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脊柱成像通常作为疼痛和神经根病的诊断测试,在解读这些图像时,可能会遇到无数偶然或意外的发现。棘突是连接肌肉和韧带的杠杆,不太常见的棘突孤立性病变可能带来诊断上的难题。一篇发表在Diseases 题为“Anatomy and Pathologies of the Spinous Process”的文章,根据作者在一家三级骨科中心10年间通过影像学发现的棘突病变的孤立病理情况,回顾了一系列影响棘突的病理情况及其相关的影像学特征。当脊柱常规成像发现这些病变时,放射科医生必须予以考虑。
解剖学
棘突对脊柱结构的完整性起着重要作用,是肌肉 (竖脊肌群和横脊肌群) 和韧带 (主要包括棘间韧带、胸腰椎棘上韧带和颈椎的颈韧带) 的重要附着点。棘突的形态因椎骨类型而异。一般来说,颈椎棘突较短、向下倾斜并倾向于双裂,胸椎棘突较长、细长并向下倾斜以适应肋骨的衔接,而腰椎棘突较大、较宽且更水平。棘突可以在临床检查中提供有用的解剖标志,并可用于指导经皮手术。
影响棘突的病变
有很多种病变会影响到棘突,包括先天性、退行性/炎症性、肿瘤性、代谢性疾病、外伤和骨髓炎等。这里列举几种可能累及棘突的肿瘤病变:
骨样骨瘤占原发性脊椎肿瘤的10–14%,其好发部位以腰椎最为常见,其次是颈椎和胸椎。由于骨样骨瘤好发于脊柱后部结构,因此累及棘突的情况并不少见。CT检查的典型特征是在透明髓核周围出现硬化反应性骨质 (图1)。
图1. 矢状STIR (短头倒置恢复) (a) 和CT (b) 图像显示胸椎棘突类骨瘤 (白色箭头)。
骨软骨瘤是一种软骨帽状骨外生瘤,也是最常见的良性骨病变。大多数脊柱骨软骨瘤发生在颈椎。它的形态可以是无柄的,也可以是有蒂的,并且有软骨帽,在核磁共振成像中最容易观察到软骨帽 (图2)。
图2. 矢状T2 (a)、T1 (b) 和STIR (c) 图像显示L5棘突骨软骨瘤 (白色箭头)。
动脉瘤性骨囊肿是局部侵袭性良性病变,好发于脊柱后缘。病变内可能存在薄骨隔,CT检查最清楚。核磁共振成像会显示囊性病变,在液体敏感序列上呈高信号,并显示典型的液-液水平 (图3)。极少数情况下还会出现实性成分。
图3. 矢状T2 (a)、轴位T2 (b) 和轴位CT (c) 图像显示颈椎棘突动脉瘤性骨囊肿 (白色箭头)。
血管瘤是脊柱最常见的原发性良性肿瘤,它们通常发生在椎体内,因此很少累及棘突。CT通常显示骨小梁与脂肪髓交织在一起,以及“灯芯绒”和“圆点”征,但后者在累及棘突的病例中可能看不到。在核磁共振成像上,由于脂肪含量高,它们在T1和T2上往往与骨髓呈高强度 (图4)。侵袭性血管瘤可能缺乏这些典型特征,因此可能显示骨质破坏和骨外软组织成分。
图4. 矢状T1 (a) 和T2 (b) 磁共振成像显示胸椎棘突血管瘤 (白色箭头)。
嗜酸性粒细胞瘤多见于儿童,偶尔也会出现在青壮年身上。虽然脊柱是常见的受累部位,但它们偏爱椎体,而忽略后部结构,因此棘突受累并不常见。病变通常伴有疼痛。它们表现为界限清楚的溶解性病变。核磁共振成像可看到骨外软组织成分。核磁共振成像信号特征往往无特异性,病变在T1上呈低至等密度,在液体敏感序列上呈高密度。病灶在造影剂作用下会增强 (图5)。
图5. 矢状STIR (a)、T1 (b) 和CT (c) 图像显示一名儿科患者的胸椎棘突出现嗜酸性肉芽肿 (白色箭头)。
结语
在脊柱的常规成像中,可能会遇到影响棘突的各种病变。棘突可能是其中许多病变的异常部位,因此可能会造成诊断上的难题。为了正确识别这些病变并考虑适当的鉴别诊断,放射科医生应了解可能影响棘突的病理范围。
原文出自Diseases 期刊:https://www.mdpi.com/3059324
期刊主页:https://www.mdpi.com/journal/diseases
Diseases 期刊介绍
主编:
Maurizio Battino, Università Politecnica delle Marche, Italy;
Omar Cauli, University of Valencia, Spain
期刊主题涵盖人类疾病的预防、诊断和管理;人类疾病的病理、治疗和发病机理;疾病与社会,包括病人护理;人类流行病学和流行病学研究;公共卫生的评估、监测和监督等方面。
2024 Impact Factor:3.0
2024 CiteScore:3.7
Time to First Decision:21.4 Days
Acceptance to Publication:2.7 Days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4 10: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