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庆炳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ongqb 我的博客将登载一些随笔、散文和短论,也会刊登一些照片。

博文

无知是无价之宝 精选

已有 16823 次阅读 2012-8-9 21:36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无知是一种无价之宝

人们总觉得有知识是一种财富,却从来没有想过“无知”更是无价之宝。此话怎么讲?是谁提出此论?是法国人瓦莱里(1871-1945)。瓦莱里是何许人?瓦莱里法国诗人,但他同时又是思想家。他最早是攻读法律的,却爱好诗和建筑。他认为诗与建筑是有关联的。他的著作很多,比较重要的有《札记集》、《达·芬奇方法引论》 (1895)、《与台斯特先生促膝夜谈》(1896)。但真正使他成名的是1917年发表的一首长诗----《年轻的命运女神》。而《幻美集》(1922),更是他的里程碑式的作品,里面有一首《海滨墓园》受到许多的热捧。诗人在这首诗中沉思有关存在与幻灭、生与死的问题,既富有哲理,又诗意盎然。1925年他当选为法兰西院士。当时的欧洲上流社会的风尚之一,流行将瓦莱里的作品置案头为荣。他逝世时,法国为他举行国葬。

好了,现在就让我们先来要看看法国诗人瓦莱里是怎样提出“无知是一种无价之宝”这个问题的。瓦莱里在《人与贝壳》一文中说:“无知是一种无价之宝,人们本应珍惜它的一点一滴。然而绝大多数人却将它任意抛撒。有的人通过学习破坏了它,有的人由于不知如何利用它而任意荒废。这真是天大的错误,我们正应该在那些自认为最了解的领域内探索自己的无知。只要你随意翻阅一部字典或编撰一部辞书,便会发现每一个字都遮掩着一个无底洞。你把问题投进洞去,充其量也只能激起一阵回声。”(《当代美学》,P346,光明出版社,1986)这是一段极富启发性的话。我们可以从几个层次来理解。

首先,瓦莱里认为无知不是可耻的,相反是无价之宝,为什么“无知”是无价之宝呢?很显然,人必须知道自己的无知,才会有动力去学习知识,以便使自己在某个方面具有知识,变无知为有知。例如汉代有所谓今文经学学和古文经学之学的区别,究竟是怎么回事?一般的说法,秦始皇焚书坑儒,经书多被烧毁,只有“易经”保留下来,所以到汉代,特别到了董仲舒“独尊儒术”后,总能从一些书读经书的人的回忆中,口耳相传下来儒家的经典,这“口传”派被称为“今文经学”;但后来从孔子和其弟子的宅屋中的壁上或从地下的挖掘中,发现了一些经书,这“挖掘”派被称为“古文经学”。这些知识的获得是以无知为前提的。因为不知、无知,我们就必须去学习。从这个意义上,“无知”的确是促成有知的力量。

 

其次,瓦莱里又认为“有的人通过学习破坏了它”,即破坏“无知”作为无价之宝的存在。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有的人,知道自己无知,于是开始去学习,想变无知为有知,但却采取好读书不求甚解的态度。结果是“有知”了,但这知识不是完全正确的,或只知道一点皮毛。这样的“有知”还不如“无知”。因为你不是真正的“知”,不过是一知半解,自己的头脑被这一知半解的知识充塞着,形成了偏见,这种“知”真的不如“无知”。所以瓦莱里说有的人那里,通过学习,反而把“无知”给破坏了。例如现在研究“国学”的人,对什么是“国学”,理解有很大差距,很少相同。所以搞了“国学”的行家,未必就是真行家。

 

其三,是说“无知”就是要知道事物的复杂性、广延性、矛盾性、变化性等,所以瓦莱里说,辞书中“每一个字都掩盖着一个无底洞”。事物总是在变化中生存,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着,每一个词语和事物都在历史的长河中变化无穷,因此我们要知道自己总是处于“无知”状态。前一刻,你对某事物的理解是正确的;后一刻,事物变化了。已经不是或不完全是你前一刻所认知的那个样子。真理变谬误,谬误变真理的情况,就是这样发生的。的确“每一个字”,每一种事物,都是“无底洞”,因为永远是没有永远的,一切都在变化着。所以人要有自知之明。“改革”这个词的意义,谁能说得清楚呢,我和我家乡镇长的理解,对于“改革”的理解就完全不同,我说家乡说一个山区,改革要以保护、保持和保守为主,他说改革就要有开发区,要办工厂,搞政绩,是谁说得对,只有等实践来检验了。

我们要永远珍惜“无知”!“无知”的确是无价之宝!(2012-8-9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7237-600647.html

上一篇:梁思成是不是日本奈良和京都的拯救者?
下一篇:泰山的云雾
收藏 IP: 210.31.76.*| 热度|

21 张文增 呼延雪莹 曹建军 茹永新 武夷山 王芳 刘瑞亭 杨正瓴 曹裕波 吉宗祥 徐长庆 肖明华 梁进 卢江 魏玉保 王元 高绪仁 许培扬 李宇斌 ahmen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01: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