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ishanchaoqu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ishanchaoqun

博文

至善超群第八次沙龙记录

已有 831 次阅读 2023-6-7 14:53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间:2023年6月2日

  :银杏楼210

主持人徐成源

汇报人:熊乐天 徐成源

记录人:徐成源

参与者:张善超 仇国伟 熊乐天 李冰 徐成源

 

 

一、熊乐天《自我效能感》汇报

1.何为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的理论最早由班杜拉与上世纪70年代提出。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定义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

班杜拉认为,除了结果期望外,还有一种效能期望。结果期望指的是人对自己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如果人预测到某一特定行为将会导致特定的结果,那么这一行为就可能被激活和被选择。

2.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

2.1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成败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最大。一般来说,成功经验会提高效能期望,反复的失败会降低效能期望。但事情并不这么简单,成功经验对效能期望的影响还要受个体归因方式的左右,如果归因于外部机遇等不可控的因素就不会增强效能感,把失败归因于自我能力等内部的可控的因素就不一定会降低效能感。因此,归因方式直接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

2.2替代经验或模仿

人的许多效能期望是来源于观察他人的替代经验。这里的一个关键是观察者与榜样的一致性,即榜样的情况与观察者非常相似。

2.3言语劝说

言语劝说因其简便、有效而得到广泛应用,其价值取决于它是否切合实际,缺乏事实基础的言语劝说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不大,在直接经验或替代性经验基础上进行劝说的效果会更好。

2.4情绪唤醒

班杜拉在“去敏感性”的研究中发现,高水平的唤醒使成绩降低而影响自我效能。当人们不为厌恶刺激所困扰时更能期望成功,但个体在面临某项活动任务时的心身反应、强烈的激动情绪通常会妨碍行为的表现而降低自我效能感。

2.5情境条件

不同的环境提供给人们的信息是大不一样的。某些情境比其他情境更难以适应和控制。当一个人进入陌生而又易引起焦虑的情境中时,其自我效能感水平与强度就会降低。

3.自我效能感对个体的影响

班杜拉等人的研究还指出,自我效能感具有下述功能:

①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

②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

③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

④影响活动时的情绪。

自我效能感影响或决定人们对行为的选择,以及对该行为的坚持性和努力程度;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进而影响新行为的习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

对于自我效能感高的人而言,他们往往期望值高,倾向于显示成绩遇事处理理智,乐于迎接应急情况的挑战,并能够控制自暴自弃的想法。

对于自我效能低的人而言,他们往往遇事畏缩不前,倾向于显示失败情绪化地处理问题在压力面前束手无策,并易受惧怕、恐慌和羞涩的干扰。

 

讨论

仇国伟:

第一,想到自我效能感的测量,其涉及到若干相关量表的设计。

第二,自我效能感在量化研究里面可以作为一种中介变量。在研究研究生学业成绩等问题方面,可以探究其作用。

第三,自己即将参加学生工作,将来工作的性质也需要我运用相关的理论进行对学生的培养与教育。像理论中提及的影响自我效能感的五点因素,也是我将来工作着力点的重要参照。

李冰:

联想到习得性无助,即因为长时间内耗导致的自我效能感很低的现象。

这些现象需要我们在教育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其社会情感,提高其结果期望,从平常的生活经验入手,提高其行动力。

徐成源:

联想到一篇关于学生课堂投入与学习成果的文章,其中建构了一个结构方程模型。在该方程里,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情绪、身体健康等因素会以学生课堂投入为中介变量,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果。

就影响上诉学生因素的因素而言,教师的教学方式、互动频次、反馈等都会对学生的课堂投入产生显著影响。因此,作为教育者,我们也要从自身出发,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助力于学生课堂投入与学业成就的提升。

张老师:

其中的替代性经验可以为我们解释内卷现象提供参照,别人的行为会影响我们,产生从众的行为。在教学中,我们也要恰当运用替代性经验,一方面以学生中的先进典型鼓励更多的人进步;另一方面也要控制其程度,预防内卷的发生。

就内卷现象背后的原因而言,外部的制度因素(如末位淘汰制)已经设定好了内卷这个赛道,使我们不得不卷;教师尽管已经习得很多的教育理论,管理者也知道很多科学管理的理论,但实际的学校环境也是注重所谓“狼性文化”,重视替代学习的……在研究问题时,我们也要将思路打开,这样才能给予我们更多的启示。

 

二、徐成源《庄子与克氏人格美学思想比较研究》汇报

1.二者人格美学思想内涵

1.1庄子的人格美学思想内涵

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

就老子的思想而言,其以“道”为本体论,将其作为万物的根本与起源。老子以预设的“道”来建构自己的哲学体系,这个“道”在向下的创生过程中表现出一系列自然无为、虚静柔弱的特点。

就认识论而言,老子主张“体道”,强调只有去除人们的主观欲念、迷信、成见和各种偏见,使心如明镜才可以“体道”。只有在这种状态下我们才可以体会到存在本身,在现实中安生立命。

庄子则将“道”提升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其将“道”视为最高存在,并主张以“道”来衡量人世间的一切。对于个体而言,只有将自己从生理与心理的欲望中解脱出来,将功名利禄、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在纷乱中保持宁静的心态,处在无待逍遥的境界,才能把握住“道”。

“逍遥无待”又是庄子思想的核心。庄子认为只有人生无所待,才可以达到逍遥自由的境界。而这里的“无待”并不是指什么都不依侍,而是指“待道”,这也是庄子最高的人格追求,其体现在自由博大的胸怀,虚静无为的精神特质,与独立自主的理性批判精神。

1.2克氏的人格美学思想内涵

克氏是在对西方文化的批判和对印度文化的反思中提出了自己的思想。其思想核心体现在“如何超越自我”的命题上。克氏认为,世界的混乱来自自己,改变现状就要对自己进行“内在的革命”,需要“观察你自己,深入探索你自己,然后加以超越”。

克氏人格美学思想的核心体现在“自觉”,克氏希望以其带来自身的完善、世界的和谐。而其也包含宽容、自信、理性等人格美学特质。

2.二者人格美学思想的相通性

2.1共同的审美人格追求

就庄子而言,其对人格自由的追求包含审美主体自由的心境与审美主体自由创造。其认为,自由的心境是一种自由创造的前提条件,只有二者结合才可以具有美学意义上的完美人格。只有基于自由心态的自由创造,才能使人具有逍遥自由的审美人格。

就克式而言,其强调对“观察者就是被观察之物”的美的体验的重视。克氏认为,观察者是历史的产物,用自己的经验衡量一切,这造成了观察者和被观察者自己的界分和冲突。因此“观察者即是被观察之物”的核心在于,用事物的本来面目去看事物,不应该有自己的主观偏见。

二者的思想都体现了对老子“婴儿”审美人格的追求,即保持单纯、素朴并超越知识、经验,虽饱经世故,却能保持单纯。

2.2共同的达到审美人格的取向

庄子强调通过“心斋”、“坐忘”的内倾向人格修养达到审美人格。具体而言,“心斋”即斋戒心中一切“有为”的主观欲望,以达到“无为”的境界;“坐忘”即忘却心中一切为达到自己主观目的而戕害自然之性的欲念。庄子认为,我们只有从各种利害观念中解脱出来,才能够实现审美人格的超越。

克式强调通过观察自己心智运作的内视角,以达到审美人格。我们要把自己的思想作为一面反观自我的镜子,以人的改变实现社会的改变。只要我们毫无抉择地观察自己的心智运作,我们就可以在了解它的基础上得以解脱,从而获得自由的人格境界,然后我们就可以与自己、社会、自然建立正确和谐的关系。因此,毫无抉择地观察就是一种“观察者就是被观察之物”的状态。

3.二者人格美学思想的相异性

3.1立论基础的相异性

庄子的立论基础是形而上的“道”,其以“道”和“气”构建理想中的人格,其本质上是追求一个预设性的存在。“道”本来是“无为而无不为”的,但对“道”的本身追求就是一种“有为”的欲望表现,这也正是庄子人格美学思想中的矛盾之处,然而这矛盾正来源于对“道”的形而上的预设。

克氏的立论基础来自于对各种关系的观察。他认为,只有在关系中,我们才能认清自己,如果我们带着自己的好恶、经验去观察,我们就观察不到自己的真相了。克氏强调的是一种不带有主观偏见的与事物直接接触的关系。只有我们纯然的观察自己整个心理过程,我们就可以看到自己的真相,并在真相的基础上解脱。

3.2人格修养中具体方法的相异性

庄子以“道”作为最高的人格修养方法,而预设的“道”也有着超越性与形而上、不具体的特点。一方面它可以使身在苦痛的人们用“道”来超越自身,但另一方面也会使我们在超越的同时,变得什么都不在乎,使我们的主体淹没在“虚无”的“道”中。

克氏认为,我们应对自己心理活动过程有距离的审视,通过观察自己心理上的真相以获取心理上的解脱、人格上的自由。阻碍人格发展最大的阻碍是恐惧,只有通过有距离的纯然的观察,了解具体的恐惧,了解其本质和结构,才能从中解脱。

4.二者人格美学思想的启示

当今世界,比之庄子所处的时代各种价值观更是纷乱无绪。如何对各种价值观做一个正确的判断,如何从多元选择的迷惑中解脱和如何做出一个正确的选择,这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新的考验,保持心态的虚静无为和自信,这就是庄子和克里希那穆提给我们最大的启示。

对于人与社会的关系,庄子和克里希那穆提更加强调的是人的宽容和理性。用独立的思考与批判精神,去看清事物的本质,做出正确的判断。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只有我们放下“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偏见,以宽容、理性的态度看待自然,才会和自然建立和谐的关系。

讨论

仇国伟:

问:如何理解“无我”?

答:“我”是基于记忆、经验的,是属于过去的产物。古人云: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为何刮目相看?因为对方这段时间里进步了,而观察者依旧用旧的记忆来评判他。因此,“无我”思想可以理解为,呼吁人们放下陈旧的观念、记忆等,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人与事。

熊乐天:

问:人物思想比较研究的框架应该是什么样子?

答:第一部分介绍两个人的思想的产生背景、思想内核等,主要对二者的思想进行简要介绍。第二第三部分则是分析二者思想的相同点与相异性,可以将两个人的思想的关系看作两个相交叉的圆,在讲述二者相同点时,就讲述两个圆相重叠的地方;在讲述相异之处时,就分析重叠处之外的部分。最后第四部分就讲述二者思想的现实意义。

李冰:

二者的思想对于人的培养是有启示意义的。作为教育者,要学会放弃世俗的、功利化的追求,要将教育回归到人的发展与价值实现上。

张老师:

人物思想的研究有利于精神境界的提升,阅读大师的作品,在与大师对话的过程中,我们也会改变、提高自己,形成对事物独到的见解,做到有深度的思考,对事物才能看开。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26636-1390889.html

上一篇:2022-2023学年第七期“至善超群”学术沙龙
下一篇:“至善超群”2023秋学期第二次组会纪实
收藏 IP: 222.244.13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02: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