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背景】
碱性水/海水电解技术中,氧气析出反应(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OER) 因多步质子-电子耦合过程导致过电位高、动力学缓慢,贵金属催化剂(如 RuO2、IrO2)成本高且稀缺,需开发高效稳定的过渡金属基催化剂。
应用模块:DMol3模块
研究目的:构建非晶-晶态异质界面可调节中间体吸附能、促进电荷转移。非晶材料含不饱和金属位点,晶态材料利于电子传输,两者结合可优化催化性能。
DOI:10.1007/s12274-024-6469-9
【理论研究方法】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分析异质界面的电荷密度分布、电子局域函数(ELF)、态密度(DOS)等,揭示界面电荷重构形成新电荷转移通道(Co-Fe)的机制,阐明其对导电性和催化效率提升的作用。
【研究结果】
1、催化活性(实验分析)
图1 NiCo2O4/NF、NiFe-LDH/NF、RuO2/NF和 NiFe-LDH/NiCo2O4/NF 的析氧反应(OER)催化性能:(a)极化曲线;(b)不同电流密度(50、100和200mAcm-2))下的过电位;(c)塔菲尔斜率;(d)双电层电容(Cdl)计算曲线;(e)所有样品在 50 mV・s⁻¹ 扫描速率下的循环伏安(CV)曲线;(f)在 1.55 V vs. RHE 下的奈奎斯特图(插图为等效电路图);(g)长期耐久性测试(无 iR 补偿);(h)不同电解液中的极化曲线;(i)NiFe-LDH/NiCo2O4/NF 在 1.0 M KOH + 0.5 M NaCl 中的计时电位测试(无 iR 补偿)。
在 1 M KOH 中,NiFe-LDH/NiCo2O4/NF 实现 10 mA・cm⁻² 和 100 mA・cm⁻² 电流密度所需过电位分别为 193 mV 和 236 mV,优于 NiCo2O4/NF(401 mV)、NiFe-LDH/NF(277 mV)及 RuO2/NF(330 mV)。
塔菲尔斜率斜率为 57.6 mV・dec⁻¹,反应动力学最快;周转频率(TOF)为 0.0143 s-1,是纯 NiCo2O4的 5.5 倍,表明高本征活性。
2、催化稳定性(实验分析)
在碱性海水(1 M KOH+0.5 M NaCl)中连续运行 150 h 后,过电位仅增加 5.73%,电流密度保持率95.6%,结构和成分无明显降解。
3、作用机制(理论分析)
图2 不同测试电位(1.4-1.7 V vs. RHE)下的奈奎斯特图:(a) NiCo2O4/NF 和 (b) NiFe-LDH/NiCo2O4/NF;(c) NiCo2O4/NF 和 NiFe-LDH/NiCo2O4/NF 在1.55 V vs. RHE下的波特相位图;(d) NiFe-LDH/NiCo2O4 的三维电荷密度差图像(侧视图,蓝色区域为电荷耗尽区,黄色区域为电荷积累区);(e) NiFe-LDH/NiCo2O4 的电子定域函数(ELF)图;(f) NiCo2O4、NiFe-LDH 和 NiFe-LDH/NiCo2O4 的总态密度(TDOS)和分波态密度(PDOS)。
电荷重构与转移:异质界面处电荷重新分布,形成 Co-Fe 电荷转移通道,降低界面电阻(Rct=0.107Ω),提升电荷转移效率。
活性位点增加:非晶态 NiFe-LDH 提供丰富不饱和金属位点,晶态NiCo2O4促进电子传输,两者协同加速OER中间体(如M-OOH)的生成与转化。
表面特性优化:复合电极兼具超亲水性(接触角0°)和疏气性,促进电解液扩散与气泡脱附,优化反应动力学。
【研究结论和意义】
研究结论:
成功构建非晶-晶态异质结构 NiFe-LDH/NiCo2O4/NF,通过界面电荷重构和 Co-Fe 电荷通道显著提升 OER活性与稳定性。
研究意义:
为开发高效碱性水/海水电解催化剂提供了新策略,有望推动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的实际应用。
End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8-8 01: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