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ishanchaoqu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ishanchaoqun

博文

至善超群第六次沙龙记录

已有 859 次阅读 2023-5-10 09:27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至善超群第次沙龙记录

 间:202355

 点:银杏楼211

主持人:李冰

汇报人:熊乐天 徐成源 李冰

记录人:李冰

参与者:张善超  熊乐天 徐成源 李冰

一、理论汇报——熊乐天

(一)汇报内容

熊乐天从理论核心观点、核心概念、理论应用等方面对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的主要内容展开详细阐述:

首先,双因素理论包括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保健因素指向金钱、工作条件、人际关系、公司政策与管理、监督等,以满足人们的生理、安全及社交需要;激励因素指向赏识、提升、地位、成长与发展、成就、责任等,以满足人们的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

其次,理论核心是指“只有激励因素才能够给人们带来满意感,而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人们的不满,但不会带来满意感”这一论断,因此如何认定与分析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并“因材施政”这才是关键。具体而言,它包含三个层面:第一,不是所有的需要得到满足就能激励起人们的积极性,只有那些被称为激励因素的需要得到满足才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第二,不具备保健因素时将引起强烈的不满,但具备时并不一定会调动强烈的积极性;第三,激励因素是以工作为核心的,主要是在职工进行工作时发生的。

再次,双因素理论涉及两个核心概念:直接满足与间接满足。直接满足是指一个人通过工作所获得的满足。这种满足是通过工作本身和工作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得到的,可以使员工受到内在激励,产生极大的工作积极性。间接满足是指在工作以后获得的。例如晋升、授衔、嘉奖或物质报酬和福利等,就都是在工作之后获得的。

最后,双因素理论的应用可以具体到实际工作中,即借鉴这种理论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不仅要充分注意保健因素,使员工不致于产生不满情绪;更要注意利用激励因素去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使其努力工作。就教育领域而言,可以体现为教育政策的执行过程、学校管理等,包括教师队伍管理、学生管理等。


(二)讨论环节

1. 感受、想法分享

徐成源基于kano模型与双因素理论谈论了关于教学评价的看法。首先,徐成源阐明了,kano模型包括基本(必备)型需求、期望(意愿)型需求、兴奋(魅力)型需求、无差异型需求、反向(逆向)型需求这五种需求,以及与双因素理论具有内在的联系。例如魅力型需求对应激励因素,激发个体满足感;必备性需求对应保健因素,保障个体的基本满足感。其次,结合两种理论模型,徐成源认为在质量管理或者评价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激励或保健因素、各种需求制作不同的测量指标,并赋予不同的权重,从而促进评价的多元性。

李冰基于双因素理论谈论了如何缓解教师职业倦怠以及学生管理的看法。就缓解教师职业倦怠而言,李冰认为学校管理者可以一方面从保健因素入手,给予教师合理的薪酬福利待遇、良好的工作条件等物质生活保障;另一方面可以从激励因素入手,通过职务晋升、奖金奖赏、领导赏识激发教师自我成长意识与职业积极性。就课堂学生管理而言,给予表现一般的学生常规的学业任务保障其基本的学习需求。给于学有余力、表现超常的学生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进一步激发其自我效能感与学校主动性。并且借助荣誉证书颁布等方式加以激励。

2. 问题交流

就汇报内容,张善超老师提出疑问:基于双因素理论如何改善“双减”过程中教师磨洋工的问题,激励教师作为?

熊乐天认为应从三个层面入手:第一个层面是,从保健因素入手,优化学校基础设施、教师教学设施环境,提供基本的物质生活及工作条件保障。第二个层面是,用诱致性制度与硬性制度相结合的方式,通过金钱、地位提升等方式带动和引导教师自身积极提升、激发教师主动性。第三个层面是,就教师与学校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环境而言,从国家层面入手优化顶层设计、保障机制,促使学校自主求变。

徐成源围绕基本保障、政府、体制三个角度展开阐明。一是从工资、待遇、晋升等方面保障教师基本需求。二是政府在政策上要向教师倾斜,给予教师政策支持。并且政府要引导社会大众对教师形成积极的支持、尊重的舆论。从而促使教师具有能够提升自己、积极教学的动机。三是在学校管理体制方面,要建立健全一系列比较完善的包括教师教学效果等在内的考勤体制,并严格制定与实施。具体考核内容是指:教师迟到频次、教师教学内容是否合理、教学方式是否能够激发学生动机、学生课堂参与度、学生成绩合格率等。

李冰基于保障、激励因素认为应从三个方面开展:第一,结合保障因素,设立弹性的工资福利制度,根据教师工作量、教学任务完成度基于合适的工资范围。第二,建立健全硬性考核制度。根据教师教学效果、教学课时量、学生学习情况来建立硬性的考核指标。以此督促教师进行合理的课堂教授。第三,学校领导者建立合理的激励与奖惩机制。对“磨洋工”教师施以“荣誉取消”等惩罚措施;对表现较好的教师给予职位晋升、特别奖赏等激发教师自我成就感。此外,设立教师沟通合作平台,加强教师之间关于教学经验、需求等方面的交流。以此通过社会关系促进教师良好教学。

3. 总结

一是对论文写作的启发。在提出对策时,不能泛泛而谈,需要考虑对策的可操作性与有效性、是否具有理论支撑、是否能够解决针对性的问题、是否具有具体现实价值。就解决教师磨洋问题而言,需要考虑到教师自身秉持的教育理念、国家导向、政府政策机制等因素的影响。同理,就运用双因素理论谈教师激励对策而言,首先需要通过实际考察与调研,对教师自身认知理念、出身背景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从而确定激励的因素具体包含哪些、是否对教师具有实际影响。其次,针对这些激励(或者保健)点来考虑具体的措施与方法,如正向激励还是反向激励等。最后,站在研究者的角度、确定自身立场,并且,再次综合理论以及现实情况具体细化、完善所提出的对策。

二、《“爱”与“心”的启示:克里希那穆提“人格自性”说的美学观照》——徐成源

(一)汇报内容

徐成源从“人格自性”的内涵、人格自性和“爱”与“心”的关系统一、人格自性的当代意义三个方面展开详细汇报:

1. “人格自性”的内涵

首先,第一层含义为“认识你自己、人的生命意义”,即明白人是什么、人如何成为人。具体而言,人应在生存的每时每刻都必须查问和审视其生存状况。而这种审视应为批判性的审视,以便更好地探究当下人们建构自己审美生活当中的缺失。同时,对于整个人类而言,需要通过自身的“觉醒”,一方面摆脱惯性自发与教条的束缚,另一方面通过“自性”对自己思考和行为的了解,正确理解人与自然、人类社会内部的矛盾。

其次,认识目前的人格现状。即在现代社会中人的情感、人格、人性处于何种情况。以及建立于“我——他”关系之上的人与人、人与世界的交往使何种存在。

再次,“人格自性”的内涵表现为一种“文化人格美学”,即人是人类审美活动的基础对象和潜在目的。其基本理论思考是指:不脱离具体的美的事物包括人,并且基于一种人的本真的“我——你”关系的建构,而进入审美活动,以此来进行美学思考。而“我——你”关系的建立,需要平等互爱的情感投射。

最后,就“自性与自性之光的点亮”而言,其实就是人从“迷”走向“悟”的过程人应该察觉“迷”的现实存在,省察当下人生与社会各种“迷”的表现,做到觉醒、警惕而又不恐惧。通过觉察,点亮自性之光,实现解脱。

总之,“人格自性”是对“自性之光”与“文化人格美学”的有机整合,是二者间的有机联系。具体而言,是实现从“迷”到“悟”的转变,人格的优化;是以人为基本对象与潜在目的;是“我——你”审美关系的建立,平等互爱情感投射的实现。

2. 人格自性和“爱”与“心”的关系统一

人格自性的实现,首先需要个人的觉醒,需要“爱”与“心”与之相伴。而“自由心灵”和“与爱相逢”的过程就是人格自性的过程。具体而言,它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对权威的否定与对自我(开放的心灵)的认识。即否定与否定权威以追求真正自我,并且通过反省、观察以及认识自己来追求自由的开端、开放的心灵。

二是对经验(陈旧的知识)的摒弃和对当下的观察。即要放弃经验、旧识和思想等,把握当下,在当下做到无碍自由的观察,才能感受到真正的自由。

三是对失序(混乱和冲突)的批判和对创新秩序的发现。即我们必须察觉内心的失序,通过学习带来秩序,实现创造。

四是对恐惧(欲望)的辨识和对爱(慈悲)的觉察。即不要逃离、回避孤独,而应该直面孤独,享受孤独,认识孤独,以此达到孤独的消灭与恐惧的终结、发现和接近爱的状态。

3. 人格自性的当代意义

其当代意义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自性之光”的点亮不是人功利化的追求,其目的在于人格乃至人生质量的提升,故其实现不分早晚。二是人格自性的选择、开始与结束、形式等都因人而异,其关键只在于是否实现“迷”到“悟”的转换、觉察到生命的意义等三是人与生俱来的自我实存感,与后天世俗观念的灌输,使人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并将之投射于外,成为暴力问题。其解决在于通过自身的体悟,实现自身模式的转变,以时时刻刻的觉知,直面问题的根源,实现自身的转变四是坚持以一颗没有成见的心,进行洞察,点亮自性之光。

(二)讨论环节

基于徐成源关于希那穆提“人格自性”的相关汇报内容,老师及同学们在理解与思考之下提出了自己的疑惑之处,具体问题如下:

1. 熊乐天提出,“学习会带来秩序”怎么理解或者说这些秩序的表现、作用是什么?

徐成源从人自身面临的困境和学习带来的改变进行解答。首先,人类自身面临的一系列冲突,包括人性的分裂、恐惧、孤独、各项权威等,使自身的内心处于一种混乱的状态。而通过学习,即觉察、纯然的观察,来反省自身以及与周围世界的关系,以抛弃一切旧观念、旧思维限制。从而建立一种全新的角度来看待自我及与之相关的一系列关系。在这个过程,通过矛盾、冲突的解决,摆脱混乱就形成了一种新知识。这就体现了学习会带来一种的秩序这一观点。

2.李冰提出,“实现从谜到悟”的过程是具体指的什么?

徐成源认为这是一个点亮自性之光的过程。同样类似于觉察的过程,即通过纯然的观察,人从内心失序、矛盾、混乱的状态到有序、有趣的状态,是对自身的觉察、内省的过程。

2. 张善超老师提出“人格自性”是什么?它包括哪些要素?其中,这些要素具体是指什么?

徐成源回答到,“人格自性”是指人对自己的一个认识,它包括“善”“爱”“心”等要素。具体而言,“善”是指“爱与心”的一种统一,“心”是指自由且开放的一种状态,“爱”是指无差别的爱,一种博爱、宽广的状态。

首先,对目的观的启示。克氏所指的“完整的人”,其核心特征即是“人格自性”,包含了爱与自由等要素,同时涉及觉察、冥想的过程。其次,克氏所描绘的美学思想对课程教学的理念与实施具有一定的启示与价值。再次,克氏所提及的“人为什么会出现混乱”是因为人不能完整的认识世界、智力没有达到、具有功利性。由此,致使人与世界、自然、社会的关系处于失衡的状态之下。最后指出,通过克氏思想的学习,要在阅读或是论文写作时注意到,大多课程思想或是教育思想的产生都具有一定的哲学、心理学或是社会学的基础。

三、《路径依赖: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现实困境》——李冰

(一)汇报内容

李冰从路径依赖的理论视角出发,对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现实困境展开三方面的具体阐述:

首先,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面临“粗放式的发展理念”的认知锁定。具体是指,我国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发展过程中由来已久的“拔尖”(精英意识)意识认知,决定了当前中小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前仍以“短期、加速、面向少数”的粗放式发展理念为主。同时,囿于应试教育观、课程与教学导向偏差、分数考试认知、配套支持短缺、优质教师不足等条件的制约,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仍然采取重智商和成绩选拔、掐尖培养、超前学习等来实现自身大跃进式的发展。

其次,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面临“激进加速式”培养模式技术路线锁定。具体是指,由于缺乏对英才教育、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正确认知,跟风建设、急功近利,导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走向偏激误区。中小学等培养主体一方面热衷于对英才儿童进行单独编班,与普通学生实施隔离教育,另一方面过度加速教育、培养周期短,实行早入学、压缩学习年限、加速全面科目内容学习或者提前学习较高层次的知识等。

最后,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面临“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制度锁定。具体是指,我国长期以来所形成的的基础教育体制性障碍和结构性矛盾并未得到根本消除以及缺乏足够的外力推动和诱导,地方政府对中小学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投入意愿不高。加上政府偏好、超常教育成本高等因素,导致包括“超常儿童实验班”“英才班”等在内的中小学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不论是在优质资源、经费投入,还是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方面的整体投入都在政府经费投入体系中处在不利的地位。


(二)讨论环节

基于李冰关于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现实困境的汇报与框架,老师及同学们针对汇报内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首先,徐成源认为在写作过程应该把握好逻辑与思路、适当进行分段、注意参考文献的正确书写格式、文献引用的权威性与时效性。

其次,熊乐天认为,一是在写作或是汇报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提炼出所要表达的核心观点、聚焦所要阐述的问题,以此让读者或者听者具有明确的观点接收。二是在从不同的视角进行论述时,要注意避免内容的交叉性与重复性。以此使得每段论述所秉持的观点具有鲜明的立场。

最后,在张善超老师的指导与带领下,仔细研读了《从“锁定”到“进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的路径依赖及可能方案》这一文献。围绕认知、技术路线、制度三个层面的现实困境,重点讲解了各部分的写作逻辑与思路。启发同学们在阅读或是论文写作时要注意文献阅读的质与量、写作逻辑与思路、文献观点引用的适切性等。

四、论文研读与交流

在张善超老师的组织下,同学们带着“写作逻辑与思路具体是什么样的?”这一问题阅读了《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蕴含的“四重逻辑”》这一好文推荐,并逐一逐分享了自身的阅读体验。最后,张善超老师就文献内容以及大家的阅读感受作出总结。具体内容如下:

(一)阅读体验分享

熊乐天指出,该文献是从“双线”的逻辑出发阐释主要内容以及核心观点。首先,第一条线是基于“从上至下、中间辐射环境、出口与个体联动”的逻辑线。具体表现在,第一层指向顶层设计,包括国家、政府等各个主体的联动。第二层是学科建设的教育生态营造。第三层是市场逆向影响学科建设达到学科知识“供需平衡”的逻辑。第四层是从学科建设的作用主体“学生”这一视角出发进行写作。其次,第二条线是学科自身发展的逻辑。第一,从学科专业建设所需要的生存视角展开。第二,从学科自身对推动国家社会经济以及文明发展的重要地位这一视角展开。第三,学科自身的发展,即从市场等中观层面出发,人才整体动态质量的追求。第四,从微观层面的课程建设角度切入。此外,熊乐天认为校本教研、人才培养的课程建设等可以借鉴参考““以素质培养的逻辑”推动课程建设”这一部分的写作。

李冰认为该篇论文的写作逻辑是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实践、层层递进、逐步具化的一个过程。首先,从宏观层面给予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指出政府、高校、市场应明确发展方向、对策措施以及各主体间应如何互动。其次,从“下位概念”学科建设出发,指明学科专业知识的来源、生产及价值。再次,从中观层面出发,讨论社会、政府、市场等如何调节学科专业知识的“供与需”。最后,从微观层面指出高校应根据市场、学生等方面的需求具体开展课程建设。此外,李冰指出该篇文献的写作涉及到包括国家、政府、高校以及市场等多元主体,并且各主体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各司其职、相互协调。即国家要做好顶层设计、政府要做好科学规划、高校做好具体实践,同时将社会、市场的发展贯穿学科建设贯穿始终。

徐成源认为该篇论文秉持着从宏观的顶层设计到微观的微观具体实践的逻辑思路。首先,指出包括政府、高校、市场等多元主体共同承担学科专业调整优化,这涉及到学科建设的底层逻辑。其次,从学科内容上指出,学科建设需要一个中国特色鲜明的文化生态与知识生态,即如何扎根中国大地办中国特色的学科建设。再次,从中观层面的专业建设出发,指出学科专业建设全过程需要怎样的原则以及导向。最后,指出了学科建设过程中高校如何从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这三方面进行微观实践层面的课程建设。

(二)兴趣点分享

经过整体阅读之后,张善超老师向同学们提出“你们印象最深刻或是感兴趣的点在于什么地方?”围绕这一问题,熊乐天回答到,该篇文献的整体写作框架对于对策的书写或是某一问题的解决是有借鉴参考的价值的。徐成源认为该作者所提及的建设中国特色的学科对自身有所启发,即包括知识生产、课程内容在内,如何让中国的教育有自己的特色、如何更有效的扎根中国办自己的教育。李冰回答到,最为深刻的地方在于该篇文献“课程建设以及专业建设”的写作逻辑,即各主体的职能方向以及对策建议的实施步骤都更加具体、有逻辑层次。

(三)指导与总结

张善超老师就《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蕴含的“四重逻辑”》的写作,带领同学共同仔细研读整篇文献,并对写作逻辑、框架及思路进行梳理。最后,张善超老师作出总结:一是论文写作要紧跟热点,探讨具有价值的热点问题。二是,要仔细探究“好文”写作的思维逻辑、推进思路及专业术语表达,借鉴优秀经验。三是通过阅读该篇文献启发同学们对策写作的底层逻辑,即“对策的提出”一定要具体,包括具体人物、具体时间、具体地点、具体方式与步骤、具体对象以及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等,避免“假大空”。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26636-1387448.html

上一篇:徐成源《克里希那穆提的教师观研究》汇报 1.克里希那穆提教育思想
下一篇:2022-2023学年第七期“至善超群”学术沙龙
收藏 IP: 211.142.24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9: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