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关中
中西部六省自驾游,第二十天,黔江彭水
2025-1-20 05:17
阅读:1026

0540位于黔江的重庆市民族博物馆

0561火铺

0576精美的民间工艺品

0592九道门

0594九道门一景

0597九黎宫

0598苗戏楼

0600苗家花轿

0601灌酒

0604九黎神柱

0606蚩尤大殿

0607蚩尤铜像

0605盘瓠大殿

0616苗王府

 

高关中,高平原,11月20日星期三

黔江看民族博物馆,彭水游蚩尤九黎城

今早北上30公里到黔江市区,参观重庆市民族博物馆。这家博物馆坐落在新华大道西段,接近城北河大桥,周围是繁华的市区。

重庆市民族博物馆是渝东南唯一的省市级民族博物馆,该馆于2004年正式对公众开放,集中展示黔江及渝东南各自治县社会历史、民族文化和自然资源。

展厅分三层,设有序厅、历史厅、美好家园厅、生产生活厅、民风民俗厅、民间艺术厅和创民成果展等7个展厅。

当走进民族博物馆展厅那一刹那,恍如踏进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从早期文明到巴国春秋,从羁縻时代到土司统治,从近代烽火到民族新生,宏伟壮观的图腾柱、立体生动的浮雕、鲜艳精美的民族服饰和传统织锦以及土家婚嫁丧葬礼仪等,具有典型浓郁的土家族、苗族特色。让人眼前一亮。

馆内陈列大量历史文物,民族展品和各类图片。内容涵盖历史文物、生产生活用具、宗教信仰、民间工艺(织锦、刺绣、蜡染、银饰)等,并用图片展出了秀山花灯、摆手舞、薅草锣鼓、傩戏、苗鼓、吹芦笙等民间艺术。真实地记载了土家族、苗族在特定的自然历史环境下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全面了解、研究土家、苗族生产生活方式演变的重要实物资料。

据介绍,重庆市大约7%的人口为少数民族,近200万主要分布在黔江区(曾为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和秀山、酉阳、彭水和石柱4个自治县。其中黔江是渝东南5县区的中心城市。素有“渝鄂咽喉”之称。也是铁路三岔口,渝怀(化)铁路和黔常(德)铁路在此交汇。

我们驻足在各种文物前,感受灿若星河的华夏文明。这些文物中,有战国时期的铜甬钟、汉龙纹虎钮铜錞于、唐铜钟等精品文物,展现了各个历史时期厚重的文化,有助于参观者了解土家、苗族文化的逐步形成及其与中原文化的密切关系。

我注意到一条有意思的介绍,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南征五溪蛮,土家族深受其影响,后来形成以伏波庙为载体的伏波信仰。南宋建炎三年(1129),马援后裔马定虎入川,征服当地土著,受封石柱安抚使,其后人成为石柱土司,传20余代,直至改土归流。其中土司马千乘的妻子秦良玉(1574-1648)为明末女将,屡立战功,曾三次勤王,在《明史》中有传,是二十四史中唯一列传的巾帼英雄。郭沫若吟诗称赞秦良玉:“石柱擎天一女豪,平生报国屡争光”。这些历史说明汉族和土家族在历史长河中的相互影响。今设有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在馆内展示了土家族和苗族的火铺,有的地方也叫火塘,有点像北方的火炕,但中间生火取暖,能做饭。火铺上方挂肉还能熏腊肉。这是土家族室内的一个重要陈设,也是一家人的活动中心。做饭用餐、接待朋友、冬日取暖等日常活动,以前的土家人都在火铺上进行。黔江作为革命根据地时,贺龙带领的红三军入乡随俗,火铺也成了红军日常起居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说贺龙曾经就在上面吃过饭,睡过觉。

这家博物馆是黔江城市的地标之一,也蕴含了黔江、渝东南乃至武陵山区土家族苗族文化的底蕴与精华。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我们告别了这家令人涨知识的民族博物馆。

 

下一个目标是直奔蚩尤九黎城,车程80多公里。

蚩尤九黎城,位于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在彭水县城西北8公里,靠近乌江。这是一个新开发的景区,2012年立项建设,2015年5月,正式对外开放,并举办第一届蚩尤祭祀大典和九黎庙会。苗族的族源当可追寻到古代的“九黎”和“三苗”,“蚩尤九黎”是苗族最早的先民,蚩尤是九黎部落联盟的首领。开发蚩尤九黎城,一方面是为了发展旅游经济,同时也是为了介绍苗族文化。

蚩尤九黎城是新建的,但建筑风格却是传统的苗家风格。我们停车后,经过游客服务中心,首先来到气势雄伟的九道门。

九道门是蚩尤九黎城的标志性建筑,是进入景区的主要通道,彰显蚩尤九黎城的威严和气度。沿山脊共建有3座石门、3座木门、3座砖木结构门,每座牌门建筑,错落有致,造型各异,以九黎部落命名,分别名为畎夷门、于夷门、方夷门、黄夷门、白夷门、赤夷门、玄夷门、风夷门、阳夷门,面朝北方。象征蚩尤所率领的九个部落。每一座牌门上都雕刻有苗族民俗文化、历史故事和民间吉祥的图腾。九道门是世界上唯一的九进门庭,已被列入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

在这里,我们进入一条长达108米的隧道,观看《九黎秘境》,这是一场声光电的盛宴。边走边看,左顾右盼,甚至要仰头欣赏。通过植入多媒体360°动态投影、三维动画、3D投影、艺术墙绘等声光电高科技元素,将蚩尤带领上古部落西迁南徙的传说故事化、可视化地分成了荒漠求生、险渡大河、雪山历险……等等,展示苗族先民迁徙过程中遇到的各种艰难险阻。让我们看到他们披荆斩棘、锻造出不屈的民族性格。

穿过九道门或隧道,就进入了景区。主要建筑首推九黎宫,它如同虎踞龙盘,气势令人震撼。九黎宫依山造势,顺山而建,显得格外高大。宫高99米,呈11开间,象征九九归一之意。建筑的形式由四合院到吊脚楼到冲天楼三合为一。九黎宫把苗族接龙堂、晒楼、虎口堂、四合院、八字朝门和吊脚楼群等多种建筑形式融入其中,是我国目前最大、最高的苗族建筑组群,堪称惊世绝作。如今这里辟为苗族历史文化博物馆,“一宫尽纳九黎史,片刻便成千古游”。九黎宫上方,还建有天权宫,供奉文曲星君。

九黎宫接着文化广场。广场上的苗戏楼,是蚩尤九黎城内最大的建筑之一,也是中国国内最大的木结构大跨度戏楼,是景区文化展示和节目展演的地方,表演的内容以苗族文化风俗节目为主,戏楼前面的露天舞台可同时容纳300人演出苗家歌舞。这里也是游客体验苗族风情特色的地方。如苗家拦门酒,是给游客奉上米酒,邀你共享独特的迎宾风俗。还有抛绣球荷包,苗家花轿迎亲等等,感受苗族人的婚礼习俗。

苗戏楼两旁为环抱广场的三苗长廊,全长480米,象征苗族农历四月初八春耕节。三苗长廊一部分为苗艺馆,展示剪纸、苗编、苗银、石刻、制陶等,是展示彭水非物质文化技艺的窗口。百米浮雕墙位于三苗长廊的后面,雕刻内容主要是苗族大迁徙、苗族神话故事、民风民俗、节庆活动、祭祀活动等,内容丰富,堪称苗族文化的百科全书。

文化广场出口,右手为蚩尤大殿。蚩尤大殿是九黎城的灵魂建筑,供奉苗族先祖蚩尤。大殿坐西朝东,共九开间,进深12.99米,殿高15.9米。在大殿正中供奉纯紫铜打造的蚩尤神像,高6米,重达40吨,是中国最大的蚩尤坐像。大殿两边展示有与蚩尤相关的器物、图片、图画、兵器和蚩尤发明的事项等。据传说,蚩尤发明冶炼,被称为青铜之父,他在华夏历史上第一个创制出金属兵器。蚩尤大殿悬一副楹联,镌刻着“上古战神四方弭服,中华始祖千载仰瞻”。1995年,在河北逐鹿召开了“全国首届涿鹿黄、炎、蚩三祖文化学术研讨会”,正式将蚩尤和黄帝、炎帝并列为中华民族“三始祖”,打破了传统上的胜者王、败者寇之说,确立了中华民族同祖同源的观点,纠正了几千年来对蚩尤不公平的评价。蚩尤大殿前的广场起名祭祀广场。每年农历四月初八,这里都举行盛大的蚩尤祭祀活动。

竖立在祭祀广场上的巨柱,名九黎神柱。九黎神柱是苗族的象征之柱,采用汉白玉精雕细刻而成,总高24米,象征一年二十四节气,有圆满团圆之意。神柱上雕刻苗族古歌里崇拜的三十六堂鬼、七十二堂神雕像,这些鬼神都是苗族的保护神。九黎神柱是最高、最大、雕刻人物最多的少数民族图腾柱。

蚩尤大殿之后有妈妈阁。妈妈阁是苗族独有的建筑,供奉苗族人的保护神——蝴蝶妈妈。她是苗族古歌里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如同妈祖、女娲娘娘、观音菩萨一样。

文化广场左侧坐落着盘瓠大殿。盘瓠是苗族神话传说里的祖先。大殿内供奉盘瓠、辛女神像,神像四周是关于盘瓠和辛女的爱情神话故事图画。 旁边的盘瓠辛女洞为人工洞穴,展示盘瓠和辛女的爱情故事、繁衍生息、男耕女织劳作及辛女酿酒等等。

蚩尤九黎城还有一座苗王府,建在山坡高处。共有五进,第一进是门庭,也就是府邸大门(八字朝门);第二进为议事厅,是苗王处理政务和迎客的地方;第三进为中堂,是苗王接待贵客、处理重大事务的圣堂,相当于衙门的公堂;第四进为戏楼(院),是苗王宴请宾客、观看表演之地;第五进为长寿楼(也称神堂),是供奉祖先的地方。每进左右都设有厢房,是苗王家人、佣人、客人等的生活住所。厢房多为2~3层砖木结构建筑。苗王府也是景区表演大型室内实景剧《苗族·蚩尤》的场所。

蚩尤九黎城周围环绕着城墙,配有碉楼、烽火台、城门、台阁等。整体看来,蚩尤九黎城修建得不错,虽然是新景区,却饱含文化底蕴和民族风情。如今,蚩尤九黎城已成为渝东南旅游廊道的一颗新明珠。

景区离县城不远,参观完后,我们就赶到乌江边的彭水城内住宿,顺便浏览了江城夜景。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高关中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032375-1469527.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3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