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透视俄罗斯》
在全球高等教育的版图中,中俄两国的研究生教育宛如两幅独具特色的画卷,无论是在数量规模上,还是在结构色彩中,都有着令人瞩目的表现。
先看俄罗斯,截至 2024 年底,其研究生数量定格在 12.59 万人。从性别维度绘就的色彩里,男性占据了 73% 的 “大块面积”,女性仅占 27%,这样的性别分布,犹如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油画,凸显出男性在俄罗斯研究生群体中的主导地位。而在国籍构成上,外国公民占比 10%,这一抹别样的 “国际色”,让俄罗斯研究生教育增添了几分多元与开放的韵味。
年龄结构同样是这幅画卷中浓墨重彩的一笔。25 - 29 岁的研究生以 50% 的占比成为主体,年轻活力的色彩最为浓烈;25 岁以下、30 - 39 岁以及 40 岁及以上的群体,分别以 17%、22% 和 11% 的占比,为画卷添上了不同层次的色彩,既有青春的明快,也有成熟的厚重。在招生与毕业的数据线条勾勒下,2024 年 3.57 万人的招生数、1.59 万人的毕业数以及 0.17 万人完成论文答辩数,描绘出俄罗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动态轨迹。与 2019 年的 8.43 万人相比,50% 的增长幅度,更是为这幅画卷添上了蓬勃发展的亮色。
再将目光投向中国,那是一幅更为宏大且色彩丰富的画卷。在数量的长轴上,中国研究生教育的规模远超俄罗斯。以 2023 年为例,124.25 万人的招生规模,如一条奔腾的大河,展现出强大的发展势能。性别色彩上,中国研究生教育中女性占比不断攀升,逐渐趋向于性别均衡,与俄罗斯的强烈性别反差形成鲜明对比,恰似一幅色彩和谐交融的水彩画。
年龄结构的调色板上,中国不仅有着庞大的青年研究生群体,随着在职研究生教育的兴起,30 岁及以上的研究生占比稳步增加,让画面色彩更加丰富多元。在国际化的渲染中,虽然外国学生占比或许不及俄罗斯,但来华攻读研究生的国际学生数量持续增长,为画卷增添了越来越多的国际色彩。而且,基于产业需求和国家战略,中国理工科研究生占比较大,这独特的 “学科色彩” 与俄罗斯在基础学科、航空航天等领域的优势学科色彩相互映衬。
中俄两国的研究生教育,以各自的 “数量” 与 “色彩”,共同绘就了全球高等教育中别样而又绚丽的画卷。
来源:http://tsrus.cn/shiting/tubiao-xinwen/2025/09/18/684065?crid=69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9-23 02: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