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开放获取 (Open Access) 日益成为学术出版的主导模式,思考该体系如何有效且公平地运作至关重要。其中一个关键要素便是伦理道德与规范。伦理道德有助于统一学术共同体成员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在此,我们将深入探讨在开放获取出版中维护伦理道德的不同角色与责任。
Part.01 什么是伦理道德?
从本质上讲,伦理道德是一套公认的、用以规范行为的信念体系,通常基于道德上的对错判断。
伦理道德的研究与讨论源远流长。该词源于希腊语“ethos”,意为“生活方式”。古代哲学家通过制定人们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期望来探讨伦理道德,以维护社会秩序。
在变革时期,拥有一套伦理道德体系尤为重要。这种传统价值观有助于将人们凝聚在一起,使其能够应对新事物带来的冲击,而变革则促使人们接纳新的价值观和信念。
如今,开放获取在全球学术领域蓬勃发展,逐渐成为科学交流的主导模式,也面临诸多新挑战。因此,在快速变革与创新的时期,开放获取出版中伦理道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Part.02 学术出版界的道德规范面临的挑战
随着开放获取迅速成为研究人员青睐的出版选择,学术交流的方式也在发生转变,新的挑战不断涌现。
人工智能是最为紧迫的问题。生成式AI迅速发展,如ChatGPT广泛应用在社会科学领域研究中[1],但由于原始数据不能提供给读者,无法利用这些数据来评估出版物中提出的论点和由此得出的结论的真实性,因此提出了记录和归档这些原始数据的协议[2]。由于人工智能工具不断更新且日益复杂,检测由其生成的内容变得十分困难,从而可能促进了专门从事伪造学术论文的制作与售卖活动等论文工厂的发展,严重扰乱学术秩序。
其他问题还包括对科学交流完整性和科学公信力的威胁,虚假信息的不断增加、以及席卷学术圈的财务问题;出版压力增加,部分领域的研究质量受到影响[3]。所有问题相互交织,给出版行业的各方,从作者、研究人员到学术编辑和审稿人,都带来了巨大压力。
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遵循自古以来推动学术出版发展的核心原则——伦理道德。同时,它也为我们提供了改进和适应的机会,使学术出版更加完善和可靠。
Part.03 学术出版中的伦理道德责任
开放获取伦理道德观念的核心在于学术共同体。每个个体和团体都通过长期形成的价值观在维护该体系中发挥着作用。
国际出版伦理道德委员会 (Committee on Publication Ethics,简称COPE) 旨在切实阐明这些伦理道德在学术行为中如何体现,以及如何处理学术不端行为。
MDPI作为COPE的成员之一,严格践行COPE发布的各项准则,并制定了符合MDPI出版伦理的道德规范以及实施细则,详细信息请点击链接阅读:MDPI | Research and Publication Ethics
此外,我们也在积极推动行业之间的交流与进步,落实各项活动以履行伦理道德责任,例如:
第四届巴塞尔可持续出版论坛线上研讨会:探索AI在开放获取出版中的变革作用 | MDPI Webinar
MDPI第二届可持续出版论坛圆满闭幕 | MDPI 会议回顾
接下来,让我们探讨出版过程中的各方如何履行其伦理道德责任。
1. 作者和研究人员
作者和研究人员作为学术交流的主要参与者,肩负着确保研究可靠性及准确清晰传达成果的重任。他们必须:
不得伪造或篡改数据。
避免抄袭,并恰当地引用其他作品。
声明利益冲突。
在必要领域 (如涉及人体或动物的实验) 获得批准。
此类责任不胜枚举,但其核心责任在于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秉持诚实、准确的态度交流研究成果。
2. 学术编辑和审稿人
学术编辑和审稿人的角色各有侧重。但总体而言,他们必须确保作者切实履行责任,保障文章内容没有问题。
此外,在审阅过程中,其自身也需坚守伦理底线,包括避免或妥善处理利益冲突、提供公平且有建设性的建议和编辑意见,以及尊重作者身份和保密性。
学术编辑和审稿人应全力以赴,致力于提高科学写作和研究质量水平。
3. 出版商
出版商的重要职责是向公众展示和发布研究成果。通常,他们为作者和编辑流程设定条款,因此在维护伦理道德标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出版商必须制定清晰明确的伦理政策与标准,构建严格的同行评审机制,并出版高质量的科研成果。“思考、检查、投稿”(Think. Check. Submit) 活动提供了一份用于初步确定出版商是否合适的清单。首先鼓励研究者思考是否要向值得信赖的期刊投稿;然后,建议通过回答以下问题对期刊进行检查:
您或您的同事是否了解该期刊?
您能否轻松识别并联系出版商?
该期刊是否明确阐述了其采用的同行评审方式?
文章是否在专门的数据库中被索引和/或存档?
收费政策是否明确?
出版商网站上是否为作者提供了指南?
该出版商是否隶属于权威的行业组织 (如COPE)?
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在考量出版商是否有明确清晰的伦理道德标准,秉承严格的同行评审流程以及发表高质量的科研论文。点击链接查看该活动详情:https://blog.mdpi.com/2015/10/05/think-check-submit/
Part.04 开放获取出版中的伦理道德有何独特之处?
开放获取出版是学术出版的一次重大变革,它基于传统的期刊模式,使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免费获取学术论文与书籍。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学术价值观向平等获取转变。人们认为学术出版中的高额订阅费用和独家性不再适用,开放获取应运而生,打破了知识传播的壁垒,提升了学术成果的可见性,如引用次数的增加、学术影响力的扩大、在社交媒体上的关注度提高以及出版周期的缩短等。
此外,常用的CC BY许可协议通过明确界定获取和再利用的条款,确定了作者和用户在获取资源时的权利。这消除了再利用方面可能产生的冲突,同时也确保了相比传统版权下有更多的免费可用资源。欲了解关于CC BY的更多信息,请查阅往期文章:
开放科学讲堂 | 第三期:“开放获取版权指南——了解知识共享许可与MDPI版权政策”
Part.05 确保开放获取遵循伦理道德规范
伦理道德为确定学术交流的价值观和正确实践提供了途径。它们植根于传统,技术与价值观随着时间而演变。当前,人工智能等挑战迫使行业坚守诚信与信任更加艰难,尤其是在错误信息不断增加的情况下。
未来可以借助科研监管技术确保道德规范。区块链在科学论文同行评审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评审过程的完整性、透明度和效率,减少操纵和欺诈问题。还可运用去中心化解决方案、智能合约和代币经济等创新方法[4],应对审查挑战,削弱偏见、提高透明度与学术传播速度。
在开放获取成为学术出版主流趋势的进程中,呼吁学术界各方秉持高度的伦理责任感,加强协作,共同维护学术出版的伦理标准与价值体系。
往期回顾
MDPI开放科学讲堂 | 第一期:追溯历史,从源头读懂开放获取价值观
MDPI开放科学讲堂 | 第二期:为什么开放获取是未来趋势?——开放获取的定义及优势
MDPI开放科学讲堂 | 第三期:“开放获取版权指南——了解知识共享许可与MDPI版权政策”
相关特刊推荐
AI in Open Access
开放获取中的人工智能
Edited by Alexandre López-Borrull
Submission deadline: 31 May 2025
https://www.mdpi.com/si/225170
Open Science: Developments and Disinformation Regarding Scientific Information
开放科学:科学信息的发展与虚假信息传播
Edited by Jorge Gallardo-Camacho, Adriana Amado Suárez and África Presol Herrero
Submission deadline: 30 June 2025
https://www.mdpi.com/si/225918
Future Developments and the Landscape of Open Access Databases in 2040
2040年开放获取数据库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格局
Edited by Anne-Katharina Weilenmann and Houqiang Yu
Submission deadline: 2 June 2025
https://www.mdpi.com/si/221951
参考文献
[1] Oliński, M.; Krukowski, K.; Sieciński, K. Bibliometric Overview of ChatGPT: New Perspectives in Social Sciences. Publications 2024, 12, 9.
[2] Spennemann, D.H.R. Children of AI: A Protocol for Managing the Born-Digital Ephemera Spawned by Generative AI Language Models. Publications 2023, 11, 45.
[3] Heuritsch, J. Reflexive Behaviour: How Publication Pressure Affects Research Quality in Astronomy. Publications 2021, 9, 52.
[4] Morales-Alarcón, C.H.; Bodero-Poveda, E.; Villa-Yánez, H.M.; Buñay-Guisñan, P.A. Blockchai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Peer Review of Scientific Works: A Systematic Review. Publications 2024, 12, 40.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26 11: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