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uspex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ruspex

博文

你的科研短板,你有意识改善过吗? 精选

已有 5993 次阅读 2025-7-27 07:08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作为导师,我会定期跟进我的研究生的科研进度,时间有长有短,短则一个月,长则两个月,因为再短,进度会不明显。再长,显得我有点不管学生了。但是从科研进展报告的情况来看,并非每个学生的都让我满意。有些可能一直在重复他自己觉得满意的进展,但却无法让我看到我认为需要看到的进展的全部。

作为导师,我也会盯学生在研究生三年或博士五年的每个节点,希望他们能按节点完成该达到的目标,顺利毕业。但即使如此,仍然有学生不能按期毕业,或完不成节点需要获得的阶段性成果。

我也会经常给学生说,大学考试的高分不意味着高的科研能力,低分不意味着低的。但是,看到有些学生达不到其该表现出的科研水平时。我也意识到,高分对科研能力是有促进作用的,而低分实际上反应了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即你的科研短板,有可能很少花心思去思考如何改善。而科研要出成果,往往并不是由研究生最擅长的一块能力决定,反而有可能受制于其最弱的那块,其道理是木桶效应是相同的。

有些学生可能好奇心重,创新能力强,但在论文写作这块不愿意花时间去学习,或将导师改过的论文进行消化吸收,转为自己的能力。有些学生可能论文写作好,但代码能力弱,也没有花心思思考如何提高代码的可解释性以及效率,甚至拖累整个实验室在用服务器的时间分配上。

反过来看以前本科成绩好的学生,除了天赋以外,一个重要的品质是他们知道自己在每门功课的短板在哪里,必然会有意识地针对这些短板进行加强训练,将短板变成自己的长板。否则,考试的时候不可能那么稳定的拿到高分。

虽然我经常说科研与考试是两码事,但在如何获得好成果方面,这个道理是相通的。我常说,到研究生阶段,独立科研能力其实包括创新能力、实验能力、论文写作能力、合作能力、演说能力等。

但并非每个学生都真的意识到自己的短板在哪块能力上。尤其是研究生的时间又短,要做到更为精细的能力短板的改善,可能需要能更精准、更有效地发现它。

我写的《高质量读研》、《高质量读研2》在某种程度上,应该将几乎科研环节需要注意的大多数细节都涵盖了。如果大家能比对自己的科研能力,看到短板在哪里,能下意识地进行针对性的改善,而不是选择逃避,我想就不会出现我在文章前提到过的诸如无法展现科研进展的全貌,甚至因为达不到要求延期毕业的情况了。

9787115660435_mdt1.jpg

9787115660435_mdt9.jpg

9787115660435_mdt10.jpg

9787115660435_mdt11.jpg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89532-1495355.html

上一篇:高质量读研,读研的助力与护航
收藏 IP: 61.170.180.*| 热度|

12 郭战胜 张红光 叶春浓 郑永军 崔锦华 孙颉 王涛 周健 王安良 晏成和 梁洪泽 李志林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8-2 15: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