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起贾寒,记忆瞬间被拉回二十多年前的师范宿舍。那张位于我头顶的上铺,曾是他的小小天地。木质床架随着他翻身时发出的吱呀声,与深夜里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构成了那段时光独特的背景音乐。那时的他,内向得近乎执拗,整日埋首于书本之间,极少主动参与集体活动。即便在宿舍里,他也只是安静地听着大家谈天说地,偶尔腼腆地笑一笑,算是对话题的回应。
记得每次集体讨论,他总是默默缩在角落,当被点名发表看法时,他会涨红着脸,支支吾吾半天,好不容易挤出几句,声音却轻得像蚊子哼叫。可当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阅读那些经典著作时,眼神却格外明亮,仿佛能透过文字,与遥远时空里的作者对话。我曾好奇,这样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会如何在未来的教师岗位上侃侃而谈,如何与学生交流互动。
毕业后,大家各奔东西,渐渐地失去了联系。时光如白驹过隙,28 年转瞬即逝。直到最近,偶然从老同学那里得知贾寒的消息,内心不禁泛起阵阵酸楚。听说他经历了婚姻的破裂,生活的重担压得他喘不过气,如今更是因病不能再站上讲台。曾经那个怀揣教育梦想的青年,在岁月的打磨下,竟遭遇如此困境。
想象着他在讲台上从最初的紧张羞涩,到慢慢变得从容自信,将知识与爱传递给学生;又想象着他在婚姻里的无奈与挣扎,在病痛折磨下的痛苦与无助。曾经那个安静又纯粹的少年,被生活揉碎又重塑,而我却错过了他人生中这么多重要的时刻。这份遗憾,像一根细细的刺,扎在心头,隐隐作痛。不知道在某个寂静的深夜,他会不会也想起曾经的校园时光,想起我们这些同窗,想起那段无忧无虑的青春岁月。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27 11: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