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知革命一词源于以色列历史学博士尤瓦尔·赫拉利所著的《人类简史》一书。他在《人类简史》的前言说:十万年前,地球至少有六种不同的人,但今日,世界舞台为什么只剩下我们自己。我们是如何登上食物链的顶端,成为万物之灵的?
在认知革命以后,传说、神话、宗教出现,因为人可以说“狮子是我们部落的守护神”。讨论虚构事务正是智人语言最独特的功能。虚构,让人类能够拥有想象,最重要的是可以一起想象,共同编制出故事。智人的合作不仅灵活,还可以和无数陌生人合作,正因如此,智人才统治世界。
产生背景
智人,是生物学分类中人属中的一个“种”,为地球上现今全体人类的一个共有名称。关于智人最早出现在地球上的时期有各种不同的推测,通常认为是在大约20万年前。关于起源地点,科学界的观点也不一致。通过分析化石和DNA(脱氧核糖核酸),比较有说服力的观点是认为人类起源于东非。
7万年前开始,智人开始出现了交谈,思考新方式。大部分学者认为是大脑内部结构的改变导致了认知能力的变化,可能智人DNA上偶然有一些较小的突变使大脑原先分离的两个部分连接到了一起,导致了新的认知能力的产生,并形成“文化”。
导致认知革命的生物学基础是人类脑容量的变化。60公斤哺乳动物的平均脑容量是200cm3,而250万年前的最初人类,脑容量600 cm3,现代智人的平均脑容量是1200-1400 cm3。也许人们会问,为什么没有进化出会微积分的猫?因为面对生存,大脑也是负担之一,占体积的2-3%,但却消耗25%的能量。其代价就是肌肉萎缩,以及花更多时间寻找食物,如同国防经费拨给教育,人类也把肱二头肌的能量拨给神经元。
人类直立行走后可以扫视草原,手解放出来可以传递信号,人就此越来越着重神经发展,且不断对手掌和手指的肌肉做修正,逐渐人类可以使用复杂工具。变大的大脑为颈椎带来负担,成为人类的苦恼。对于女性来说,直立行走使产道宽度受限制且婴儿头部逐渐变大,于是进化出了更短的生产周期以降低生育风险,相对生下来就会跑的小马,人类都是早产儿。为了获得食物养育孩子,需要全部落的努力,人类就进化出突出的社交技巧。同时由于脱离子宫时发育不完全,有更强的可塑性,可以用教育和社会化方式改变。
得到普遍认可的理论认为,某次偶然的基因突变,改变了智人的大脑内部连接方式,让他们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来思考,用完全新式的语言来沟通。
变革意义
到农业革命前夕,地球上有500-800万人类狩猎采集者,几千个独立部落,形成不同语言和文化,这也是认知革命的重要成就。
复杂语言、八卦能力、虚构故事,这三个互补的理论是认知革命的三个维度,7万年前的认知革命对智人征服世界并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动物来说是最为重要的一步,它也是一条分界线,将生物学与历史划分了开来。认知革命之前,智人其实只是一种普通动物,所有发生在智人身上的事都可以很好地用生物模型和理论来解释,然而从认知革命开始,生物学的模型和解释不再充分,我们还要开始考虑各种故事,建构历史的叙述,才能为智人做过的并依旧在做的事情作出解释。
变革影响
新兴能力:能够传达更大量关于智人身边环境的信息;能够传达更大量关于智人社会关系的信息;能够传达关于虚构概念的信息,例如部落的守护神、国家、有限公司以及人权。
深远影响:规划并执行复杂的计划,像是躲开狮子,猎捕野牛;组织更大、更有凝聚力的团体,规模可达150人;大量陌生人之间的合作和社会行为的快速创新。
智人第二次、第三次从非洲出击,他们不止把尼安德特人和其他人类物种赶出了中东,甚至还赶出了世界。智人的领地逐渐到达欧洲和东亚。大约4.5万年年前,他们越过了海洋,抵达了澳大利亚。在7万到3万年前之间,智人发明了船、油灯、弓箭、针等。同时,也有确切证据证明出现了宗教、商业和社会分层。而且,它为农业革命奠定了智力基础。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9-25 02: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