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遗址是以土为主要建筑材料,不仅在文化遗产资源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而且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历史信息,是研究文明起源和发展的重要依据,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以中国为例,土遗址在全国30个省 (直辖市、自治区) 范围内均有分布;统计中国已公布的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土遗址共有1250余处。其建造技术包括土坯、夯土、浇筑土等方式;建造方法主要有生土挖造、粉土夯筑、土坯砌筑、湿土及泥垛筑等;存在形式表现为古城 (如山西平遥夯土古城墙)、长城、关隘、烽燧、土塔 (如玉门关土遗址)、陵墓 (如西夏王陵)、土坑、土穴、土窑、土窖 (如秦始皇兵马俑土坑)、夯土建筑 (如福建客家土楼) 等。土遗址保护已发展成为一门融合物理、化学、考古、地质、人文、艺术等多学科的交叉学科,研究领域涵盖保护理念、价值阐释、病害机理、保护技术、预防性保护和文物数字化等。表面腐蚀是由环境因素、微生物活动和物理磨损的复杂相互作用引起的,会对土制建筑脆弱结构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从而削弱其历史和考古意义。
Coatings 邀请了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文物修复实验室刘少瑜教授、陈以乐博士、郑亮博士和郑剑艺博士,合作创建特刊“New Insights into Earthen Site Conservation: Methods, Techniques, Management, and Key Case Studies (土遗址保护新见解:方法、技术、管理和关键案例研究)”。本特刊重点关注在土遗址的表面腐蚀分析、保护和遗产管理等重要领域,特刊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主题:
前沿性的防腐涂层材料;
涂层应用及优化;
跨学科保护方法技术;
实践案例与遗产管理。
投稿截止日期:2025年10月31日
客座编辑介绍
刘少瑜 教授
现为香港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名誉教授,深圳大学访问教授,澳门科技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筑系教授及副系主任 (主管科研);历任香港大学建筑学院主席、三任建筑学院副院长、建筑系署理主任;曾出任北京市高层次海外人才海聚学者 (2018—2020)、北京建筑大学访问教授、北京交通大学客座教授,以及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海外专家咨询委员会第一至三届特邀委员、中国城市科学研究院绿色建筑与节能评估专家、绿色校园国际标准评估专家;现任广州市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绿色建筑分会顾问专家、深圳市龙华区双碳产业运营中心双碳专家;《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绿色校园评价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香港版)》等中国国标编委;LEED、BREEAM顾问、碳审计师 (英国)。作为首席研究员,刘少瑜教授完成了70余个香港和新加坡的公共资助项目,发表SCI/SSCI/A&HCI论文超过100篇,被国内外学者引用的总次数超过5000次,H-指数为38。实践项目多次获得如香港环保建筑大奖、香港中环新海滨城市设计可持续研究优异奖等绿色建筑相关奖项,并在国际及国内著名竞赛如国际太阳能竞赛 (Solar Decathlon)、HOLCIM世界可持续设计大奖、香港首届低碳建筑设计大赛中多次担任评审。
研究领域:可持续绿色建筑、城市热岛效应、城市与建筑形态、紧凑型城市、环境采光模拟、绿色政策、绿色治疗空间、以人为本 (人因) 建筑与用户行为研究、气候响应建筑、超大城市和弹性城市。
陈以乐 博士
建筑学博士,现任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助理教授。曾多次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子课题三、澳门特别行政区科学技术发展基金科技创新提升计划、澳门特别行政区文化局、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高等教育基金预防及应对重大传染病研究专项、中国-葡萄牙文化遗产保护科学“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开放课题、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浙大城市学院数字乡村研究中心、广东省教育厅普通高校重点科研平台及项目、中山大学社会调查中心等多个科研项目。发表SCI/SSCI/A&HCI论文40余篇。
研究领域:岭南广府地域性建筑文化、人工智能技术与健康人居环境科学分析、空间信息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研究,重点聚焦高密度城市形态健康环境、澳门及葡语地区城市与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与更新的建筑技术科学前沿。
郑亮 博士
建筑学博士,现任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助理教授。曾多次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子课题三、澳门特别行政区科学技术发展基金科技创新提升计划、澳门特别行政区文化局、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高等教育基金预防及应对重大传染病研究专项、中国-葡萄牙文化遗产保护科学“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开放课题、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浙大城市学院数字乡村研究中心、广东省教育厅普通高校重点科研平台等多个科研项目。发表SCI/SSCI/A&HCI论文30余篇。
研究领域:人工智能与建筑学交叉创新研究,开发计算机视觉驱动的建筑生成设计系统、城市环境智能预测模型及建材性能检测技术。
郑剑艺 博士
工学博士,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国家注册城乡规划师和澳门注册建筑师。现任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博导师。在学术领域,他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子课题三、澳门特别行政区科学技术发展基金科技创新提升计划、澳门特别行政区文化局、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高等教育基金预防及应对重大传染病研究专项等多个科研项目。发表中外期刊论文数十篇,研究成果涉及城市更新、文化遗产保护、城市空间与疫情传播关系等前沿领域。成果多次被SCI、SSCI等高水平国际期刊收录,另有出版专著《唐家湾古建筑艺术》及多部编著。他兼任多个学术与专业机构的负责人和专家评审,致力于推动城市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跨学科研究与实践。
研究领域:城市形态与城市更新保护、健康城市形态及智慧遗产。
了解更多特刊信息:https://www.mdpi.com/si/229251
期刊主页:https://www.mdpi.com/journal/coatings
Coatings 期刊介绍
主编:
Dr. Emerson Coy, Adam Mickiewicz University in Poznań, Poland;
Wei Pan, Tsinghua University, China
期刊专注于发表涂层、表面、界面及薄-厚膜领域的研究成果。目前,期刊已被Scopus、ProQuest、SCIE (Web of Science) 等数据库收录。
2023 Impact Factor:2.9
2023 CiteScore:5.0
Time to First Decision:14.5 Days
Acceptance to Publication:2.5 Days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26 09: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