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庆炳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ongqb 我的博客将登载一些随笔、散文和短论,也会刊登一些照片。

博文

记“徽州第一宅” 精选

已有 15657 次阅读 2012-5-19 13:19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徽州

记“徽州第一宅”

   

从障山峡谷回来,午饭后,即到绩溪龙川镇。虽略带疲倦,还是参观了所谓的“徽州第一宅”,明代胡宗宪留下的大宅第。

胡宗宪是明嘉靖年间兵部尚书,其职务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他号梅林,是抗倭名将。在他担任官员期间,倭寇屡屡骚扰我东南沿海一带,胡宗宪带领徐渭、文徵明和戚继光等抵抗倭寇的侵扰,平息倭患。他的著作《筹海图编》十三卷,是一部了不起的作品,正是这部书第一次将钓鱼岛划归中国版图。凭着这一条,历史就永远会记住他。

胡宗宪的宅第在全徽州,无论其面积的阔大,还是建筑的讲究,都是第一的。如今留下经过修缮的只是半个宅第而已。此宅第现今由私人买去,经过修缮,对外开放,参观是要买门票的。宅第的所有者,为推销生意,把胡宗宪的宅第归纳为几个特色。我不想重复它,只凭我参观的印象做一描述。

无论你是站在远处瞭望,还是进入到宅第里面去细看,它的古老是无需怀疑的。那蓝天下的白墙黑瓦,那高高翘起的马头房檐,那屋与屋之间的庭院不时显露出的树木根,那房屋厅堂的错落有致的结构,那处处都有的陈旧的匾额楹联,那被岁月的风雨损坏的木雕和砖雕,……所有这一切说明它的确是有五百年历史的古旧宅第。古老、古朴、古旧而真实,是这个大宅第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据说,解放后,这个宅第分给一百多家农民住,我家分到一个厅堂,你家也分到一座小楼,他家则分到几间旧屋。但大家并没有在自家所住的范围里设置障碍,整个宅第那么大,房屋那么多,可都还是相通的,邻居之间亲密得很,每天都可以相互走动,聊天游戏甚为方便。我能想象他们平日在这个大宅院生活的情景。凡是房子,只要有人居住,就会不断维修,因此再陈旧,也不会倒塌。这是大家都知道的。直到前几年,大家开始富裕了,一家又一家搬出去住新楼,这才被有眼力的商人买去,重新装修,恢复了宅第旧日的真实的面貌,开辟为一个明清古民居观光景点。

我们走进宅第后,没有走进宫殿或庙宇的感觉,什么中轴线,什么二进,三进,统统都没有。你从踏入院门就会觉得走进一个迷宫。看完一个厅堂过后,必定会转弯,或通过幽深的走廊,或经过一个精致的小院,或经过几间相连的小屋,或绕过池水假山,再进入另一个厅堂。厅堂似是结构的基本单位。我们不知走过多少厅堂。这些厅堂一般都是祠堂的布局,匾额楹联是不必说,就是那四方桌子、八仙椅子以及它们的位置都相差不多。不过厅堂有大小不同,其用途也就各异。譬如这“从善堂”,就是当年胡宗宪接待高官和贵客之所。匾额“从善堂”三个字写得遒劲流畅,那对联“名世应五百载,善本有十三行”,是说祖宗传世已有五百年了,家族荣耀也有十三代了。作为尚书府核心建筑,从各个方面都十分讲究,厅堂采用所谓的“六部通转楼”结构,特别是那些木雕精美至极,在厅堂内如仔细看,可以找到九头狮子的雕刻,象征九世同堂,此外书画中有“四爱图”(兰、菊、莲、梅鹤),有《诗经》篇章,还有还摆有博古架(放艺术品的架子)。木雕中尤其以文武窗的栏板雕刻最为精美。上堂比下堂略宽,下堂比上堂略深,上下堂之间是天井,如果我们从上堂往门口看,就像一个“昌”字,其寓意是“家道昌隆”。几乎每一个厅堂摆设和布局都有变化。

厅堂之间的过道,往往布置成小花园。有拱形的门,有月形的门,院子种有各类花草树木,红红绿绿苑中花,自然与人工合二为一,别有情趣。

特别要写的是,整个宅院就是一个小社会,社会中有的,这里都有。衣食住行相关的设施且不必说,就是土地庙这种一村一处的景点,宅第内也有。此外,他们根本不耕作,却要在宅第内设一个放各式农具的场所,可能是为了表达他们珍惜农耕的意思吧。药铺一般宅第也是没有的,但胡宗宪家却有一个专门让人抓药的地方。绣花楼,这是古代仕宦人家家家有的,并不稀奇,但胡的宅第内却有一个“天象鼓”。所谓“天象鼓”是预报天气的,鼓为白色则是晴天,鼓为灰色则是阴天,略呈黑色则预示要下雨,黑色浓且有水痕,则预报要下大雨、暴雨了。

特别一提的是胡宗宪家设一个思过斋,内面仅放了点工艺品和书。胡宗宪一生四次回老家,其中就有被贬而回家。于是胡宗宪就给自己盖了思过斋,静静地在这个悔过,思过,这看起来有点装模作样,但要是我们现在的官员在家中也能辟一间房屋为思过斋,不亦很相宜吗?胡宗宪宅第给我的第二印象是宏大宽阔、设置包罗万象,建筑采用传统园林样式,自然与人工结合,雅致而优美。

从艺术的角度去玩赏,则胡的宅第内有许多精致的木雕和砖雕,各类传统的题材,应有尽有,人物故事类,动物类,植物类,博古类,装饰图案类,散落在院宅各处。尤其是在厅堂的板壁上,这些类型的木雕就更多。而在露天的院子里,则多砖雕。这些木雕按照主人的意思,安置在各处,具有吉祥的文化意涵。就做法看,也相当精致。若是有时间,慢慢地欣赏,那会是一种享受。所以胡家宅第留给我的第三印象就是这些木雕、砖雕很有艺术价值,值得细心保护。

从胡宗宪的宅第出来,我想:明清古建筑在南方各地都有。我参观过各地的明清古建筑也不少了,黄山脚下的西递、宏村明清古民居群,福建的土楼、培田明清古名居,浙江金华一处古民居,都去看过,虽各地特色不同,但差不多是一个村子一个村子地保存。像胡宗宪家这样的比一个村子还大的巨型宅第整体保存下来,则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也许就是它的最大特色和价值了。因此,人们称此宅第为“徽州第一宅”也许是有根据的。

2012-5-19

 

胡宗宪宅第全貌

进入宅第后的第一个小院子

院子种石头砌的地板

月门内外

贝壳镶制的对联和画

宅第中的徽戏台

自然花木

古树根须到处爬

从绣楼看宅第建筑

这就是绣楼了

砖雕艺术

木雕

木雕

从善堂的上堂

砖雕艺术十分精细

木雕

余庆堂景色

放农具的处所

 

童蒙馆

院中红叶

胡宗宪画像

补充:天象鼓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7237-572714.html

上一篇:赖丹老师留给我的“文学诱惑”
下一篇:杜甫的家在“福州”吗?其幼子饿死于“鄜州”吗?
收藏 IP: 114.255.218.*| 热度|

29 刘伟锋 张玉秀 曹聪 李学宽 高建国 鲍睿 杨立泉 边一 林涛 蒋迅 程和平 王茂斌 丁邦平 王守业 胡方云 王伟 梁建华 柏舟 苏德辰 肖明华 朱晓刚 fumingxu anonymity NewScientist kencqpoll chengdong0421 crossludo mntlh huangsha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21: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