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hicheng2016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shicheng2016

博文

江城工作一周年:和科研谈了一场恋爱

已有 3953 次阅读 2017-9-3 15:37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20167月博士毕业,9月份正式报到,重建工作。20179月,新学期开始,工作满一周年。为了更好的前行,适时总结,查缺补漏是有必要的。

一年工作总结

1. 工作岗位。阴差阳错,只能以科研岗入职。因祸得福,科研岗无须参与教学相关的事情,相对有了更多的时间来做自己的研究。

2. 科研项目申请方面。拿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应该说是项目申请方面最为成功的事情。此外,还获得了学院的青年教师成长基金,学校资助的中央高校基本业务科研费——新青年项目等。除了自己的项目,还初步参加了系里其他老师的项目,慢慢融入新的环境。项目经费算下来,可以做不少事情了。

手头的项目的进度多处于刚刚启动阶段,一个实施一段时间的项目进展总体较为顺利。

3. 期刊论文发表方面。一年的时间里发表第一作者SCI论文1篇,CSCD论文1篇(接收)。处于外审阶段的第一作者SCI论文2篇,一篇文章的中文初稿基本完成。其他作者文章若干,不仅仅是研究生课题组的师兄弟们共同合作的文章,也与系里老师、同学一起发表了2篇文章,让我比较欣慰。值得一提的是,与以前帮助导师审稿不同,今年自己也作为审稿人审了一些文章。和科研的恋爱越来越火热了。

4. 其他方面。参加了多项学术会议,也做了好几次的学术报告(Oral),收获还是挺多的。认识了一些新的朋友,也见到了一些熟悉的面孔。去北京、青海、咸宁出差或者考察。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新入职教师培训(项目、论文、教学、财务、教师从业资格证、生活与工作、熟悉学校),慢慢完成从学生到青椒的身份转变。参与了学院多项工作,撰写相关材料、本科生/研究生答辩秘书、承担学院举办会议的会务等事务性工作。


一年工作不足与展望

1. 融入新环境不够全面。成也萧何败萧何。因为科研岗不上课,所以和这边学生、特别是本科生接触很少。我想高校与研究院所不同,教学与科研,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目前不参与教学可能还说得过去,且给我更多时间去了解学校、院系,但长期不教学可能就出问题了。

2. 工作缺少规划,效率还需提高,给生活一些空间。目前的成绩是泡在实验室泡出来的,基本延续了博士期间的全天候工作状态。即使是这样,有些工作完成的也不是很好。许诺了的事情没有按时完成,或者是因为不够认真、前期工作不到位导致的失败等等。忽略生活,对自己身份的转变无知(学生变老师,读书变工作,花钱变赚钱,父母老去、我已从青年奔向中年),也是一直以来的不足,需要认真思考、正视!

3. 展望未来,任重道远。接手的项目认真负责干好,要加快进度,并不断凝练自己的学术方向;适时完成工作岗位的转变,参与教学;提高工作效率,规划工作和人生,分好轻重缓急,加油,向未来!不能忽视的是,多给生活一些时间和尊重,才能更热爱生活。


最后,感谢我人生道路上的亲朋好友,特别是这一年帮我过渡、帮我适应新环境的朋友们。有你们在,砥砺奋进的路上,我不孤单。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180745-1074035.html

上一篇:咱们如何办好自己的期刊
下一篇:班主任寄语——开学第一天
收藏 IP: 58.48.110.*| 热度|

1 杨顺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0: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