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汉青
赵汉青疑难杂症诊疗精选--阴囊潮湿(8)
2025-9-4 16:42
阅读:383

李某,男性,24岁,某部战士。初诊日期:2025年7月15日。主诉:阴囊潮湿反复发作2年余,加重伴瘙痒1个月。患者2年前参加野外驻训后开始出现阴囊潮湿,初期未重视,后症状持续存在,夏季及训练后尤为明显。多次求治于部队医院,曾诊断为“阴囊湿疹“,予外用激素药膏、抗真菌药及口服抗组胺药治疗,症状可暂时缓解但易复发。近1个月因参加高强度对抗演习,症状加重,阴囊终日潮湿黏腻,瘙痒难忍,影响睡眠及日常训练,因入伍前曾在赵汉青教授处就诊,特电话联系求治。

刻下:自诉阴囊部潮湿黏腻,自觉有汗出如渗之感,异味较重,夜间瘙痒明显,影响睡眠。伴口苦咽干,胸胁胀闷,纳呆乏味,小便黄赤,大便黏滞不爽。舌质红,苔黄厚腻。由于长期驻训于南方湿热地区,日常训练强度大,常需长时间穿着密闭防护装备。

赵教授认为,本例患者病位虽在外肾,但长期不愈可能影响肝、胆、脾三脏,治疗不仅要清热利湿,还需化痰祛瘀、调和胆胃,才能打破复发循环。处方:苍术15g,黄柏12g,薏苡仁30g,怀牛膝15g,半夏12g,陈皮12g,茯苓30g,竹茹12g,枳实12g,丹参20g,地肤子15g,白鲜皮12g,柴胡10g,甘草6g。

7剂,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两次服。

外用方:苦参30g,黄柏30g,蛇床子30g,地肤子30g。3剂,每日1剂,煎汤放凉后外洗,每日2次。

患者自行用药14剂后,阴囊潮湿明显减轻,瘙痒大幅缓解,已能正常入睡。口苦、胸闷症状改善,小便转清,大便通畅。舌苔由黄厚腻转为薄黄腻。赵教授认为药已对证,效不更方,守上方再进7剂。外洗方继续使用。近期患者联系诉症状未复发,已能正常参加训练任务。

【按语】

本例患者表现为典型的湿热下注证,但赵教授并未简单地从湿热论治,而是深入分析了疾病的多层次病机,其中外感湿热与内伤饮食合而为病,表现为阴囊潮湿、瘙痒、小便黄赤;病程日久,湿热阻滞气机,津停为痰,血滞为瘀,痰瘀互结使病情缠绵,压力导致肝失疏泄,胆气郁滞,横逆犯胃,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基础。这种“湿热-痰瘀-胆胃不和“ 的复杂病机链条,单纯清热利湿难以根治,必须多法联用,方能取得良好效果。

本医案基于真实中医病案编撰,旨在展示赵汉青教授治疗急危重症的经验思路。实际临床应用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不可盲目自行用药。

赵汉青教授出诊信息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赵汉青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24811-1500424.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