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PI开放科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dpi https://www.mdpi.com/

博文

Applied Sciences 论文选题灵感:应用生物领域高引文章精选

已有 383 次阅读 2025-7-19 10:21 |个人分类:论文选题灵感|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Applied Sciences 精选了应用生物领域的5篇文章,包括新兴运动分析技术,医疗领域的人工智能,职业外骨骼,及迷迭香与牛至精油等的活性成分研究。希望能为青年学者的选题带来一些参考与启发。

          

01.新兴技术在运动和临床应用中对人体运动动态和运动学评估的作用

https://doi.org/10.3390/app14031012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可穿戴设备、物联网和传感器融合等新兴技术在运动表现分析和健康评估中的应用,并展望了人工智能算法在整合多传感器生物特征数据方面的未来趋势。

选题方向参考

伴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海量的可用数据需要更加妥善协调与处理。从这个角度来看,体育和临床领域技术进步的下一个挑战无疑是开发新的算法以整合海量测量数据中的信息。未来可以开发传感器融合程序和基于人工智能的算法,以利用传感器来高效监测生物特征和生理参数。

           

02.探索人工智能对医疗管理的影响:系统回顾和机器学习方法的结合

https://doi.org/10.3390/app142210144

本文将系统综述与预测算法相结合,探索了人工智能如何在运营、战略和应急响应领域影响医疗管理,并识别人工智能在不同时间和地理背景下对医疗管理影响的差异。

选题方向参考

医学领域的人工智能仍然存在隐私、数据安全和算法偏差风险等问题。许多人工智能系统的“黑箱”特性引发了人们对基于人工智能的医疗决策的透明度和可解释性的担忧。未来的技术需要持续关注数据安全性,并提升人工智能驱动决策的可解释性。

       

03.迷迭香对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生物活性

https://doi.org/10.3390/app14156417

本文对多年生草本植物迷迭香的生物活性成分进行了全面综述,重点介绍了其多效药理特性,包括抗氧化、抗炎和神经保护促进健康的作用。此外,还对现有关于迷迭香及其生物活性成分在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中潜在应用的科学文献进行了全面分析。

选题方向参考

迷迭香在神经保护方面拥有巨大的潜力,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来验证药物相互作用的活性、评估其副作用以及确定产生神经保护作用的适当剂量。此外,还必须通过实验室实验进一步明确这种草药是否会对人体细胞产生神经毒性。未来可以进行定量研究,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迷迭香成分的积极作用。

       

04.人体在适应软质背部支撑职业外骨骼过程中的运动行为变化

https://doi.org/10.3390/app14031160

本研究通过系统评估软背支撑外骨骼的适应过程,发现使用者在3-4次、每次1小时的训练后,其胸椎运动学、接触压力感知和操作性能会达到稳定状态。

选题方向参考

当前研究的局限性包括缺乏女性受试者和对照组、部分变量效应量不足、个体适应时间差异以及测量误差,未来的研究中可以扩展到女性群体、增设对照实验、优化任务熟悉度评估方法,并改进测量技术以减少误差。

       

05.牛至 、鼠尾草和薄荷精油及纯露的化学成分及其对抗口腔病原菌的抗菌活性研究

https://doi.org/10.3390/app14083238

本文首次揭示了希腊三种重要唇形科植物 (牛至、鼠尾草和薄荷) 精油和纯露的化学成分特征,其中牛至精油因富含香芹酚表现出显著的口腔病原体抗菌活性,这些天然产物在食品、化妆品和口腔卫生产品开发中具有应用潜力,但需进一步开展体内实验和临床试验验证其安全有效性。

选题方向参考

文中的实验结果显示,牛至纯露中的的香芹酚占比达到97.3%,且香芹酚对口腔致病菌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虽然纯露被认为是蒸馏副产品,但这一发现意味着牛至纯露可能是口腔卫生产品中发挥抗菌活性的成分之一。后续的研究可以从这种抗菌活性入手,测试牛至精油或香芹酚在牙科领域的潜在应用。

       

Applied Sciences 期刊介绍:https://www.mdpi.com/journal/applsci

主编:Prof. Dr. Giulio Nicola, Cerullo, Politecnico di Milano, Italy

期刊主题涵盖应用物理学、应用化学、工程、环境和地球科学以及应用生物学的各个方面。

2024 Impact Factor:2.5

2024 CiteScore:5.5

Time to First Decision:18.4 Days

Acceptance to Publication:2.9 Days

尾图1.jpg

尾图2.jpg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16770-1494134.html

上一篇:Veterinary Sciences 2024封面文章荐读(八):提取血浆游离DNA作为败血症马驹生物标志物研究
下一篇:报名已开启!MDPI第二届物理&数学学科峰会——量子人工智能
收藏 IP: 183.198.20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20 13: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