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maotenghust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maotenghust

博文

豨莶(xī xiān)、鼠麴(qū)草和鳢(lǐ)肠是什么样子?

已有 1758 次阅读 2025-10-5 11:12 |个人分类:辨识植物|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在一些常见植物名字中经常有一些生僻字,如菊科中常见的豨莶(xī xiān)、鼠麴(qū)草和鳢(lǐ)肠等,它们都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估计很多朋友经常见到,但是可能没有关注其名字。

豨莶为菊科豨莶属草本植物,全株被灰白色短柔毛;《本草正义》中有关于其名字的来源,“豨莶之草,微有臭味,故得豨名;豨者,豕也;言此草之气,其臭如豕”,故而得名“豨莶”。

IMG_20170812_171742.jpg

叶三角状卵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基部阔楔形,下延成具翼的柄,顶端渐尖,边缘具浅裂或粗齿,具腺点头状花序多数聚生于枝端排列成具叶的圆锥花序,总苞阔钟状,背面被紫褐色头状具柄腺毛;花黄色,两性管状花上部钟状,上端有4-5卵圆形裂片。豨莶具有药用价值,《中华本草》中有相关描述,该植物具有祛风湿、通经络和清热解毒之功效,用于风湿痹痛、筋骨不利、腰膝无力、半身不遂、高血压病、疟疾、黄疸、痈肿、疮毒、风疹湿疮和虫兽咬伤等。

鼠麴草为菊科鼠麴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本草纲目·草五·鼠麴草》中有“麴,言其花黄如麴色,又可和米粉食也;鼠耳,言其叶形如鼠耳,又有白毛蒙茸似之”的描述。

IMG_20180411_181128.jpg

鼠麴草的茎被白色厚棉毛,叶匙状倒披针形或倒卵状匙形,基部渐狭,稍下延,顶端圆,具刺尖头,两面被白色棉毛,上面常较薄,叶脉1条,在下面不明显。头状花序在枝顶密集成伞房花序,花黄色至淡黄色;总苞钟形,金黄色或柠檬黄色;雌花多数,花冠顶端扩大,3齿裂,两性花较少,檐部5浅裂,裂片三角状渐尖。据中国植物志描述,其茎叶入药为镇咳、祛痰、治气喘和支气管炎以及非传染性溃疡、创伤之寻常用药,内服还有降血压、降尿酸疗效。

鳢肠为菊科鳢肠属一年生草本,《本草纲目》中有“其茎断流墨汁,故得名鳢肠”的描述。此外,该植物还有凉粉草、墨汁草、墨旱莲、墨莱、旱莲草、野万红和黑墨草等俗名。

IMG_20230808_091025.jpg

鳢肠的茎直立,被贴生糙毛;叶长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顶端尖或渐尖,边缘有细锯齿或波状,两面被密硬糙毛头状花序,总苞球状钟形,背面及边缘被白色短伏毛;外围雌花2层,舌状,舌片短,顶端2浅裂或全缘,中央两性花多数,花冠管状,白色,顶端4齿裂。鳢肠全草供药用,《本草纲目》有“墨旱莲乌须发和益肾阴”的描述,《唐本草》有“墨旱莲主血痢,针灸疮发,洪血不可止者敬之”的描述,中国植物志有“全草入药,有凉血、止血、消肿、强壮之功效”的描述。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19332-1504719.html

上一篇:银桂——秋日里的白月光!
下一篇:20251005——辐花苣苔(Thamnocharis esquirolii (Levl. ) W. T. Wang)
收藏 IP: 211.67.30.*| 热度|

3 宁利中 郑永军 王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0-10 04: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