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腔疾病种类繁多,包括龋齿、牙周炎、口腔溃疡、干燥综合征、颌骨病变以及口腔癌等,既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部分还可能危及生命。当前治疗主要依赖手术和机械清创,药物选择有限,缺乏靶向性与长期疗效。因此,寻找安全、有效、作用机制明确的新型药物已成为口腔医学领域的迫切需求。
该综述指出,天然活性药物来源于中药、植物及动物等天然资源,具有多靶点调控、低毒性和良好生物相容性等优势,可在抗炎、抗肿瘤、促进骨修复及黏膜保护等方面发挥作用,避免了单一靶点药物可能出现的耐药问题。
该综述系统总结了多种典型天然活性成分在口腔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如图):
小檗碱:可促进骨再生、抑制口腔癌进展,并用于缓解化疗相关口腔黏膜炎。
姜黄素:通过抑制铁死亡、调控多条信号通路,展现出治疗牙周炎、口腔癌及口腔溃疡的潜力。
白藜芦醇:能调节巨噬细胞极化、改善糖尿病相关牙周炎并促进种植体愈合。
槲皮素:在牙周炎及颌骨衰老修复中表现突出,甚至被应用于清除衰老细胞。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不仅抗菌抗炎,还能改善骨缺损愈合,抗衰老效果媲美达沙替尼等药物。
人参皂苷:在骨修复和化疗相关口腔黏膜炎治疗中展现出良好前景。
其他如青蒿素、丁苯酞、葛根素、大蒜素、柚皮苷、积雪草酸等,也在牙周炎、颌骨修复及口腔溃疡中显示出多样化的治疗潜力。
该综述同时指出,目前天然活性药物仍面临作用机制不清、生物利用度低、临床转化不足等挑战。可从深入阐明天然药物的靶点与信号通路,利用纳米载体、控释系统提升稳定性与靶向性,通过系统毒理学研究和大规模临床试验加速应用落地等方面加大研究,早日实现突破。
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博士研究生王天啸为该文第一作者。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蒋建东院士、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袁华教授、王羽立副教授为该文共同通讯作者。
文章信息
Tianxiao Wang, Weihua Shao, Ziyu Chen, Ting Zhou, Yuchao Li, Yidan Zhao, Xinyu Hu, Jingxuan Cang, Chang Sun, Jiandong Jiang, Hua Yuan, Yuli Wang, Role of natural active pharmaceuticals in the treatment of oral diseases, Medicine Plus, Volume 2, Issue 3, 2025
https://doi.org/10.1016/j.medp.2025.100094.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0-11 04: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