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山草堂——猪の家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umengjin 行为上保守,思想上激进

博文

为什么说试管婴儿技术值得获诺贝尔奖? 精选

已有 14060 次阅读 2010-10-7 22:33 |个人分类:科研时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学网, 诺贝尔奖, 伦理, 试管婴儿

   【孙学军老师写了一篇质疑试管婴儿技术是否够得上诺贝尔奖分量的精选博文,对此我有不同的看法。从科学研究越来越复杂的发展趋势来看,孙老师的观点也许是对的,但本着“学术争鸣,百花齐放”的原则,我也把自己的观点写出来以供探讨。我认为,试管婴儿技术是一项伟大的技术,对于试管婴儿技术的伟大,我们不能简单地从技术复杂程度来判断......】

        所有研究,不管是理论研究还是技术研究,归根结底都要直接或间接地为提升人类思维境界、改善生存状况、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品质等服务,即使是最不可预期的、最超前的纯理论或假说性质的研究也莫不如此。

        作为现代进化论的创建者之一,朱利安•赫胥黎认为:“我们最基本的伦理准则应该是竭尽所能改善人类的未来。所有其他的伦理标准都能够从这条底线推演而得。”这种进化人道主义的观点被公认为是科学伦理道德、科学价值判断的黄金标准。毫无疑问,没有任何研究比那些改善人类未来的科学研究更有意义。

        美国宪法的第一句就是人人生而平等。美国人始终坚信,人权大于主权,人的生命最为宝贵。这代表了世界主流价值观,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普世的价值观。人权是什么?人权的含义比较广,但至少包括每个人都享有作为人该享有的基本权利,其中就包括享受天伦之乐的权利。有些人因为疾病或其他不可抗拒的原因而不能正常生育,但不能就此剥夺这些人像普通人那样享有天伦之乐的正常权利。正是试管婴儿技术的出现才圆了他(她)们为人父母的梦想、才保障了他(她)们享受天伦之乐的基本权利!在今天看来,相比于曼哈顿工程、阿波罗工程、人类基因组计划等,试管婴儿技术确实太过简单,但我们不能简单地以技术的复杂程度来否认试管婴儿(体外受精)技术的伟大!从体外受精技术至少被四次提名也可以看出国际学术界对其价值的高度认可。

        为什么有人觉得试管婴儿技术获奖比较勉强?原因很复杂,但有几个比较突出的原因,一是以现在的标准来看,体外受精技术相对简单,二是可能没有所谓的顶级杂志文章,三是历史上曾涉及宗教伦理冲突,以及与优生优育观念的冲突,四是任何科学技术都有两面性,有些质疑者可能过分看重了试管婴儿技术的负面性,五是在中国的文化中,鄙视、践踏人权是常态,以中国文化的视角,可能会低估试管婴儿技术的社会价值

        为什么说试管婴儿技术值得获诺贝尔奖?将历届诺贝尔奖的成果总结、归纳一下就会发现,诺贝尔奖的主要价值标准包括:

       (1)改变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开创性研究;

       (2)对变革人类思维的影响不明显,但在学界内部引领了大量后续研究的首次发现,如RNA干扰等;

       (3)为科学研究本身提供了广泛应用的技术,比如PCR技术、膜片钳技术等;

       (4)改善人类生活品质,为人类福祉做出了巨大贡献的研究,比如疾病相关研究,比如光纤之父高锟在人类通讯上的贡献等。

        从诺贝尔奖的这些标准来看,试管婴儿技术无疑属于改善人类生活品质,为人类福祉做出了巨大贡献的那种类型的研究。当然,试管婴儿技术的贡献远不止如此,它同时也是为科学研究本身提供了广泛应用的技术。体外受精通常是转基因、基因打靶、遗传修饰动物制备、胚胎工程等研究中的必需环节,在现代生命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毫无疑问,试管婴儿技术是一项伟大的技术,它获得诺贝尔奖绝对是当之无愧,甚至比其他已经获奖的技术更加值得获奖,而且它的授奖时间来得太晚了点。比较遗憾的是,另一位也被誉为试管婴儿之父的张民觉先生在历史上曾三次被提名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因为体外受精的理论基础——“精子获能”由他提出,所以这位美籍华人如果能活到今天,肯定是毫无争议的获奖人之一,如果是这样,诺贝尔获奖名单上的美籍华人又将会增加一位。



(张民觉(右)先生与张香桐先生合影)

【图片来源于网络】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95006-370713.html

上一篇:肥胖研究缘何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
下一篇: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变化
收藏 IP: .*| 热度|

18 李霞 王伟 孙学军 杨远帆 陈安 刘立 唐小卿 王伟华 吉宗祥 迟菲 牛丕业 汪超 鲍海飞 许培扬 曾庆平 唐常杰 丛远新 刘广明

发表评论 评论 (1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5 22: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