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一沙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ealock “比努力的人更可怕的是乐在其中的人”

博文

留学美国的一点体会 精选

已有 8132 次阅读 2010-7-5 04:46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科研, 美国

前几日博文后加了一条后注,要写写我在美国体验到的研究环境.以为一天就可以写完,可是感触的东西太多,删删改改,今天才完成。能力精力有限,我就单就前文涉及的三个方面(团队合作、提携后辈、与引用规范)说说我在美国的研究生生涯中的感受.

在前一篇文章后有网友留言,质问我哪里看到国外是强强合作的。实话实说,我在博士阶段所参与的几乎所有研究课题都是强强合作,因为都是资助金额大、延续时间长的项目,课题组至少包括两名副教授或教授级的PI。职称本身不算什么,最关键的是他们在不同的领域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并具有一定知名度了.其实,更普遍的情况是,一个研究中心或研究小组中有好几个教授,他们在不同的课题中担任不同角色(负责人或参与者),在课题例会中会讨论所有课题进展有关的问题。我所在的学院,几乎所有项目申请的信息都是通过内部的一份电子邮件名单充分公开的,连学生的知情权都得到足够体现.一个学院也像一个球队一样,个体之间分工合作的关系多于竞争关系.教授们的专业领域有差异,他们之间更容易结成联盟优势互补,争取更多项目.至于这种有效的差异配置,也许是学院管理者在招揽人才时注意到不同学科方向人员比例的问题,也许是研究者自己在合作过程中的分工专业化,也许还有一些别的机制使然,总之对学院和研究者个人都非常有益.说实话,保密性的问题也确实存在。一般不成熟的文章,教授们并不轻易公开,只是在小范围内讨论。因而我对此的解读并不是小人之心的防备,而是严谨态度的体现,他们不希望某些严重的错误致使信誉受损。

说到提携后辈,作为学生,我是这个系统不折不扣的受益者.研究生虽然更多作为助研的角色参与研究课题,可是在以上提到的课题讨论会议中,他们也获得平等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也许作为资历较浅的学生在会议讨论中只有倾听或报告任务完成情况的份儿.但即使倾听也是大有裨益的,这些可都是大牛们思想碰撞的火花呀!其实教授们对学生也没区分什么资深资浅,总是给学生充分的发言空间,可以提问可以质疑也可以提出新方案,只是我自己由于语言问题和害怕出丑的心理,在研究生初期不敢发言,连不明白的都不敢提问,更别奢谈什么参与讨论(题外话:在这方面感觉印度学生和拉丁美洲的学生比韩国和中国学生强很多).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和知识的积累,外加一点点好强,我也开始有疑必问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得到比较肯定的反馈以及平等地探讨机会,想不变自信都难!当这些定期或不定期的研讨会议成了科研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这些牛人不再是印刷品上的名字,不是顶着荣誉头衔的空壳,而是有血有肉,有苦有乐,在你的身边让你感受到其深远的眼光、执着的信念、坚实的专业知识、独特的人格魅力的人的时候,追究是这些人塑造了科学还是科学塑造了他们变得没有意义,你只想追随他们甚至超越他们向着更深更远未知的领域走去。

最后说说Plagiarism的问题。我研究生期间,无论是硕士还是博士阶段,每次参加新生orientation及每门课程第一堂课,院系主任和教授们总是不厌其烦地强调论文标准引用的问题:引用观点尽量改写,三个连续词汇引自原文的一定要加引号并注明页码;多于一句话的原文引用要用单独段落的格式;如果引用不规范视为抄袭,取消考试资格。到目前为止我还没碰到学生因此问题受到处罚的,但我自己的经验告诉我这个问题并不是不存在,只是教授们的严谨认真身体力行帮助学生把偷懒的恶习慢慢改掉。参加课题会议,你会了解到他们申请一个课题或发展一篇论文前必对相关研究有深入的review,甚至包括一些正在进行的研究他们也会分析,尽可能避免重复劳动资源浪费;提交论文,你会看到他们在反馈的修改意见中细致地在重要观点(不出自此论文的研究)后作出批注,要求补充参考文献。尊重别人的知识产权固然是创新的基础,但在科技日益深入生活的今天,它还意味着不伪造数据、不歪曲事实、不酿造人祸,这是作为科学研究人员的最基本的职责。

当然一些政治斗争也是有的,个别为难学生的教授也是存在的,但我希望看到学到一些先进的东西,并把它们带回中国。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7440-341225.html

上一篇:一位外籍科研人员眼中的中国科研环境
下一篇:【置顶】我喜欢的句子
收藏 IP: .*| 热度|

30 武夷山 章成志 朱志敏 林绪波 赵凤光 杨远帆 曹聪 梁建华 陈安 张亮生 毛克彪 刘立 李国强 胡健波 黄晓磊 苏红 陈洪波 孔晓飞 李学宽 张旭 虞左俊 石云 蒋迅 黄合来 闫云霞 chtang xuqingzheng chaizheng2001 ydliu ffy

发表评论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2 02: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