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培扬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peiyang 跟踪国际前沿 服务国内科研

博文

2025年诺贝尔文学奖 再次证明了艺术的力量

已有 2159 次阅读 2025-10-10 06:05 |个人分类:诺贝尔奖|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2025年诺贝尔文学奖   再次证明了艺术的力量

https://mp.weixin.qq.com/s/Y9Ve2cwlx4itke2FN69MTw

2025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匈牙利作家拉斯洛·卡撒兹纳霍凯(László Krasznahorkai),他的作品以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主题,在文学界独树一帜。 下面的表格帮你快速了解他的核心信息:

文学风格与主题

拉斯洛的作品以其标志性的长句著称,这些句子如熔岩般缓慢流淌,有时一个句子可长达数页,几乎找不到一个句号-3。他对此的解释是:“句号不属于人类——它属于上帝”-3。这种写作风格创造了独特的阅读体验,被形容为“叙事如熔岩般缓慢流淌”-3。

他的作品常被归类为后现代风格,充满了末日与忧郁的主题,描绘了破败、荒凉的世界,探讨人类在绝望中的生存状态-3-4。瑞典文学院院士评价他是“中欧文学传统中的伟大史诗作家”,这一传统从卡夫卡延续下来,以荒诞主义与夸张怪诞为特征-3。

🎬 跨界影响

拉斯洛的文学创作与电影艺术紧密相连。他的代表作《撒旦探戈》被匈牙利著名导演贝拉·塔尔改编成一部长达7小时的黑白电影-3,被誉为电影史上的经典-4。此外,他与贝拉·塔尔合作创作的所有电影剧本,都成为了艺术电影领域的里程碑-5。

🇨🇳 中国情结

拉斯洛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中国文化爱好者:

他于1991年首次以记者身份访问中国,这次经历让他深深迷恋上中国文化,回家后甚至要求全家人改用筷子吃饭-5-10。

他尤其崇拜唐代诗人李白,曾沿着李白的足迹走访中国多座文化名城-8。

他创作了多部蕴含中国元素的作品,如《乌兰巴托的囚徒》《北山、南湖、西路、东河》和《天空下的废墟与忧愁》-1-4。

据其作品的中文译者余泽民回忆,拉斯洛在外吃中餐,在家听京剧,始终致力于与中国文明进行深度对话-5-8。

💎 总结

拉斯洛·卡撒兹纳霍凯的获奖,标志着诺贝尔文学奖再次回归到对宏大叙事与哲学深度的推崇-7。他的作品虽然因其晦涩的风格对读者构成挑战,但恰恰在这种挑战中,人们得以重新思考艺术在面临困境时的力量与价值-3-7。

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你深入了解这位新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如果你对他的某部具体作品感兴趣,我很乐意为你提供更详细的介绍。

https://chat.deepseek.com/a/chat/s/dfc690a3-d10e-400d-8197-33cce1498ffb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80034-1505283.html

上一篇:人物画
下一篇:2025年诺贝尔和平奖 玛丽亚·科琳娜·马查多(Maria Corina Machado)
收藏 IP: 223.72.67.*| 热度|

3 宁利中 郑永军 王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0-15 04: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