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芦苇:我国著名的风湿病学专家

已有 866 次阅读 2024-5-9 20:37 |个人分类:临床研习|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1. 蔡醒华(1916年~1997年),山东省邹平人,中国著名风湿病学家与临床老年病学家,解放军总医院教授。我国风湿病学奠基人之一。

1942年毕业于贵阳医学院。曾任贵州省立医院医师、贵阳医学院讲师。建国后,历任北京协和医院主治医师,解放军总医院、军医进修学院主治医师、普通内科主任、教授。1946年至1953年任淮南东方肿瘤医院内科主任,他和时任副院长的黄明洲一起奠定了淮南内科学发展的基础。蔡醒华后调往北京301医院(即解放军总医院)任大内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专家组组长。他在内科学方面有着极高的造诣,发表了多篇在国内具有较高影响的学术论文。

2. 张乃峥(1921年~2014年),河南安阳人,中国著名风湿免疫内科学家,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教授,我国风湿病学奠基人、中华风湿病学会创始人,中国风湿之父。中国风湿病学界素有“北张南陈”之称(北张指协和张乃峥、南陈指仁济陈顺乐)。

张乃峥1947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来协和,曾师从钟惠澜教授,五十年代主攻热带病研究,研究黑热病补体结合试验获得成果,“钟氏试验”名震天下。他首次将国外的风湿病学理论引入中国,并付诸临床实践。1959~1960年前苏联医学科学院风湿病研究所访问学者。上世纪60年代,开设了我国第一个风湿病专科门诊,建立了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重要手段之一即类风湿因子的测定。1979年开创国内第一个风湿病学专业。1985年创建中国风湿病学会。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脊柱关节病、系统性血管炎等各种风湿免疫疾病的诊疗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曾任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学会首届主任委员。

张乃峥教授的主要贡献是,在我国最早从疫区水中分离出钩端螺旋体病原体,1980年在北京协和医院领导创建了临床免疫及风湿病学专业组,现已发展成为我国临床免疫及风湿病学训练中心。合编有《内科学》等。发表著述218篇,被认为是我国风湿病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3. 陈顺乐(1932年~2021年),浙江宁波人,中国著名风湿免疫内科学家,上二医仁济医院教授,我国风湿病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中国狼疮之父。

1956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曾任上海市风湿病学研究所所长、上海市风湿病学临床医学中心主任。后西医学习中医。

他对于中国风湿病学界,特别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贡献卓越。曾主持开展了一系列中国风湿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骨关节炎、痛风,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开拓性地开展了包括自身抗原抗体、自身免疫风湿性疾病治疗策略以及风湿病相关基因的研究,有力推动了我国风湿病事业的发展。相关的课题曾多次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技进步和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陈顺乐教授历任亚太地区风湿病学会联盟主席(2000~2004年),中国风湿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副会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卫生部医学基金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华风湿病学杂志副主编,上海医学杂志常务副主编、上海免疫学杂志等编委。

陈顺乐教授2004年被美国风湿病学院授予“风湿病学大师”的荣誉称号,成为中国乃至亚洲首位该荣誉获得者。

这两位教授被称之为“北张南陈”。我当年的研究生开题报告是请陈顺乐教授来华山医院主持的。

4. 董怡(1932年~),女,出生于上海,中国著名风湿病学家,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教授。

1950年考入燕京大学家政系,1951年转入上海第一医学院,1956年毕业后分配至北京协和医院工作。1979年,在北京协和医院参与创建了中国第一个风湿免疫学组,后正式成科。1980~1981年受世界卫生组织派遣赴英国肯尼迪风湿病学研究所访问学习。1993~1997年任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

董怡教授从事临床免疫及风湿病的医疗、教学、研究工作数十年,她探索多种自身抗体的建立和临床应用,提高了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的早期诊断水平,是我国干燥综合征研究的开拓者和倡导者。1992~2000年任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第三、四届主任委员,1996~2000年任亚洲、太平洋地区国际风湿病学学会联盟(APLAR)副主席,1999年创建北京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并担任第一、二届主任委员。主编专著《干燥综合征》,曾任《中华风湿病学杂志》总编辑、顾问。

5. 施桂英(19?年~),中国著名风湿病学家,解放军总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1956年毕当于第一军医大学(现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毕业后配至301医院工作至今。曾任解放军专家组成员、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风湿病杂志副总编、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亚太风湿学会会员等职。

施桂英教授从事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40余年,医德高尚、技术优良、治学严谨,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临床工作经验,对各种关节炎(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其它结缔组织病的诊治经验丰富。

施凤英教授擅长于风湿疾病的诊治,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关节炎,皮肌炎,硬皮病,痛风,血管炎及干燥综合症等。

6. 余步云(19?年~),中国著名风湿病学家及心血管病学专家,中山医三院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中山三院风湿免疫科创始人,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专家,我国最早一批风湿免疫科创始人、广东省风湿病学会主要奠基人,中山大学首届“感动杏林”十大人物之一。

1951年,余步云考入岭南大学医学院(后合并为中山医学院)。1956年中山医学院毕业后分配至中山一院工作,期间被选拔为中山医学院首批内科硕士。

7. 顾越英(1940年~),女,江苏省武进县人,中国著名风湿病学家,上二医仁济医院内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64年毕业于南京医学院医疗系。现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风湿病学科主任。长期从事内科和风湿病学工作,特别对红斑狼疮等风湿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参与的科研课题“系统性红斑狼疮系列研究”,1994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年又获国家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可抽提核抗原(ENA)多肽抗体谱检测新技术”,1998年获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担任中华医学会上海风湿病学会副主任委员。参与编写《内科理论与实践》《医学营养学》等专著。发表论文有“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免疫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应用大剂量激素治疗系统性硬皮病心包炎”等数十篇。

8. 唐福林(19?年~),中国著名风湿病学家,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北京协和医院有杰出贡献的教授之一,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风湿免疫病自身抗体及其发病机理的研究。内科临床工作40余年,着重于风湿免疫的临床30余年。

1968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医疗系。1981年10月,获中国医学科学院研究生院内科学硕士学位,师从张乃峥教授;同年,分配在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工作,先后任北京协和医院内科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1984年8月~1986年12月,在美国加州Scripps Clinic自身免疫病研究中心学习体液免疫;1991年11月~1992年7月,在美国洛杉矶南加州大学医学院进修细胞免疫学;回国后主要从事风湿免疫病自身抗体及其发病机理的研究。

曾任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第五届主任委员,中华风湿病学杂志副总编,中华医学杂志常务编委。擅长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硬皮病,皮肌炎,多发性肌炎,干燥综合症,白塞病,血管炎,风湿性多肌痛,成人斯蒂尔病,抗磷脂综合症,银屑病关节炎,韦格纳肉芽肿,痛风,复发性多软骨炎等。

9. 王元(1950年~),女,中国著名风湿病学家,上二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1976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儿科系;79年8月毕业于该校试点研究生班免疫生化专业。1987年曾赴澳大利亚悉尼皇家北岸医院风湿科访问进修一年。

多年来从事风湿性疾病的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临床方面,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硬化症、混合性结缔组织疾病、多肌炎、皮肌炎、多种系统性血管炎、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以及痛风等风湿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自己的深切体会和见解。在科研方面,多年来致力于自身抗核抗体研究及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理及其诊治的研究。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上海市科委及浦东新区等科学基金的资助。曾多次获得国家教委、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卫生局科技进步二等奖。她注重年轻医生的培养,培养研究生多名,毕业四名。每年带教住院医师和进修医生十余人。

10. 栗占国(1956年~),中国著名风湿病学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毕业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医学院,回国后担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临床免疫中心/风湿免疫科主任,风湿免疫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医学部风湿免疫学系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73首席科学家,CMB杰出教授及吴杨奖获得者。

亚太风湿病联盟(APLAR)主席,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前任主委,中国免疫学会临床免疫分会主任委员,《Clinical Rheumatology》和《Int J Rheumatic Diseases》副主编,《中华风湿病学杂志》总编,《医学参考报(风湿免疫专刊)》主编,《Nature Reviews Rheumatology》《Rheumatology》《Current Opinion Rheumatology》《Ann Rheum Dis》《Clin Exp Rheumatology》《中华内科杂志》及《中华医学杂志》等杂志的编委。《Nat Rev Rheum》中文版主编。《Lupus》及《J Rheumatology》等十几种中英文杂志审稿人。 

已在《Immunity》、《Ann Intern Med》、《Ann Rheum Dis》、《Arthritis Rheum》《Autoimmunity》等杂志上发表论文400余篇。主编、主译《类风湿关节炎》《凯利风湿病学》及《风湿免疫病学高级教程》等风湿病学专著9部,参编23部。

2005年被批准为教育部重点学科,2009年成为国家973计划首席单位,2011年成为教育部创新团队,2012年被批准为北京市风湿病重点实验室,2013年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在过去的十多年的时间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从名不见经传,到站在国际前沿,经历了快速跨越式发展的历程。这些令人瞩目的成绩与学科带头人栗占国教授密不可分。  

对一个学科,从一个高度到另一个高度可以借“势”;但若白手起家,靠自己、靠努力,同样可以走到令人羡慕的高度。  

被问及这些年来学科发展的思路,栗占国教授这样说:临床是根本,教学是基础,科研是动力。临床与科研如同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应螺旋上升、齐头并进、相辅相成。

11. 杨岫岩(19?年~),中国著名风湿病学家,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内科主任医师、博士导师。

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风湿免疫病专科工作10多年,对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经典的风湿免疫性疾病力求最合理最恰当的治疗方法。对疑难风湿免疫病,非感染性非肿瘤性炎症和长期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治有丰富的经验。在国际和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百篇。

12. 赵岩(19?年~),主任医师、教授,科副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

1989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医科大学,1996年获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临床免疫和风湿病学博士学位。1996年~1999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和洛山矶分校医学院临床免疫专业进行博士后研究。1989年起在北京协和医院工作至今。

13. 黄烽(1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科室主任,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副会长,解放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免疫学专业委员会、北京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和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常委兼秘书长、国际强直性脊柱炎协会常务理事、中华风湿病学杂志副总编、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副主编。

14. 邹和建(19?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风湿科、职业病科学科带头人。

1987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1992年获该校博士学位。曾任复旦大学风湿、免疫、过敏性疾病研究中心主任,华山医院分子与转化医学研究所所长,华山医院伦理委员会主席。

15. 姜林娣(19?年~),女,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风湿免疫科教授、科主任、博士生导师。

1997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曾任上海中山医院内科基地教学主任、中国医师学会风湿病学会常委、上海市医学会风湿病学分候任主任委员(血管炎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学会免疫吸附分会常务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风湿免疫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痛风学组副组长、血管炎学组副组长)丶中国康复医学会骨与关节及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复旦大学循证医学中心专家组成员、复旦大学风湿免疫过敏中心副主任。2019年荣获中国医师协会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优秀带教老师”。

研究方向:大动脉炎、ANCA相关性血管炎、痛风、IgG4-RD。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293-1433402.html

上一篇:脉压差减小是怎么回事,如何防治?
下一篇:[转载]董顺珍:浅析王充《论衡·问孔篇》的批判性思维
收藏 IP: 223.74.106.*| 热度|

6 尤明庆 农绍庄 王安良 郑永军 宁利中 汪运山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16: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