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明庆
夷尺17.6 cm:挑选的证据与可信的结论
2025-11-1 21:43
阅读:681

“器物自有尺度,考古当用古尺”,至今未得到考古专家的采信,原因不明。或许与“专家所见史前器物不符合尺度”有关拙见部分器物古人制作时有尺寸考虑,但肯定有误差;实际尺寸总在设计值附近,少数可以非常精确,出现几率远高于均匀分布”。这就是说,倘若没有尺寸设计,这“少数几件器物”难以出现。当然,器物精美方能尺寸严谨。

四年半前笔者从陶器确定夷尺17.6 cm 颇不容易,故而借机再说两句。

 

1    前篇博文从“大汶口——新石器时代墓葬发掘报告. 文物出版社, 1974”选取材料,说明陶鼎和陶豆以夷尺17.6 cm 设计。可用的材料当然很多。遗址出土宽肩壶36 件,报告图57、58具体介绍11 件,其中残器三件,未介绍的器物想来品相稍欠。 R3.jpg

图58 No.1是 M126:99 高35.1、口径21 cm,No.4 是M125:11 高33.5、盖径12.3 cm。四个数据想来都精确到 mm,为夷尺17.6 cm的二尺欠1.0 mm、一尺二寸 欠1.2 mm和一尺九寸过0.6 mm和七寸欠0.2 mm。考虑到原始数据的精度,最大偏差可达1.7 mm 也就是一分。随意画条直线,长为整寸偏差± 1分的几率为1/5,同时画两条直线皆如此的几率是1/25。若说八件宽肩壶中有两件巧合,那是不容易的。

小概率事件也是会发生的,巧合并不能断然否决。不过,M126:99口径一尺二寸、高二尺(下左),照片和线条图上可测算颈部高五寸、外径九寸,肩高二寸半而肩径一尺五寸。肩径以及颈部距底部一尺五寸,都是准确呢。陶壶有尺寸设计,尺寸偏差大小不等,精美器物多尺寸严谨。 

R4.jpg

M125:11的“高33.5 、盖径12.3 厘米,平顶筒形盖、扣合严密、素面磨光”,不知是器高还是盖高。暂依图注比例约1/6 理解为器高一尺九寸过0.6 mm,在线条图上叠加网格。仅从纵向即可判断陶壶有尺寸设计。通盖高二尺,合乎情理。 

R6.jpg

罐M10:31 仅有高33.3 cm 一个数据,依据线条图比例为通盖高,一尺九寸欠1.4 mm,所欠为盖与罐口的细微重叠:盖高六寸、罐高一尺三寸都是准确。

  

2   尺度确定之后就可以用于器物的断代。发掘报告介绍遗址附近的采集器物, 列为新石器时代的部分器物适用夏尺15.8 cm而该入龙山时代。

采集的工具八件,六件符合夏尺。石斧(采3)上半已残,宽10.3 cm 六寸半过0.3 mm;石磨盘的数据想已圆整,长40 cm 二尺五寸过 5 mm,宽27 cm 一尺七寸过1.4 mm;四不像鹿角制成的鹤嘴锄,通长52.2 cm ,三尺三寸过0.6 mm盘状石器径9.5 cm ,六寸过0.2 mm;陶饼径10.3 cm,六寸半过0.3 mm;网坠长3.2 cm,二寸过0.4 mm。

石器可能随料制作,刃口磨损乃至重新打琢,石斧(采10)长12.3 cm 为7.72 寸、石刀长14.7 cm 为9.30 寸,不必在意

R0.jpg

R1.jpg

陶器总计六件,皆有高和口径两个数据(上),器形完整,只是没有线条图。

 R2.jpg

依照夏尺15.8 cm,六件器物的高和口径的尺寸如下,器物以半寸为单位设计,偏差在0.8 mm以内9个最大偏差2.2 mm。

R5.jpg

随意画条直线,整寸或半寸偏差半分(0.8 mm)之内的几率是1/10 和1/5,现在12个数据已有4个和9个,且不说测量数据的精度。彩陶折腹鼎口径七寸,从照片判断腹外径一尺;单把杯高八寸半、口径五寸(照片有视错觉), 可测算腹径三寸、底径四寸以及把高二寸。

注:彩陶碗形鼎高14.0、口径16.6 cm 也可用夷尺测算:高八寸欠0.8 mm,口径九寸半欠1.2 mm;实际测量鼎盆尺寸,或可做出选择,暂认为其适用夷尺属于“巧合”

采集有龙山文化时期陶片以及商代四件陶器,后者皆有照片以及口径和通高数据。不过,夏尺15.8 cm与商尺19.7 cm有8:10 的关系,需要更多的测量数据予以判断。 

 

3    黄河右岸使用夏尺15.8 cm,左岸使用商尺19.7 cm,政权属性不同。或许夏商早就在黄河两岸共存,而黄河淤积、迁徙频繁。东夷地处海岱地域,与南夏和北商有着交流和争斗。

王芬, 宋艳波. 济南市章丘区焦家遗址2016~2017年大型墓葬发掘简报. 考古, 2019,(12):20-48

济南焦家遗址发掘墓葬215座,其中棺椁俱全的大型墓葬20多座,南区墓葬保存完好,而北区五座大墓全部被毁:墓主周围的玉器几乎不存,扰坑填土中留有一些小件玉器,墓室二层台上器物保存完好,只是对人骨进行扰动的毁墓。简报介绍南区M57、M55 和北区M17,分别适用夷尺17.6 cm和商尺19.7 cm;而人骨碳十四测年经树轮校正,保存完好的M55为公元前2821~前2632年,而被毁的M17为公元前2631~前2474年。 

笔者的认识是,距今4600 年前济南地域使用夷尺17.6 cm,距今4500 年左右使用商尺19.7 cm;其后龙山文化使用夏尺15.8 cm。毁墓者是夏族么?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尤明庆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5648-1508423.html?mobile=1

收藏

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14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2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