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PI开放科学
从炎症混沌到再生曙光——对话 JFB 杰出青年学者奖获得者沈贺研究员
2025-4-20 12:25
阅读:626

为鼓励在生物医学材料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年轻研究人员,Journal of Functional Biomaterials (JFB) 期刊于2024年设立Young Investigator Award (杰出青年学者奖)。通过期刊主编Pankaj Vadgama教授领导的评审委员会对参与 JFB 2024年杰出青年学者奖的所有提名材料进行专业评审,最终遴选出一位获奖者——JFB 期刊编委、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沈贺研究员。

         

学者介绍

沈贺 研究员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9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在中国科学院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此后先后在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和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8年6月至2024年6月在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任副研究员、青年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从事基于功能生物材料和干细胞调控微环境促进组织再生修复的研究。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在 Adv. Funct. Mater.、Biomaterials、Bioact. Mater. 等期刊发表SCI论文36篇,H-index为42,总引用次数两千余次。授权中国发明专利6项;参与英文专著编著3章。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专项子课题、中国科学院青年人才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十项科研目,累计科研经费千余万元。

本期人物专访,JFB 期刊采访了获奖者沈贺研究员。在访谈中,沈贺研究员与我们分享了领域内的主要趋势,以及她对开放获取出版模式的看法等。

                 

访谈内容

Q1.您能向我们介绍一下您的研究团队吗?您是如何走上学术道路的?

我们团队研究方向是神经修复的免疫微环境调控,致力于从分子水平调节到细胞命运调控再到组织水平改善三个层级的重建脊髓免疫微环境,从而降低损伤后失衡的免疫炎症反应介导的神经细胞继发死亡并促进神经修复。

在大学期间,我参加了大学生创新项目和iGEM比赛,这些经历是我最初接触科研的契机,也让我对科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而,在完成博士学位后,我曾陷入过一段迷茫,不确定自己是否要继续投身学术研究。但在博士后阶段,我偶然激发了自己对再生医学领域的兴趣,尤其是重塑组织再生微环境这一研究方向。这种兴趣让我每天在实验室加班都毫无疲惫之感,反而感到充实而满足,也让我下定决心坚定地走上学术道路。

          

Q2.就您的研究方向而言,您认为未来几年会有哪些热门研究课题?

结合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功能生物材料开发,无疑将成为未来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此外,利用生物材料和干细胞构建类组织/器官以用于受损组织的再生修复,以及通过物理外场和生化信号的多模态联合调控来重塑组织再生微环境,也将成为再生医学的重要发展方向。

目前,我们团队在免疫调控功能生物材料的设计开发和转化应用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开展了多模态联合调控免疫微环境的策略开发,例如通过联合外场刺激和功能生物材料来调控脊髓微环境,以促进神经修复的相关研究。

       

Q3.作为此次的获奖者,您是否有想表达的观点,或者有特别想要感谢的人?

非常荣幸能获得这项杰出青年学者奖,我深感荣幸,也充满敬畏。这不仅是对我工作的认可,更是对我未来发展的鼓励和鞭策。

首先,我要感谢MDPI和 JFB 期刊对青年科研工作者的大力支持,感谢评委会主席和各位评委对我的认可。感谢所有指导过我的导师们,他们是我科研道路上的引路人,教会了我对科研的热忱、严谨和探索精神,以及从临床需求出发的科研理念。

感谢我的合作伙伴们,正是在无数次跨学科、跨领域的交流合作以及思想碰撞中,为我们的研究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感谢团队成员们的辛勤付出,这份荣誉属于所有鼎力相助的良师益友,属于我们团队每一个人。

最后,特别感谢我的家人始终如一的理解与陪伴,让我在科研道路上心无旁骛。

未来,我将继续努力,以创新为帆、以使命感为舵,在免疫调控生物材料基础研究和转化应用研究领域中不断探索。再次感谢大家的支持!

            

Q4.如果您可以给那些有志于在各自领域产生重要影响的年轻研究人员分享一些宝贵建议或经验,您会说些什么呢?

我想从一个青年女性科研工作者的角度分享一些自己的体会和感受。科学研究是一个充满不确定的过程,保持好奇心,培养抗压能力和积极心态,将挫折转变成前行的动力。科学发现和研究成果的产出需要持续投入大量科研时间和精力,一方面,女性科研工作者需要在事业与家庭之间找到平衡,这可能意味着我们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来应对工作和生活的双重挑战;另一方面,女性所具有的认真、细腻、敏锐、坚韧和奉献等特质,也让我们在科研道路上不断成长。

漫漫征途,以梦为杖,披荆为阶,摘星作芒。我想用这句话与大家共勉。

         

Q5.作为 JFB 期刊的编委会成员,您对与 JFB 期刊合作的感受如何?您有什么建议吗?

与 JFB 期刊合作的给我的感受可以用几个词概括:专业、高效、细致、积极,我也非常荣幸能成为 JFB 期刊编委会的一员,期待自己能以编委、审稿人和作者等不同角色为 JFB 期刊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与期刊更共同成长和进步。

近两年期刊组织了线上学术会议,开展青年编委招募和公众号宣传,并且在相关国际国内会议上组织编委研讨,让更多人认识了 JFB。希望期刊未来可以邀请前沿和交叉研究领域的相关稿件,开展优秀论文、优秀审稿人、优秀编委和优秀编辑的评选活动,组织编委会议等,以进一步增强期刊凝聚力和品牌影响力。我也非常欢迎并希望大家能够向 JFB 投稿更多医工交叉前沿领域的研究工作和综述文章,共同推动期刊的更好发展。

          

Q6.JFB 是一个开放获取期刊,您对开放获取模式有什么看法?

开放获取模式是学术出版的创新,通过向公众开放学术研究成果,消除学术资源的获取壁垒,加速研究发现的广泛传播和知识共享,提升研究影响力,并助力研究成果潜在的转化应用。然而,对于经费有限的研究者而言,文章处理费 (APC) 方面可能仍存在一定的经济挑战。此外,少数以快速盈利为目的的开放获取期刊也引发了一些业界内的质疑。

不过,随着开放获取模式的日益普及,出版社通过强化审稿流程和伦理审查,并借助AI辅助检测技术提升文章质量,同时将APC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有望进一步优化开放获取的实践。我们有理由相信,开放获取模式将使前沿发现能够在全球科研共同体中即时流通,进而助力构建无国家界限、跨学科的科研协作网络,增强协同创新能力,推动科技进步。

            

期刊奖项速览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

提名截止日期:2025年12月31日

https://www.mdpi.com/journal/jfb/awards/3205

      

Best Paper Award

奖项公布日期:2025年6月30日

https://www.mdpi.com/journal/jfb/awards/3113

       

Outstanding Reviewer Award

奖项公布日期:2026年3月31日

https://www.mdpi.com/journal/jfb/awards/3192

         

JFB 期刊介绍:https://www.mdpi.com/journal/jfb

主编:Pankaj Vadgama, 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 UK

期刊主要发表生物材料相关的高水平学术文章,重点关注生物材料在医学中的应用。期刊涵盖化学、医学、药理学、工程学和生物学等研究领域。目前设有8个栏目,分别关注生物材料在牙科、骨科、组织工程、再生药物、药物输送和释放、癌症治疗、健康检测等方面的应用。

2023 Impact Factor:5.0

2023 CiteScore:4.6

Time to First Decision:16.6 Days   

Acceptance to Publication:2.8 Days

尾图1.jpg

尾图2.jpg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MDPI开放科学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16770-1482514.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0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