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关中
中西部六省自驾游,第二十三天下午,忠县
2025-1-23 05:53
阅读:353

0811白公祠大门

0812乐天堂

0813龙昌寺荷池

0815白居易塑像

0819四贤亭

0817汉阙丁房阙

0806忠州博物馆

0836忠文化展览馆

0846忠州巷子

0852忠州酒博馆

0856白居易饮酒吟诗

0845高峡平湖

 

高关中,高平原,11月23日星期六

白公祠庙,忠州老街

丰都游览结束后,我们驱车北去忠县。车程80多公里。

忠县是重庆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三峡库区腹地,是三峡移民搬迁重点县。面积2187平方千米,人口72万。忠县历史文化厚重,有文字记载的历史2300多年,有文物佐证的历史近6000年。忠县周为巴国地,秦属巴郡;汉武帝元鼎五年(前112),置临江县,为忠县建置之始。

忠县的“忠”字,意为诚心竭力,忠心耿耿。当地英杰给了最好的诠释。

本地人巴曼子,东周末期为巴国将军。时遇巴国内乱,巴王请求楚国派兵帮助平息内乱,并许以三座城池作酬谢。楚助巴国平息内乱后,派使往巴国要求应诺划城。巴蔓子认为国家不可分裂,身为人臣不能私下割城,但不履行承诺是为无信,割掉国土是为不忠,巴蔓子告曰“将吾头往谢之,城不可得也”。于是自刎,以授楚使。巴蔓子以头留城、忠信两全的故事,在巴渝大地传颂。

东汉末年武将严颜也是此地人,初为刘璋部下,担任巴郡太守。建安十九年(214),刘备来攻,严颜战败被俘。因严颜死守其土,拒不投降,张飞被他勇敢无畏的气慨所感动,遂将其释放并引为上宾。

三国孙吴大将甘宁亦本地豪杰。少年时即气力过人,好行侠仗义。归东吴,受孙权重用。随鲁肃镇守益阳,屡立战功。建安二十年(215年),甘宁与吕蒙等随孙权北上,攻合肥,甘宁奋力死战,方保孙权无恙。

就是这些英杰,使本地荣获忠县之名。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因巴蔓子刎首留城,严颜、甘宁忠勇,“义怀忠信”,改临州为忠州。民国二年(1913),废忠州,名忠县,地名至今不变。忠县以“忠”为名近1400年。全国地名中以“忠”字为名的城市,仅忠县一个。忠县也以忠义、忠诚、忠信、忠勇、忠孝为内涵的“忠文化”享誉华夏。

几天前参观黔江重庆市民族博物馆时,了解到的明末女将秦良玉,也是忠州人,后来嫁给邻县石柱的土司马千乘。她曾带兵三次勤王,因军功加太子太保,被封为“忠贞侯”。在《明史》中有传,是二十四史中唯一列传的女将领。在忠县有纪念地。

忠县不光人杰,而且地灵。物产方面,作为“中国柑橘城”,忠县种植有柑橘36.5万亩,派森百橙汁享誉全国。忠州自古产美酒,是学术界公认的烧酒发祥地。烧酒一词最早见于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公元819年任忠州刺史期间写下的诗词《荔枝楼对酒》,其中有名句“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初开琥珀香。”在忠州期间,白居易还将烧酒的酿造方法写成《咏家酝十韵》。白居易的好友姚合也写下了“自饮君家酒,一杯三日眠。味轻花上露,色似洞中泉。”的诗句来形容忠州烧酒的独特魅力。在滨江路上最近新开了一家忠州酒博馆。

旅游方面,忠县境内拥有两大景区石宝寨和白公祠,素有“一登石宝寨,二拜白公祠”的说法。据介绍,石宝寨有一孤峰拔地,四壁如削,形如长方形的玉印置于江边,故名玉印山。依山势、紧贴陡壁,直达山顶建有12层高的楼阁,最初建立于明朝时期,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好、最高的穿斗式全木质结构楼阁,通高56米。但石宝寨位于县城东北32公里,比较偏远。于是我们就选白公祠,抓紧时间游览。

提起与忠县有关的文人,没有人绕得开白居易。在忠县,有条街道叫白公街道,有座桥叫白公桥,有座山叫香山,有间祠堂叫白公祠。

白公祠在忠县城西3公里的白公街道,坐落在鸣玉溪河畔小山上,俯瞰长江。唐代诗人白居易被贬任忠州刺史,在此为官两年,忠国事、兴农业。明朝忠州知州马易从敬其慈爱百姓、为民谋利,乃于崇祯三年(1630)建祠祭祀。历代均有培修。此白公祠是与洛阳香山“唐少傅白公墓祠”齐名的两座白居易墓祠之一。

诗人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其先太原人,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但白居易生于河南新郑。少年时期家境贫寒,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但从小刻苦学习,经常读得“口舌生疮”,写字写得“手肘成胝”,十五六岁就写下流传千古的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29岁高中进士,曾任翰林学士、江州司马、杭州刺史等职,西湖白堤就是他的政绩。晚年官至刑部尚书,定居洛阳,74岁病逝,葬于龙门香山的琵琶峰上。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李杜并列。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他作诗非常刻苦,“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 一生留下诗作近3000篇,在唐人中为数最多。人称“诗魔”。代表作有《卖炭翁》《长恨歌》《琵琶行》等。没有白居易,世上少了一位忧国忧民的大诗人。没有白居易,我们不知道“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没有白居易,我们不知道“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千古名句。

白居易有开明的政治态度,在他的诗文中尖锐地揭露和抨击官僚的荒淫、腐败,因而遭到打击和排斥。元和十三年(818),被贬任忠州刺史,抵达长江边上这座贫瘠之城。在忠州任职期间,白居易关心百姓疾苦,轻徭薄赋、劝农勤作、兴学修路,连年丰收,深受民众爱戴。在忠期间,他留下“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巫峡中心郡,巴城四面春”等名句。

现在的白公祠,临江依山而建,气势恢宏,门前一坡两丈有余的大石梯,左是参天的大树,右为高耸的栈楼,登梯可见白公祠大门,门联“遗泽被山川万民长忆贤刺史,宏篇映日月百世同仰大诗人”,道出了人们纪念和颂扬白居易的心声。

进入大门右拐为“白园”,乐天堂门联上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巧妙地嵌入了白公的名、字。此联是白公逝世后唐宣宗所作挽诗中的两句。堂内为白居易生平展览室,详细记录了白居易的谱系、生活系年,以及到忠州为官时的各项政绩。

沿主道继续前行,左侧便见一半圆形莲池,满池绿水生机盎然,与园中花草相映成趣,这就是龙昌寺荷池。池边巨石上,镌刻着当年白居易游此地写下的五绝《龙昌寺荷池》:“冷碧新秋水,残红半破莲。从来寥落意,不似此池边。”小小莲池,给白公祠平添几分景致。附近绿地上,竖立着白居易的汉白玉雕像,他手持诗书,头戴官帽,展示出为官勤政为民、报效国家的忠臣形象,并彰显了诗人诗以咏志、寄情山水的大师风范。在乐天诗廊可以欣赏白居易在忠州留下的诗词名篇。在木莲园可观赏到珍稀的木莲树花,当年白居易在忠州初见木莲,喜爱至极,写下《木莲树图诗并序》,记载了木莲的外形(树干、叶、花)、花期及生长地点,并让画家临摹成图,寄往长安。

祠内还有四贤亭,纪念唐代“四贤”白居易、刘晏、陆贽、李吉甫。他们都曾为官忠州。其中刘晏(716-780)为唐代经济改革家、理财家。刘晏幼年才华横溢,号称神童,名噪京师,《三字经》有“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之语。陆贽(754-805)为唐代有名的贤相。李吉甫(758-814)曾为宰相,主持编纂了《元和郡县图志》。这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方志地理著作,全书40卷,详细记述了唐全国10道所属的州县的沿革历史和地理资料。

白公祠总占地面积110亩。建筑仿明清风格,依山傍水,清幽静雅。登上醉吟阁,游人可凭栏远眺,只见长江如玉带,对岸青山叠翠,江风拂面,凉爽怡人,必能感受“红绿层层锦绣班,何殊昭应望骊山”的怡然美景。

因三峡水库的建设,水位上升,散落在忠县各处的“国宝”级文物汉阙暂无去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丁房阙(高6.26米)、无铭阙(5.66米),就迁在白公祠内。“汉阙”是汉代成对地建在城门或建筑群大门外表示威仪的建筑物,为石质仿木重檐结构。因左右分列,中间形成缺口,故称阙(古代“阙”“缺”通用)。汉阙是汉代现存于世的唯一一种地面建筑,全国仅存29座,忠县就有五座,占全国六分之一,忠县真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汉阙之乡。此外忠县的太保祠(纪念秦良玉)、关帝庙、老官庙,古建筑冯氏华表也相继迁至白公祠。后来巴王庙、陈一伟民居在景区完成复建。现今的白公祠,已扩展为白公祠文博景区。

 与白公祠相邻建有忠州博物馆。该馆为综合性博物馆,围绕主题“忠义之魂,大地史书”,布展陈列,共分“人文忠州”“忠义忠州”“多彩忠州”三大板块介绍忠县,既是忠州考古成果和文化研究的集中展现,也是全面了解忠州历史文化的大型主体展陈。西邻建有忠文化展览馆,馆舍为五层仿古楼阁。

游览完毕后,我们进城在滨江路找到旅馆。稍事休息后出去逛街。滨江路对面,滚滚长江已被驯服了,养尊处优成了宁静的湖泊。眼前的长江,因三峡大坝聚水,更像一个大湖,波光粼粼,但无波涛激流,颇能体会到“高峡出平湖”的意境。在忠县港。可以乘游轮或客轮畅游长江,特别是三峡。

县城依山而建。很多小街巷都是台阶路。我们一级一级分段攀登,不知登了几百台阶,好不容易才上到半山腰的主街巴王路。走了一段才发现,路边有电梯间,可以直下江边。好暖心的便民措施啊。

三峡水库蓄水后,半座忠州老城沉入江底,目前留存部分是三峡库区唯一保存原貌的半淹县城,名曰“三峡留城·忠州老街”。明清时期的东门(含部分城墙)、东坡梯子、十字街、半边街等彰显历史文脉的老街区和古建筑得以保存。青石板路流淌着岁月痕迹,原样保存的老城门、大府邸等和明清建筑错落排列……忠州巷子古朴典雅,曾是老忠县最繁华的街区,充满三峡原真老城气息,如今这一片老城功能、附属设施得到完善而又不失历史韵味,颇具年代感的数十家商铺鳞次栉比,巷子深处的酒馆经常都是爆满,生意红火。走在“忠州巷子”,能感受自然与人文、历史与现实的交相辉映。游人徜徉其中,体验着一份慢时光的惬意。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高关中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032375-1469961.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