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oHaife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aoHaifei

博文

铜版上的雕刻 精选

已有 7928 次阅读 2014-10-31 12:40 |个人分类:随想|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铜版上的雕刻

鲍海飞 2014-10-31

 

早晨的小雨,噼噼啪啪地打在伞上,伞下的我,忽然心中一动,似乎领悟了铜版画。

前些日子,陪女儿上作文辅导课的时候,我闲着无事就到附近的徐汇区艺术馆去转转,恰好那里正有展出,我于是进去看看。发现里面正在进行着铜版画的展览。从来没有看过铜版画,我便饶有兴致地看了起来。可是看完了底楼一圈的展示,我有些失望了。真的,这哪里是画啊!太抽象了!既然是画,怎么得让人看明白吧!或许,看懂的就不是艺术,而看不懂的才是艺术。后来,举足上到二楼,这下我高兴了,那些挂在墙上的画作我都能看明白了,无论是山水还是人物,的确不同凡响。接着我又产生了疑问,既然是铜版画,那铜版又在哪里啊?然而还有一个问题也在我脑子里面萦绕。铜版画到底有什么出奇的、有什么神秘的,为何要费那么大的力气在一块铜板(版)上雕刻?在纸上涂涂抹抹不就行了吗?

  进门的时候,看到了介绍,原来是几位中国画家的铜版画作,展览的主题是《异自本相—第三届上海铜版画展暨意大利佩鲁贾美术学院邀请展》,已于今年7月到意大利佩鲁贾美术学院展出的。前言介绍描述:铜版画的艺术特征为:精致、细腻、丰富、质感厚重、并具有优雅高贵的品质。然后介绍了制造铜版画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金属板(铜、锌)、雕刻针具、刀具、刮刀、刮勺、酸类腐蚀液、专用油墨、印刷用纸、铜版画印刷机;以及工艺技术:什么干刻法、雕凹线推刀法、刮摩法、硝酸线腐蚀法、松香飞尘腐蚀法、软蜡腐蚀法、凹凸浮雕法、一版多色法、以及综合技法等。看到这儿,或许大家明白了我的疑问,这是在做画吗?简直就像一个金属加工厂!要切、要割、要摩、要抛、连酸性腐蚀液都用上了!做一幅画如此之周折,其困难可见一番,其用心不可谓不苦。

 

原来,铜版画始于十五世纪欧洲,自发明雕版以来,到如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法国是当时欧洲复制版画的中心,许多雕版师都云集在巴黎。铜版画是版画的一种,有蚀刻版画、铜刻版画等多种叫法。它是指在金属版,如铜上,用腐蚀液腐蚀或直接用针或刀刻制而成的凹版。前言介绍说铜版画艺术典雅、庄重,在国际上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名贵的艺术画种。是啊,在金属上费尽心机的雕刻,怎么能不是名贵的画啊!介绍中还谈及了历史上擅长铜版画的大师,如德国的丢勒、荷兰的伦勃朗,西班牙的戈雅,法国印象派的马奈、莫奈等,直至现代的毕加索、马蒂斯诸大师等都留下了许多精美的铜版画作品。

 

看到了铜版画,就不由得让我想到了中国的活字印刷及其相关技术。早在唐初就有了雕版印刷,北宋年间,毕升(970-1051)开始了泥活字术。北宋时期已经采用铜版活字印钞票应早于金朝。有人考证:木活字、泥活字等非金属活字发明于北宋,锡活字、铜活字等金属活字亦发明于北宋,这时的宋朝就已经盛产铜了。金代在1154年就有铜活字。在此后的数百年间,以木、泥、锡、铜所造的活字,一直被前后交替地使用。用锡做的活字,不易浸润墨水,印刷很困难而难于推广;而单纯的铜韧性好,但是硬度不高,所以一般添加锡或者锌。公元15、16世纪之际,铜活字流行于江苏无锡、苏州、南京一带;铜活字印刷在清代进入新的高潮;而上海博物馆藏有1215年金代“贞佑宝卷”五贯八十足陌铜版。明清两代还有铅活字的记载等,而在更早时期,如战国时期燕国(今河北易县)发现铜印玺,汉朝时就有铜印等等。雕刻的历史由来已久,在很多故事书中,我们会看到虎符、国玺、金镶玉等,这也会让人联想到秦朝时,魏国的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一个小小的虎符却由此挽救了一城、一国之人。这些雕刻的符号除了表示记录等之外,更代表了一种神圣的王权。历史记载:1448年,德国金匠古登堡发明了包括印刷机、油墨、金属活字在内的一套印刷术。我想欧洲的铜版画技术应该是受到了我们古代雕刻等技术的启发,从而才有了这样一套雕版技术。最初,那些被雕刻(熔炼)的铜字、或者被废弃的铜模具,在一些独具慧眼和匠心的大师眼里,那些凸凹不平的纹理、符号、图像就变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于是潜心研究,依据那金属的晶向、纹理和特性,于是创造出又一个美丽的世界。

同水墨和釉彩相比,铜版上的雕刻更要费尽心机。不仅体劳,更有心劳。其制造的复杂程度、工序难以想象。铜版画技艺更需要对金属及相关材料科学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从而才能有所发现及创造,向不可能挑战。

 

人们在木头上雕刻、在石头上雕刻,在大山上雕刻,如,我们的乐山大佛,美国的总统山。人们在鸡蛋上雕刻、在一个小核桃上雕刻,还有《神雕侠侣》中,小龙女在蜜蜂的翅膀上的雕刻“我在绝,情谷底”。铜版上的雕刻,是通过腐蚀或者雕刻的技术,在铜版的表面形成凹槽轮廓,再布以油墨涂料,然后印刷于纸上的技术。所有的雕刻,都是一种美和智慧的展现。而如今,人类的雕刻技术在不断创新,不只是知识的传播和艺术的欣赏,在其它领域也开始了新的探索和应用。比如微纳米尺度材料的腐蚀技术,如利用氧化、光刻和腐蚀等技术对硅的加工等,从而加工制造出了微纳米尺度的各种各样的传感器等,这样制造的传感器质量非常小、性能又非常优异,功耗非常小,适合与集成,还可以同时大批量制造具有相同性能的传感器,从而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微纳尺度的科学世界---微纳机电系统。

 

雕刻,是人的一种信念、能力和耐力的体现,是一种对技艺和科学的追求,是一种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更是对美和想象力的挑战和追求。

 

我们的人生不也是一样,在面对困难时,有的人,退缩了,有的人,则昂首挺胸,不屈不挠。“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那是对境界的追求,那是一种对信仰的追求。无论是纸张、泥土、还是石头、铜版,那每一个雕刻,那哪里是一幅幅的简单画作啊,那分明是一个个巨人所投下创造的身影!比的是什么?比的是一种执着、耐力和韧性,比的是一种魄力、干劲和厚重。

那些在我头脑里萦绕的问题都不见了。我明白了铜板画,为了探索,为了记录,为了创造,为了留下人类的印迹,为了有不同的表现力和创造力。铜版雕刻!

 

如果说欧洲的铜版画受到我们活字印刷术以及雕版艺术的启发,那么他们的铜版画技术则是极大的一次飞跃和拓展,从方寸之地拓展到了更大的尺度上。不仅是尺度的变化,更是视觉的变化,其中包含了技术的拓展、跃迁和升华,更包含了艺术的飞跃。因此,这不仅仅是尺度的延伸、文字的延伸,更是视觉的延伸,更是思维、智慧、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延伸。没有拘泥于方寸之间,而是大刀阔斧地又开拓了一片艺术的天地。

和科学研究一样,思想再向前一步,眼界再高一点,境界也许就不同了。创造就是在向前一小步一小步地走。思无止境,艺无止境,创造无止境。

想起了我们古老的名言: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又,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每一个雕刻,都留下了人类的文明与印迹!这每一个雕刻,都展示了人类的智慧和力量。

 

前言介绍中还说:“相由心生”是中国的一句俗,是指人的相貌的变化是根据人心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可以说铜版画的“相”,即它的本相也是随着它核心的变化而生出不同的异象。独特的材料与技术是构成了铜版画“相”的核心内容,而使“相”产生变异的更为重要的核心因素便是人的内心,即艺术家内心的精神世界。

异自本相,是说来源于表象,因内心的悠远和鸣唱而流露于画端之外,故又超越本相。

 

美,在关注和发现者的眼睛里;创新,在勇敢和智慧者的头脑里。

雕刻,创造的过程。

去雕刻吧!雕刻出属于你自己的版画世界。

 

下面是摄于展馆中的一些铜版画作品,略加修饰于此。  

波尔多海边的树林       Saint Emilion,圣艾米隆的小城(法国波尔多附近)

《波尔多海边的树林》,在纵横交错的丛林中,透过层林,依稀看见绿油油的草地和草地边的大海。《圣艾米隆的小城》,那错落有致的房子,黄白兰相间的颜色,那屋脊、墙面和窗户清晰可见。远处就应该是奔流的河水了,仿佛能听见大海的涛声。是否嗅到了波尔多的葡萄酒?

一阵风吹过之后

《一阵风吹过之后》,歪斜的自行车倒在路上,那轮辐依稀可见。风还在吹着,车轮还在旋转。

 

公园

  《公园》里,仿佛回到了江南水乡,看见了苏州园林,还有那迷人的白墙黑瓦。门连着过道走廊,走廊的另一头又连接着另一个门,门还向内伸展。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8905-840036.html

上一篇:独孤求败的中村修二
下一篇:挥之不去的心痛
收藏 IP: 202.127.23.*| 热度|

24 庄世宇 李笑月 罗德海 武夷山 徐晓 陈小润 姚小鸥 陈楷翰 冯大诚 李颖业 曹聪 姜虹 应行仁 钟炳 孟津 任利敏 李学宽 陆俊茜 赵美娣 陈湘明 biofans shenlu taoshl eastHL2008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23: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