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汉青
赵汉青疑难杂症诊疗精选--骨裂(42)
2025-10-6 00:15
阅读:655

刘某,男性,32岁,武术教练,2024年9月8日初诊。主诉:左前臂肿痛、活动受限1天。患者1天前在武术训练时不慎跌倒,左手掌撑地,当即感到左前臂剧痛,肿胀明显,活动受限。立即前往急诊,经X线检查诊断为"左尺骨中段裂纹骨折""软组织挫伤"。医生建议石膏固定,患者因职业需要,希望寻求中医药治疗,特来求治于赵汉青教授。

刻诊:左前臂中段肿胀,皮肤青紫,局部压痛剧烈,不能旋转前臂,手指活动尚可。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紧。

赵汉青教授认为,患者跌扑损伤,暴力作用于骨,骨络受损,气机不畅,血溢脉外,形成血瘀;瘀血阻滞,不通则痛,故见局部肿痛、活动受限;舌暗红、脉弦紧均为气滞血瘀之象,治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续筋接骨,处方:醋元胡10g、木香10g、青皮10g、乌药10g、桃仁10g、醋莪术10g、骨碎补15g、续断15g、赤芍15g、苏木10g、当归尾10g、三棱15g、大黄10g、砂仁9g、煅自然铜15g、土鳖虫6g

用法: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连服7剂。

外敷方:刺猥皮10g、乳香10g、没药10g、大黄10g、透骨草15g,7剂,大火烧开15分钟后待温热浸泡患处。

嘱小夹板固定,诊间另施手法。

二诊(9月15日):患者左前臂肿痛明显减轻,皮肤青紫渐退,已能轻微活动前臂。舌暗红,苔薄白,脉弦。药已对症,守方加减:原方去大黄,加黄芪15g、熟地15g,继服7剂。外敷方继续使用。

三诊(9月22日):左前臂肿痛基本消失,仅活动时稍有疼痛,前臂旋转功能大部分恢复。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复查X线示骨裂处有骨痂形成。改用补肾壮骨、益气养血法,处方:杜仲10g、川断10g、土贝母10g、桃仁10g、刘寄奴10g、蔓荆子10g、当归10g、赤芍10g、煅自然铜10g、肉桂6g、茜草6g、黄芪15g、熟地15g。14剂,水煎加生姜3片,一日2服。

四诊(10月13日):患者左前臂功能基本恢复,上方续服14剂,后X线检查示骨裂完全愈合。

【按语】

骨裂属于中医"骨断"、"折疡"范畴,《正体类要》云:"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少林寺伤科认为,跌打损伤,气血必乱,瘀血停滞,治当以活血化瘀为先。

本案患者因跌扑损伤,致骨裂筋伤,气血瘀滞,故见肿痛、活动受限。赵教授辨证为气滞血瘀、筋伤骨损,治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续筋接骨。赵教授选用少林寺十三味主方加减治疗,该方是少林伤科核心方剂,无论练武损伤,还是跌打损伤,闪腰岔气,或血积内瘀作痛,均可用此方为基础加减治疗。方中玄胡索、木香、青皮、乌药行气止痛;桃仁、蓬术、赤芍、苏木、当归尾活血化瘀;骨碎补补肾壮骨;三棱、大黄破血逐瘀;加自然铜、土鳖虫增强接骨续筋之力。全方切中病机,故获良效。

西医学认为,骨折愈合是一个复杂过程,包括血肿形成、纤维骨痂形成、骨性骨痂形成和骨痂改建。使用中医伤科理论方法治疗能够起到改善微循环、促进血肿吸收、加速骨痂形成等作用,能有效促进骨折愈合。

本医案基于真实中医病案编撰,旨在展示赵汉青教授治疗急危重症的经验思路。实际临床应用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不可盲目自行用药。

赵汉青教授出诊信息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赵汉青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24811-1504728.html?mobile=1

收藏

当前推荐数:2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