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寨卡病毒病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

已有 3478 次阅读 2017-1-21 16:50 |个人分类:思考中医|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专家共识, 中西医结合诊疗, 寨卡病毒病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

中华传染病杂志,2016,34(11:648-651.

寨卡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自限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叮咬传播,也有文献报道寨卡病毒可通过母婴传播、罕见性传播和血液传播。临床特征主要为皮疹、发热、关节痛或结膜炎,极少引起死亡。WHO认为,新生儿小头症、格林-巴利综合征与寨卡病毒感染有关[1]。古今文献中,没有寨卡病毒病病名的记载,根据其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将其归属为中医"瘟疫·疫疹"范畴[2]

本共识依照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寨卡病毒病诊疗方案》撰写,旨在遵从中医药治疗瘟病理论,发挥中医药治疗瘟病特点,使中西医优势互补,以期中医、西医临床医师参考使用。

一、病原学与流行病学

(一)病原学

寨卡病毒是一种蚊媒病毒,1947年首次在乌干达恒河猴中发现。该病毒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为单股正链RNA病毒,直径40~70 nm,有包膜,含10 794个核苷酸,编码3 419个氨基酸。根据基因序列分为非洲型和亚洲型,2016年在美洲流行的为亚洲型。

寨卡病毒的抵抗力不详,但黄病毒属的病毒一般不耐酸、不耐热。60 ℃ 30 min可灭活,70%乙醇、0.5%次氯酸钠、脂溶剂、过氧乙酸等消毒剂及紫外线照射均可灭活。

(二)流行病学

2016年2月1日,WHO宣布寨卡病毒所致的小头症和其他神经疾患聚集性病例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WHO、泛美卫生组织(PAHO)和全球60多个合作伙伴制订了寨卡应对战略计划,将进一步注重预防和管理寨卡病毒感染导致的医学并发症。自2007年至2016年10月26日,73个国家和地区有寨卡病毒感染病例,其中67个国家是在2015年后报道。2016年2月以来,有12个国家报告寨卡病毒的人际传播[4]

根据监测,我国与传播寨卡病毒有关的伊蚊种类主要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其中埃及伊蚊主要分布于海南省沿海市县及火山岩地区,广东省雷州半岛,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州、德宏州、临沧市,以及我国台湾省嘉义县以南及澎湖县部分地区;白纹伊蚊则广泛分布于北至沈阳、大连,经天水、陇南,至西藏墨脱一线及其东南侧大部分地区[5]

1.传染源:

主要为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感染寨卡病毒的非人灵长类动物。目前已经在患者血液、尿液、羊膜液、精液、唾液、脑脊液中发现寨卡病毒[678]

2.传播途径:

携带寨卡病毒的伊蚊叮咬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传播媒介主要为埃及伊蚊,白纹伊蚊、非洲伊蚊和黄头伊蚊也可能传播该病毒。亦可通过母婴(包括宫内和分娩时感染)、血源和性传播。

病毒血症持续时间一般在10天内。在感染者的唾液、尿液、精液中可检测到寨卡病毒RNA,且持续时间可长于病毒血症期,精液中寨卡病毒持续时间可达188天[9]。乳汁中可检测到寨卡病毒核酸,但尚无通过哺乳感染新生儿的报道。

3.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曾感染过寨卡病毒的人可对再次感染具有免疫力。

二、发病机制与病因病机

(一)发病机制

寨卡病毒发病机制尚未阐明。寨卡病毒通过伊蚊叮咬进入人体血液、体液,寨卡病毒感染眼睛可导致结膜炎,在其眼分泌物中可检测到寨卡病毒。寨卡病毒导致视通路神经元中的细胞死亡,从而导致眼部炎性反应和新生儿失明[7810111213]。受寨卡病毒影响最大的群体是孕妇,寨卡病毒感染孕妇后,在妊娠早期阶段,病毒通过胎盘,攻击胎儿神经祖细胞,减小脑容量,导致胎儿小头症[14]。动物实验显示,寨卡病毒能感染成年小鼠大脑前脑脑室下区和海马齿状回颗粒下层区的神经祖细胞,导致细胞死亡并减少新神经元的生成量,造成认知能力下降和神经类疾病,如格林-巴利综合征、抑郁症和阿尔茨海默病[1115]。目前发现寨卡病毒非结构蛋白1(NS1)的独特表面静电特性参与发病机制[16]

(二)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本病是由素体正气不足,外感疫毒乘虚而入,正邪相争而发病。病邪或由表而解,疾病痊愈;或由表入里,热郁气营,导致肝经毒热蕴结,孕妇则有热入血室,后期恢复可见气阴两伤。当外感疫毒,经皮侵袭,客于卫表,卫气被遏,则见恶寒、发热等;病毒蕴郁肌肤,不得外泄,薰蒸为患,则见肌肤疹点隐约;夹风邪,则见有皮肤瘙痒。疫毒内传,若迫及营血而发于肌肤,则疹点稠密,紫赤成片;毒热蕴结肝经,则见口干、目赤、头痛、尿黄等;病毒痹阻筋骨则,见关节疼痛等;毒犯肠胃,气机不畅,则见腹痛、恶心、腹泻。如热入血室,精血耗竭,致死胎或胎儿畸形。热毒引动肝风,则见痉厥、抽搐,甚至出现神昏、厥脱或内闭外脱之危候;病变后期,疫毒渐退,气阴两伤,则表现为乏力、汗出等[2]

三、临床表现

寨卡病毒病的潜伏期一般为3~12天。仅20%感染者出现症状,且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皮疹(多为斑丘疹)、发热(多为中低度发热),并可伴有非化脓性结膜炎、肌肉和关节痛、全身乏力和头痛,少数患者可出现腹痛、恶心、腹泻、黏膜溃疡、皮肤瘙痒等。症状持续2~7天缓解,预后良好,重症与死亡病例罕见。婴幼儿感染病例还可出现神经系统、视力和听力等改变。

孕妇感染寨卡病毒可导致胎盘功能不全、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死宫内和新生儿小头畸形等。

与寨卡病毒感染相关的格林-巴利综合征病例也在增加。

四、实验室检查

(一)一般检查

部分患者可有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减少。

(二)血清学检查

1.采用ELISA、免疫荧光法等对寨卡病毒IgM抗体进行检测。

2.采用空斑减少中和试验(PRNT)检测血液中寨卡病毒中和抗体。应尽量采集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开展检测。

3.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寨卡病毒抗原。

寨卡病毒抗体与同为黄病毒属的登革病毒、黄热病毒和西尼罗病毒抗体等有较强的交叉反应,易于产生假阳性,在诊断时应注意鉴别。

(三)病原学检查

1.采用荧光定量反转录(RT)-PCR检测血液、尿液、精液、唾液等标本中的寨卡病毒核酸。

2.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寨卡病毒抗原。

3.病毒分离培养,可将标本接种于蚊源细胞(C6/36)或哺乳动物细胞(Vero)等方法进行分离培养,也可使用乳鼠脑内接种进行病毒分离。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1]

(一)诊断依据

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

(二)病例定义

1.疑似病例:

符合流行病学史且有相应临床表现。

流行病学史:发病前14天内在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报告或流行地区旅行或居住;或接触过疑似、临床诊断或确诊的寨卡病毒病患者。

临床表现:难以用其他原因解释的发热、皮疹、关节痛或结膜炎等。

2.临床诊断病例:

疑似病例且寨卡病毒IgM抗体检测阳性,同时排除登革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等常见黄病毒属感染。

3.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经实验室检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寨卡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分离出寨卡病毒;恢复期血清寨卡病毒中和抗体阳转或者病毒载量较急性期呈4倍以上升高,同时排除登革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等其他常见黄病毒感染。

(三)鉴别诊断

1.与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进行鉴别诊断。

2.其他:如与微小病毒、风疹、麻疹、肠道病毒、立克次体病等相鉴别。

六、治疗

(一)西医治疗[117]

1.一般治疗:

寨卡病毒病通常症状较轻,无需特别处理,以对症治疗为主,加强营养支持。在排除登革热之前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治疗。

2.对症治疗:

①高热不退患者可服用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成人250~500 mg/次、每日3~4次;儿童10~15 mg/(kg·次),可间隔4~6小时1次,24小时内不超过4次。儿童应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以防并发Reye综合征。②伴有关节痛患者可使用布洛芬,成人200~400 mg/次,4~6小时1次,儿童5~10 mg/(kg·次),每日3次。③伴有结膜炎时可使用重组人α干扰素滴眼液,1~2滴/次,每日4次滴眼。

(二)中医治疗[2]

中医治疗需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根据病程、症状轻重、特殊人群的不同,给予中医辨证施治。

1.邪袭卫表证

症状:皮疹、发热、恶风寒、咽痛、肌肉骨节疼痛,或见肌肤疹点隐约,或头颈皮肤潮红、目赤多泪。可见舌边尖红,脉浮数。本证见于疾病初期或症状较轻者。

治则:清热解表。

方剂:银翘散加减。

药物: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淡豆豉、牛蒡子、桔梗、甘草、竹叶、板蓝根、葛根等。

加减:目赤者,加菊花、夏枯草;肌肤疹点显露者,加升麻、紫草;热甚者,加生石膏、知母。

中成药:可选用清热解表类中成药,如蓝芩口服液、疏风解毒胶囊等。

2.毒郁气营证

症状:高热,口渴,疹点稠密或紫赤成片,头痛,骨节疼痛。舌质红绛,脉数。本证见于重症者。

治则:解毒清营。

方剂:白虎汤合清营汤加减。

药物:生石膏、知母、生地、元参、丹参、麦冬、银花、连翘、丹皮、紫草、白茅根、青蒿、生石决明,甘草。

加减: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枳实;头痛甚者,加钩藤;关节疼痛重者,加松节、桑枝。

中成药:可选用清营透邪类中成药。

3.气阴两虚证

症状:热退,神疲,口干,少气,小便黄。可见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则:益气养阴。

方剂:生脉散加减。

药物:太子参、麦冬、五味子、北沙参、山药、淡竹叶、白茅根、麦芽。

加减:恢复期仍有低热不退者,加用青蒿、白茅根。

中成药:可选用益气养阴类中成药。

另外,孕感染病毒之邪的临床表现,目前尚缺少可参考的资料,建议按照中医热入血室证辩证,采用清营凉血,透邪外达,平肝息风法治疗。

(三)出院标准和隔离期限[1918]

1.出院标准:

综合评价住院患者病情转归情况以决定出院时间,建议出院时应符合以下条件:①体温正常,临床症状消失。②血液核酸连续检测2次阴性(间隔24小时以上);不具备核酸检测条件者,病程≥10天。

2.隔离期限:

患者及无症状感染者应当实施有效的防蚊隔离措施10天以上并避免蚊虫叮咬,以减少人-蚊-人之间的播散。4周内避免献血,6个月内如发生性行为应使用安全套或禁欲。

建议生活在已知发生寨卡病毒本地传播的地区或从这些地区返回且计划怀孕的夫妇在尝试受孕之前要采取安全性行为或者禁欲至少6个月,以确保可能存在的寨卡病毒感染得到清除;当男性伴侣带有症状(皮疹、发热、关节痛、肌肉痛或结膜炎)时要采取安全性行为或者禁欲至少6个月;从已知发生寨卡病毒传播的地区返回的孕妇性伴侣采取安全性行为做法或至少在整个孕期禁欲。

七、预防[51819]

目前尚无疫苗进行预防。卫生保健部门应加强宣教,告知患者及监护人有关寨卡病毒防治的知识。预防先天性寨卡病毒感染的方法是预防母亲感染寨卡病毒。预防包括青少年、儿童在内的所有人群寨卡病毒感染的方法主要是避免前往寨卡病毒流行区域,避免蚊虫叮咬。蚊虫可存在于室内或室外,伊蚊多数在白天叮咬人类,因此,应24小时预防蚊虫叮咬。预防蚊虫叮咬的措施如下:①使用空调或纱门纱窗;②穿长袖上衣和长裤(最好是浅色衣服);③使用驱蚊剂,驱蚊剂可涂于暴露在外的皮肤上或喷在衣物上,并应含有避蚊胺(DEET)或驱蚊酯(IR3535)或埃卡瑞丁(Picaridin)等驱虫剂,驱虫剂必须严格按照标签说明使用,孕妇可以安全使用上述驱虫剂;④在蚊帐内睡觉,尤其是在伊蚊最为活跃的白天;⑤查明并清除潜在的蚊子孳生场所,将水桶、花盆或者汽车轮胎等可能蓄水的容器实施排空、保持清洁或者加以覆盖。

参加本共识讨论和编写的专家人员名单(排名不分先后,按姓氏笔画排序)

马羽萍、王健、卢洪洲、邢练军、过建春、吕文良、朱翠云、李军、李芹、李秀惠、杨宏志、张国梁、张明香、陈晓蓉、季伟、钟森、聂广、贾建伟、夏瑾瑜、龚作炯、薛博瑜

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寨卡病毒病诊疗方案(2016年第2版)[EB/OL].(2016-03-17)[2016-10-31].http://www.nhfpc.gov.cn/yzygj/s3593g/201603/caf676bda9db4c94950126f9cb126b96.shtml.

[2]姜良铎,李秀惠.寨卡(Zika)病毒病中医认识初探 [J].环球中医药,2016,9(4):472-473.

[3]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 statement on the first meeting of theInternational Health Regulations (2005) (IHR 2005) Emergency Committee on Zika virus and observed increase inneurological disorders and neonatal malformations [EB/OL]. (2016-02-01)[2016-10-31] http://www.who.int/mediacentre/news/statements/2016/1st-emergency-committee-zika/en/.

[4]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Zika situation report[R/OL]. http://www.who.int/emergencies/zika-virus/situation-report/27-october-2016/en/.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寨卡病毒病防控方案(第二版)[EB/OL](2016-03-28)[2016-10-31].http://www.nhfpc.gov.cn/jkj/s3577/201604/d27c387de74a48668dc895371c97e523.shtml.

[6]BesnardM,LastereS,TeissierA,et al. Evidence of perinatal transmission of Zika virus, FrenchPolynesia,December 2013 and February 2014[J/OL]. EuroSurveill,2014,19(13):20751(2014-04-03)[2016-10-31].http://www.eurosurveillance.org/ViewArticle.aspx?ArticleId=20751.

[7]MinerJJ,SeneA,RichnerJM,et al. ZikaVirus Infection in Mice Causes Panuveitis with Shedding of Virus inTears [J]. CellRep,2016,16(12):3208-3218.

[8]SunJ,Wu,ZhongH,et al. Presenceof Zika Virus in Conjunctival Fluid [J]. JAMA Ophthalmol,2016Sep 15.[Epub ahead of print]DOI:10.1001/jamaophthalmol.2016.3417.

[9]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Prevention of sexual transmission of Zikavirus interim guidance(update 6 September 2016)[EB/OL]. http://www.who.int/csr/ resources/publications/zika/sexual-transmission-prevention/en/.

[10]AlthausCL,LowN. How Relevant Is Sexual Transmission of Zika Virus?[J/OL]PLoSMed,2016,13(10):e1002157(2016-10-25)[2016-10-31]. http://journals.plos. org/plosmedicine/article?id=10.1371/journal.pmed.1002157DOI:10.1371/journal.pmed.1002157.

[11]LazearHM,GoveroJ,SmithAM,et al. A mouse model of zika virus pathogenesis[J]. Cell Host Microbe,2016,19(5):720-730. DOI:10.1016/j.chom.2016.03.010.

[12]Ramos da SilvaS,GaoSJ. Zika virus update II: Recent development of anima lmodels-Proofs ofassociation with human pathogenesis[J]. J Med Virol,2016,88(10):1657-1658.

[13]XiaocongCao,YajuanLi,XiangyuJin,etal. Molecular mechanism of divalent-metal-induced activation of NS3helicase and insights into Zika virus inhibitor design [J/OL]. Nucl AcidsRes,(2016-10-19)[2016-10-31].http://nar.oxfordjournals. org/content/early/2016/10/19/nar. gkw941.full.DOI:10.1093/nar/gkw941.

[14]AdibiJJ,MarquesET,CartusA,etal. Teratogenic effects of the Zika virus and the role of theplacenta [J].Lancet,2016,387(10027):1587-1590. DOI:10.1016/S0140-6736(16)00650-4.

[15]TangH,HammackC,OgdenSC,etal. Zika virus infects human cortical neural progenitors and attenuates theirgrowth[J]. Cell Stem Cell,2016,18(5):587-590.

[16]XuX,SongH,QiJ,et al. Contribution of intertwined loop to membrane association revealed by Zikavirus full-length NS1structure[J].EMBO J,2016,35(20):2170-2178.

[17]钟渊斌,李小鹏,张伦理,等.中国大陆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的临床分析[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6,34(2):72-74.

[18]朱翠云,卢洪洲.加强我国寨卡病毒病等蚊媒传染病的预防控制[J].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6,9(2):104-108.DOI:10.3760/cma.j.issn.1674-2397.2016.02.002..

[19]张文宏.寨卡病毒病:一种被忽略的热带病再起时的诊治对策[J]. 中华传染病杂志,2016,34(2):65-68.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293-1029094.html

上一篇:人禽流感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
下一篇:中午,走走!
收藏 IP: 223.74.15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3 03: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