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Schola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ischolar

博文

技术创新改变学术出版,谈AI和区块链对学术出版的深度影响——艾思科蓝ACSE专访

已有 691 次阅读 2025-2-14 16:04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近日,AiScholar艾思科蓝执行总裁、国际知名出版专家,吕铭方教授接受了ACSE年度回顾访谈(亚洲科学编辑理事会,The Asian Council of Science Editors,简称ACSE),针对"技术创新改变学术出版",尤其是“AI和区块链对于学术出版和审稿过程的影响”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采访原文链接:https://editorscafe.org/details.php?id=56

以下为译文。

问题一:您如何看待人工智能驱动的出版平台在重塑人类编辑和审稿人职责中的作用?将人工智能整合到这些流程中的主要风险和机遇是什么?

吕铭方教授答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涉及两个关键方面——如何在将AI/生成式AI功能整合到编辑和出版流程中时,确保提交论文的版权、保密性和原创性,同时做出高效且正确的编辑决策。这涵盖了将AI整合到这些流程中的主要潜在风险和机遇。

随着AI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生成式AI,出版行业开始出现AI驱动的出版平台的

概念。一个重要问题是它将如何重塑人类编辑和审稿人的职责。然而,正如COPE(出版伦理委员会)和其他相关方对作者身份的定义所述,【COPE……明确指出AI工具不能被列为论文的作者,因为“AI工具无法满足作者身份的要求,它们无法对提交的作品承担责任”(COPE,2024)】。

同样的原则适用于选择编辑和审稿人的情况,即编辑和审稿人的职责只能由人类承担,而不是AI工具。所有主要出版商都禁止其编辑和审稿人使用未经授权的AI工具来检查和审阅提交的论文,或将论文和审稿记录上传到AI工具平台(Elsevier,2024;Springer Nature,2024)。

原因是当前的AI工具,包括预训练的生成式AI工具,在其训练过程中缺乏透明度和清晰的法律许可。上传的信息可能会被AI工具存储并重新用作新的训练材料,机密的研究内容和信息可能会泄露给未知的渠道和未知方。这可能会损害研究论文最重要的部分——其原创性和创作,或版权。

此外,AI工具基于预训练的大型语言模型(LLM)工作,这些模型基于现有知识,这意味着它们无法对前沿创新成果做出正确判断,而包含这些创新成果是对一篇新提交的研究论文的前提要求。此外,AI工具可能会提供看似正确但实际上错误的答案。

对于大多数知名期刊和出版商来说,它们都拥有完善的出版和审稿人数据库,并集成到其编辑系统中。对于新推出的期刊或跨学科领域的期刊,编辑可以要求作者推荐潜在的审稿人作为参考。

AI驱动的出版平台,尤其是基于本地化数据库并具有信息安全保障的平台,将有助于简化编辑和出版流程。然而,所有的编辑和同行评审流程最终都必须由负责任的人类进行检查、验证和决策。

问题二:区块链技术正在被探索用于作者身份验证和增强透明度。从您的角度来看,区块链在解决抄袭和作者身份争议等挑战方面能有多有效?您是否预见到它在学术出版行业中的广泛应用?

吕铭方教授答道: 在研究与出版生态系统中,品牌至关重要。该生态系统的主要目标是创造和传播新知识、维护出版记录、并实现知识的普及。研究人员的职业生涯和声誉取决于他们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引用,而发表最高水平研究内容的期刊和出版商因此建立自己的声誉。同样,知名的摘要索引平台如WoS/JCR、PubMed和Scopus对收录的期刊有很高的选择标准。当前的研究和传播生态系统,以及开放获取、预印本和存档工作,以及各种形式的同行评审流程实验,正在有效地实现这些目标。

区块链技术以其在银行、交易和其他商业用途中的高度安全去中心化功能而闻名。在我看来,它的主要应用可能仍将集中在这些领域。

展望未来,具有演化和聚类功能的已发表论文可能会在学术出版行业中变得越来越普遍。这可能有助于组织和聚类作者的研究工作,特别是那些专注于类似主题或综述文章的作者。

问题三:随着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先进技术的快速采用,我们如何确保来自资源匮乏地区的研究人员不被落下?可以实施哪些策略来促进包容性和公平获取这些工具?

吕铭方教授答道: 与对研究设施和基础设施的需求相比,研究人员对AI和区块链等先进技术以支持其研究和出版的直接需求通常较低。这些技术通常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即使对于来自资源匮乏地区的研究人员也是如此。期刊和出版商采用新技术,例如在其网站上设置各种形式的出版支持功能,实际上可以帮助资源有限的研究人员。此外,所有主要期刊和出版商都为资源匮乏地区的研究人员和机构提供特殊费率或优惠。来自资源匮乏地区的期刊和出版商也可以寻求全球主要同行的帮助和合作,以支持其研究传播工作。

AI和区块链提供商也可以采取类似措施,支持资源匮乏地区的研究人员不被落下。所有相关利益相关者的这些措施都将促进包容性和公平获取这些AI工具以支持研究及其出版。

问题四:随着技术进步不断发展,出版商和机构应采取哪些措施在拥抱创新的同时维护学术内容的完整性?您能否提供一些成功政策或实践的例子?

吕铭方教授答道:透明度始终是确保研究和出版诚信的优先事项。新技术的进步可以帮助识别提交论文中的潜在不当行为,使出版商和机构能够从一开始就防止任何不当行为。

例如,出版商可以在其网站上提供研究论文预检查功能,仅链接到其内部已发表和提交的内容以及已发表的文献(但不链接到未指定的外部来源),要求作者在提交论文之前对其论文进行自我检查,以确保基本的研究诚信要求,并获得其所在机构的签名确认。

问题五:展望未来,您预计未来五年内哪些最重要的技术趋势将塑造学术出版?是否有任何即将到来的创新让您感到特别有前景或担忧?

吕铭方教授答道: 如前所述,演化论文的概念可能会在综述文章或专注于特定主题的已发表论文中得到更广泛的采用。此外,定制化的生成式AI工具的开发,这些工具在本地托管,并利用出版商自己的数据库,同时具备安全的信息保障措施和法律许可,将进一步推动此类工具在学术出版中的直接应用。

问题六:根据您在学术出版领域的丰富经验,您对当今行业快速技术变革中的出版商和研究人员有什么建议?

吕铭方教授答道: 出版商处于传播新知识及其共享的前沿,他们有义务维护出版诚信。他们应始终将出版诚信置于经济利益之上。然而,从撤稿和黑名单记录中看到,目前大量的出版不当行为都涉及出版商,尽管其中大多数来自掠夺性出版商,但也有部分来自一些相当“知名”的出版商。这种状况必须改变。

亚洲科学编辑理事会,ACSE

亚洲科学编辑理事会(The Asian Council of Science Editors, ACSE)由行业专家和出版专家组成,致力于推动亚洲学术出版发展。理事会主要职责包括:出版实践,定义标准化的出版流程和出版指南,向委员会成员传播前沿信息、最新行业工具及解决方案。2022年8月21日,AiScholar艾思科蓝作为亚洲科学编辑理事会(ACSE)机构会员在机构第八届年会中亮相。

微信图片_20250214160244.jpg

吕铭方教授简介

微信图片_20250214160249.png

吕铭方教授,于1995年获得清华大学博士学位,现任“一站式科研学术服务数字化平台—艾思科蓝”执行总裁、广东省艾思信息化学术交流研究院院长。

吕教授是国际著名学术出版专家、物理学家,曾担任英国物理学会出版社(IOP)中国区总裁,英国物理学习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吕教授拥有丰富的学术背景,从事欧洲航天局“火星快车”飞船项目的“中性粒子成像仪”研究、等离子体焦点装置中子发射的研究、并承担中国-波兰等离子体物理科技交流合作项目,在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论文30多篇。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62448-1473076.html

上一篇:Call for Paper:无版面费,2个月出版,当月检索!
下一篇:从SCI审稿人的角度谈谈如何回复审稿意见
收藏 IP: 113.111.187.*|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28 13: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