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刚在网上看到我认识的倪教授的严正声明,事情不大:起因是一个家长在网上乱发帖说某位“天才”(曾经的奥赛金牌)最后没有走上学术道路怪罪老师,惹得教授发火回应。我回复了一句:
无聊的学生家长!正是他们的无知、虚荣和贪婪害苦了自己的孩子!
这个话不是空穴来风,因为不只是这位家长一个人而是很多家长会在心中把“奥赛金牌、考上北大清华等等”跟未来成为科学家或者成功人士挂勾,常常为没有走上学术道路的孩子扼腕太息,好象是被误导或者耽误了一样。其实事情真的不是这样的,很多聪明人包括他们那个聪明的孩子或者是那个他们以为很聪明的孩子—本人可能真的不一定有学术追求—专业的研究都是很苦的,我记得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我们喜欢的是瓷器,而从来没有欣赏过那些烧制瓷器的烧炭翁—而那个天天做研究特别是纯数学研究的都是比烧炭翁还苦还累还孤独和绝望的活儿,他们挣扎在纯数学的命题里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我之前写过一篇创新的文章,如果说其他学科创新是爬珠峰,那数学家就是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爬珠峰—因为数学难题如果解决了就不再是难题了,如果没解决那就是谁都不知道怎么解,凡是有追求的数学家都是自己在苦苦挣扎—如果老师知道解法那就用不着他了!所以,真的不是每个聪明孩子都吃得了这个苦、能够长期忍受精神和物质的双重折磨—更何况菲尔茨奖诺贝尔奖等大奖都绝对是可遇不可求!
而所有的家长以为自己的聪明孩子都是能够做伟大数学家或者科学家的,其实,真的是差太远啦!就像,倪教授说的,即使是在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那可真的是全世界最聪明的数学天才云集的地方,也只有不到一半的毕业生能够在学术界活下来,更多的人都是去了工业界金融界赚大钱!这并不丢人,这也是正常选择,本无可厚非—至多是有些可惜,凭良心而论,见到有学术灵性的研究生转行最痛苦和不舍的就是导师--因为研究生就是导师的学术娃--很多年前我还因为类似的事跟人在科学网上吵过架,现在却被家长拿出来说学生转行放弃学术是被导师害的,真的是有失公允,每个做导师的人都会生气的!
这里,我想说的不只是导师感到很恼火,其实,比这个更可怕的是这些自以为是的家长们不会想到这背后的残酷真相:很多孩子不选择学术界本质上是在逃避家长!因为他们从小就在家长各种不切合世界的期望中挣扎,包括家长的无知(对学术研究缺乏足够的认知)、虚荣(对外在虚名的执着和攀比)、贪婪(永远无上限的期待)已经成了孩子肩上不堪重负的负担,他们每天生活在自己虚荣的世界里无限度地攀比着,完全忘记了孩子是一个生活在现实世界里的正常人:再优秀的学霸也有不会做的题,再完美的孩子也有感情上过不去的坎儿,再上进的孩子也有怎么努力都摸不着的目标,再不可一世的娃都有被周围人在智商、情商甚至是全面碾压的悲催时刻!!!!而在家长的眼里,TA必须是那个三头六臂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小哪吒!
可是,孩子真的做不到啊!
日积月累,很多孩子被家长逼疯了,还有一些侥幸活下来的,终于等到他们可以自己选择的时候,他们中很多人选择了逃离—工作地点离家长物理距离越远越好、工作行业离家长的期望越远越好!
我身边这样的孩子不止一个,不是他们不优秀,是他们怎么努力都做不到自己那贪婪虚荣父母期望的那样优秀!不是他们不想努力,不是他们不想跟科学问题战斗,而是不想再继续为父母的虚荣心战斗!太累了,太绝望了,说不通,说了也不理解,于是,只能逃离!
所以,家长,请不要再讨论孩子有多聪明该怎样成才了,也不要再以你们的标准讨论孩子是否成功了,我们的孩子是不是成为科学家、企业家、作家、画家、音乐家等等都不重要,每个人来到这世界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TA必须成为自己、为自己活、才能活出他们本自具足的精彩!亲爱的家长朋友们,请放孩子一马,让他们早点儿成为那个为自己而活的鲜活生命吧!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2-5 15: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