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ulyOn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rulyOne

博文

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群7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会”中专家意见的部分回复

已有 2274 次阅读 2022-2-24 23:24 |个人分类:给同事|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今天下午本来我想在专家们讲完之后,讲几句话的,想针对专家的疑问做一些解释和补充,后来因为时间关系就没讲。所以,会后我在这里做了这个补充。

 

各位专家的意见都很切题。但是,其中陈淼总提的问题很中肯,很尖锐,也很到位。当然,陈淼总处于企业之中,对于哪些问题属于教学的哪个阶段,不是很清楚,他提出的这些问题基本都是无法在我们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中能解决的,但却几乎都是我们在后期的课程标准制定和课程教学设计中需要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


所以,我想在这里能抛砖引玉的给大家一个解决方案思路的建议。

 

比如。他提的“培养方案做的好,落地的措施是否配套、毕业生是否符合这个方案”的问题。

指出了我们职业教育这二十几年中的薄弱环节,我们从达标验收、示范校建设、精品课程工程、教学质量提升工程、资源共享课建设、微课建设、骨干专业建设、学徒制、工作实境项目教改、双高建设、卓越校建设等众多的教改,都是在折腾老师如何教好,一直没有解决如何让学生愿意学的问题。我们要在教学设计中和课堂教学实践中,切实做好是十分艰苦的工作。


比如。他提的“工匠精神、动手能力、眼高手低”的问题。

需要我们在实训课程教学中严格落实7S制度并计入平时成绩,在实训成绩考评中加入实操绩点解决。

 

比如。他提到的入学第一课问题。

每个专业可以编写一个占时1-2课时的“专业概论”在入学教育中完成,先让学生能够对所学专业和课程有一个初步认识。然后,在每门课程的第一次课的时候,课任教师需要再讲解一遍本专业的全部课程体系,及本课程在其中的作用。

举个例子,在讲授《传感器技术应用》课程时,基本上是我第一次接触新一届学生,第一次课我一般不安排教科书的内容,先介绍我自己,再让每个人介绍他们(5W1H)(目的是了解他们的现状、并时时对照其目标、纠正其课堂上的错误习惯)。然后,介绍他们的专业的课程体系;接着,讲他们的培养目标;最后,讲本门课程在体系的位置和对目标的影响。然后,讲解传感器的历史、现状、未来趋势,在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其构建的物联网带来的革命性变化,他生活中的那些传感器:家电、手机、衣食住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明确他们的学习目标,增加课程的粘合度。

 

比如。他提到的方法论的问题。

我们不能针对方法论而开设方法论课程,这样一定会死的很难看。(有句话说,你想让学生恨什么,开门课就行。)而是应该把方法论的内容分解到课程中,用方法论的原理和方法解决课程上的问题,在“做中学、学中做”完成。

举个例子,在《传感器技术应用》的非独立实训课程中,“认识实训设备仪器与对象”环节,就可以引入思维导图、康奈尔笔记法等方法,用来记录课程内容、分析其关联性并形成习惯;“实训报告的撰写”环节,就可以引入技术文档及其编写等方法;“被测数据的测量”环节,就可以引入“数据处理”、“误差分析”、“最小二乘法”等数据处理方法;“测量方案设计”环节,就可以引入“头脑风暴”、“无领导小组讨论”、“复述、演讲与答辩”等思维方法和呈现方法;遇到很快就可以完成的简单实训,就设置一些故障点,让学生熟悉“解决问题7步法”、“5Why故障排除法”等方法论。

 

比如。他提到的公共基础课太多不要流于形式,缺少逻辑学、哲学内容的问题。

我们可以开拓思路,在保留公共基础课程主体框架不变的情况下,可以把一些逻辑学、哲学以及职业素质类的内容融通进去。《应用文写作》课程可以与《信息化办公》课程的Word部分的内容结合,让word成为写作的工具;《应用数学》课程可以把《信息化办公》课程的Excel部分的内容结合,让Excel成为解题的工具;《军事理论》课程可以把《信息化办公》课程的PowerPoint部分的内容结合,让PowerPoint成为展示作业的工具;《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可以融入逻辑学的内容,让逻辑成为课程的工具;《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可以融入哲学类的思辨方法,让哲学称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


其他的校外企业专家提的问题,涉及具体专业甚至具体课程或具体产品的应用,就只能私下个别交流了。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962637-1326891.html

上一篇:[转载]现在的“论文查重”比医生的“过度医疗”有过之而无不及
下一篇:高职产教融合新形式“实践教学外包”的研究
收藏 IP: 223.102.30.*| 热度|

1 王安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21: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