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TSOFT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IMATSOFT

博文

Materials Studio文献解读 |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煤微观界面的润湿行为及动力学机制分析

已有 717 次阅读 2025-7-29 18:15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1.png

2.png

【研究背景】

煤炭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粉尘,严重污染环境且威胁矿工健康。煤层注水是从源头减少粉尘产生的有效方法,但煤炭的疏水性使其难以被水直接润湿,需借助表面活性剂改善润湿性。

国内外学者虽已对煤岩润湿性影响因素开展大量研究,但对煤多孔结构复杂润湿性行为的理解仍不足,尤其不同变质程度煤种润湿性主要控制因素存在诸多争议。

选取六种不同变质程度的煤体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低场核磁共振结合分子模拟的方法,研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煤微观 “固 - 液” 界面的润湿行为及机制。本篇主要介绍分子模拟部分,实验部分可以根据DOI获取原文进行查阅。

应用模块: Forcite 模块

研究目的:为煤层注水防尘提供理论指导

DOI:10.1021/acs.langmuir.4c05072

【研究方法】

利用 Materials Studio 8.0 软件,构建“煤-水-表面活性剂”模拟系统,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设置相关参数,分析相对浓度和均方位移(MSD)以探究润湿特性。

【研究结果】

1、微观润湿动力学分析

MS 模拟基本过程:构建“煤-水-表面活性剂”模拟系统,进行几何优化、退火动力学处理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分子相对浓度和均方位移(MSD),探究微观润湿机制。

图1.png

图 1. “煤-水-表面活性剂” 模拟计算系统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JFCS)在煤-水界面的动力学行为:JFCS在煤表面扩散最好,焦煤次之,能进行一定吸附扩散;不粘煤、气煤和无烟煤因烃链排斥,吸附有限,水分渗入不足;肥煤 表面活性剂分子易自聚,亲水性降低。

图2.png

图 2. JFCS 在煤-水界面的动态模拟过程

2、模拟结果分析:

相对浓度分布:加入 JFCS 后,水分子沿煤 z 轴渗透更深,褐煤润湿效果优于焦煤,气煤、不粘煤、肥煤和无烟煤因表面疏水性改变或团聚,水分渗入受限。

均方位移(MSD-Mean Square Displacement)和扩散系数:JFCS 加入后,焦煤水分子迁移速率最高,褐煤和不粘煤次之,气煤、肥煤和无烟煤最低。计算得出不同煤种水分子扩散系数,进一步验证润湿性差异。

【研究结论】

润湿机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煤层表面形成致密黏附层,改变煤的理化性质,降低表面分子间吸引力,促进水分子在煤界面扩散,表面活性剂分子经分子间结合后迁移渗透进入煤基质。

煤种影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JFCS) 对不同变质程度煤的润湿效果为褐煤>焦煤>不粘煤≈无烟煤>肥煤≈气煤。

模拟价值: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获得表面活性剂体系中水分子的润湿范围和扩散速率,阐明不同种类煤在表面活性剂作用下的微观润湿机制和影响规律,为高效抑尘剂研发提供理论支持,助力煤矿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End

公司名片信息.jpg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36821-1495722.html

上一篇:东方科软携手月只蓝博士,倾力打造Forcite分子动力学系列课程
收藏 IP: 221.216.116.*| 热度|

1 王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8-2 16: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