine Homology
01 专栏主题
Healthy Food for the Elderly population: Nutrition and Function Explorations
老年人健康食品的营养与功能探索
02 专栏主编
专栏诚邀东南大学孙桂菊教授、华中农业大学陈国勋教授作为专栏特邀主编,Pramod Khosla教授(美国韦恩州立大学)、林雅军研究员(北京医院)、王少康教授(东南大学)、向雪松研究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王凯副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董晓莉助理教授(香港理工大学)、廖望副教授(东南大学)、石磊副主任医师(四川大学)、习雪峰副教授(河南大学)作为副主编,指导专栏选题策划、把关论文内容的创新性、科学性,领衔组约高质量研究性论文和能体现最新国内外研究进展、系统性、观点评论性综述论文。
03 专栏介绍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营养代谢和需求发生重大变化,各种慢性病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因此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需要应对老年人群生理衰退和慢性病问题。营养干预对缓解老年人群生理衰退及防治老年慢性病至关重要,因此针对老年人的营养需求,研发老年健康食品、探索功能成分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本专栏聚焦老年人群营养需求模式、研究老年食品特定功效精准评价模型、挖掘营养功能因子与食品基料、研发老年健康食品,推动老年营养健康食品体系发展,助力“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
关键词:老年健康食品,功能成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衰老
04 Food & Medicine Homology优势
1.开放获取(读者可无限制免费访问,在 SciOpen 上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https://www.sciopen.com/journal/3006-6867 ;
免费;
精准推送,参考效果好。
05 投稿须知
投稿网站:
https://mc03.manuscriptcentral.com/fmh
投稿截止日期:2025 年 4 月 30 日
出版日期:2025 年 10 月 30 日
为确保所有稿件被正确识别以纳入专栏,请作者务必选择Special issue:Healthy Food for the Elderly population: Nutrition and Function Explorations
06主编介绍
孙桂菊,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长期从事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教学与科研,研究方向主要为营养与慢性病预防和干预。国家科技部“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食品营养与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专项“老年人群营养健康食品创制与产业化示范”项目首席科学家,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等国家与省部级科研项目。借助多种现代技术,从细胞、动物、人群研究三个层面,开展食物营养与慢性病防控研究,开展过针对营养在糖脂代谢紊乱、肌少症、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人群的大型临床干预研究20余项。主持开展功能食品研发和功能评价300 余种。在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Pharmacological Research、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Advances in Nutrition、Age and Ageing、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等刊物上发表论文400余篇(SCI收录170余篇)。担任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Food & Medicine Homology、食品科学等期刊编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保健食品审评专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食品原料审评专家。
陈国勋,男,现为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生物医学与健康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A类人才)。2022年底前任美国田纳西大学营养系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过去28年一直从事慢性代谢性疾病、药食同源物质及生物活性成分的功能研究,开创了维生素A与糖脂代谢、肥胖及糖尿病关系研究,并首次阐明了其分子机制。工作期间发表《Nature》、《Cell Metabolism》、《PNAS》等SCI论文94篇,获批美国国家各类项目支持13项。获国家科技部火炬计划,国家科技部“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食品营养与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专项“老年人群营养健康食品创制与产业化示范”项目” 老年人群健康食品易咀嚼吞咽、高效消化吸收技术构建”课题负责人。担任Open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主编,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Journal of Future Food和Food and Medicine Homology等20多个SCI期刊的副主编与编辑, 114个SCI期刊的审稿专家。通过对药食同源中生物活性成分的功能研究,开发出基于个性化营养预防与治疗慢性代谢性疾病的方法,为科技发展与疾病控制贡献科技力量。是北美华人营养学会主席兼常任理事,中美糖尿病协会常任理事,美国糖尿病协会、营养学会、心脏协会会员。
Pramod Khosla,博士,美国韦恩州立大学营养与食品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Khosla教授在英国纽卡斯尔大学获得理学学士和理学硕士学位,在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此后在美国布兰迪斯大学进行了博士后研究,已在膳食与脂蛋白代谢领域已开展研究和教学工作近30年,是该方面的资深专家。主持和参与了多项研究,聚焦饮食对蛋白质能量消耗以及透析患者的肾脏营养教育等。在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Current Developments in Nutrition、Nutrients、Clinical Nutrition ESPEN、Nutrition、Journal of Renal Nutrition and Metabolism、Nutrition & Metabolism等专业领域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00余篇。
林雅军,博士,研究员,执业药师,注册营养师,研究生导师,国家卫生健康委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保健食品功能评价室主任。长期从事衰老机制研究,研究方向主要为血管衰老。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利用基因敲除、基因转染、RNA干扰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开展细胞衰老与肿瘤发生机制研究。发现多种具有潜在延缓衰老和抗肿瘤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开展多项有助于抗氧化、有助于改善骨密度、缓解视觉疲劳、有助于改善黄褐斑、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有助于维持血糖健康水平、有助于维持血脂健康水平等多项保健食品人体试食试验。负责北京医院保健食品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临床研究。先后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SCI收录40余篇)。担任中国健康管理协会植物营养与健康分会会长、中国健康管理协会临床营养与健康分会副会长、北京食品学会特医食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病学分会常务委员等职务。先后获河北省科技进步奖2项
王少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主任,挂职任西藏民族大学医学院副院长。长期从事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教学与科研,研究方向主要为营养与肿瘤、妇幼营养与健康。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任务、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等,西藏自治区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1项、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招标课题1项。应用细胞、动物和人群队列等多种实验手段开展了多项营养与肿瘤的病因学研究;应用人群横断面调查和随机对照试验开展了多项慢性病干预及叶酸与妇幼健康的关系研究。在Food Chemistry: X、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Nutrition & Metabolism、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Functional Foods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60余篇(SCI收录120余篇),获授权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1项,出版教材或论著20余部。担任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食品科学等期刊编委。中国营养学会理事、南京营养学会副理事长。
向雪松,博士,研究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食物营养评价室副主任;中国营养学会益生菌益生元与健康分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中华预防医学会食品卫生分会常务委员、国家卫生健康委微量元素与营养重点实验室青年学术带头人、全球碳水化合物质量健康联盟亚太分会委员等。主要研究方向聚焦于碳水化合物与人体健康的影响,深入探索主食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机制,以及益生菌、血糖生成指数相关法规标准体系的建立。主持国家自然基金、粮食行业基金、北京市科委科技计划等10多项科研基金,发表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SCI及核心期刊文章50余篇。作为主要参与人参加“卫生行业标准WS/T 652—2019食物血糖生成指数测定方法”等7项标准制定。参与编写《中国居民膳食参考摄入量DRIs-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纤维部分》、《食物与健康-科学证据共识》等14部科技著作。
王凯,博士,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养蜂学学科首位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23年)、北京市科技新星(2022年)。2016年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2016年7月至今就职于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现为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蜂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创新团队执行首席,主要研究方向为蜜蜂及蜂产品学。近五年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IF>10.0论文4篇),ESI高被引论文3篇,连续三年入选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年度影响力”榜单(2021-2023)。现为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青年科技工作者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养蜂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农学会特产分会常务委员,兼任Frontiers in Nutrition等2个SCI期刊副编辑(Associate editor)、BMC Complementary Medicine and Therapies等5个SCI期刊编委(Editorial board member)、《中国蜂业》编委、《昆虫学报》青年编委。以第一发明人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0项(转让1项、技术许可1项)、独立译著1部(58万字)、副主编、参编著作3部。
董晓莉,博士,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生物专业,现为香港理工大学食品科学及营养系助理教授(研究)。长期从事脑肠轴在神经系统疾病尤其是帕金森病中的作用机理研究,探寻神经系统疾病的肠道靶点。在此基础上,针对神经系统疾病开展食物成分干预为基础的食疗研究。多次获得国家自然基金、香港基金和广东省以及深圳市课题资助,在实验室成功建立了各种帕金森病动物模型,并进行行为学测试,脑肠轴和相关分子机理研究实验平台。近年,参与开展了利用植物多糖制备纳米硒并应用于癌症、骨健康和神经科学的研究。本团队目前已成功将几种纳米硒转化为产品,并已在香港市场销售。在此领域,主持和参与的研究项目共25项,共发表文章40多篇,申请专利7项,获授权5项。
廖望,现任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营养与慢性病。主要从事营养素调控糖代谢稳态以及天然活性化合物干预慢性代谢性疾病的作用与机理研究。2021年入选东南大学“至善青年学者”计划,2022年入选“第七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江苏省“双创博士”。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子课题以及校企合作基金等多个项目。相关研究成果已在营养与食品科学领域国际权威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参编英文著作3部,中文著作1部。参与修订《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担任中国科学院一区top期刊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 青年编委。担任中国营养学会营养与免疫分会常务委员,江苏省营养学会分子营养学专委会、公共营养专委会委员以及南京营养学会慢病营养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石磊,博士,副教授,临床营养医师。第十四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特医食品评审专家、四川省卫健委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长期从事特医食品开发、临床应用及评价、上市后监测;老年家庭营养管理模式探索;消化系统疾病及常见慢性病的营养治疗。先后负责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卫健委和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指令性项目、省科技厅项目等。开展功能性农产品、药食同源食品、特膳食品的临床功能评价20余项。近5年来发表中英文论文50余篇,其中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BMC Geriatrics、Molecular Nutrition & Food Research、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等刊物发表SCI论文10余篇。现任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营养与食品安全委员会青年专委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特医食品临床应用学组委员、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专业委员会创新组副组长、四川省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委会特膳学组副组长、四川省营养学会老年营养分会秘书长、国家区域性(川渝)营养创新平台秘书长。
习雪峰,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南大学国家食用菌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副主任。长期从事运动、营养与健康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主要从事运动营养和运动模拟剂开发、以及运动营养与代谢病相关研究;在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Frontiers In Nutrition、Oxidative Medicine and Cellular Longevity、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SCI收录7篇)。先后参与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技术市场协会三农金桥奖二等奖、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特等奖等奖项。
投稿网址
https://www.sciopen.com/journal/message_news/get_by_id?id=1789084060482093057&issn=3006-6867
扫码关注我们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 07: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