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明庆
刖人它盘和四鸟方鼎适用华尺18.5 cm
2025-5-24 10:59
阅读:247

周尺21.5 cm 完全没有疑问;如果器物准确适用其他尺度,就不能断为西周。同时出土的器物可能年代不同。 

1    陕西扶风县庄白村 1976年12月出土窖藏青铜器103件,史墙盘有铭文284字,通高16.2、口径47.3、深8.6 cm[1],以周尺21.5 cm 测算七寸半过0.7 mm、二尺二寸、四寸;图上测算,口内径二尺一寸、圈足底径一尺六寸,盘口高六寸、圈足高二寸半以及耳高四寸。

[1] 陕西扶风庄白一号西周青铜器窖藏发掘简报. 文物, 1978 (3) : 1-18+98-104

[2] 中国青铜器全集(第5卷). 文物出版社,1996. 附录 P58/P5

[3] 曹玮主编. 周原出土青铜器(第4/2/10卷). 巴蜀书社,2005. 646-653 /263-265/ 2045-2047

 P3.jpg

图集[2]数据与发掘简报[1]相同,但图集[3] 通高16.8、口径47.2、深8.1 cm,口径偏差1 mm不必在意,但通高偏大6 mm、腹深偏小5 mm ,有些奇怪。墙盘文献多有介绍,而图集[3]数据为笔者所见之孤例,或许16.8 是16.3 之误、8.1 是8.7 之误,如此偏差只有 1mm。当然,这只是猜测,并无证据。 

2    扶风县法门公社齐家村1963年出土它盘,圈足下方有四个刖人,多说西周晚期。《中国青铜器全集》[2]以及文[4,5] “通高14.1、口径40.4 厘米”;《周原出土青铜器》“通高16.4、口径39.8、腹深6.8 cm”,所说容积6030 ml 和重4194 g [3] 是孤例。图集[6] “通耳高16.6、口径40.6、腹深5.7 厘米”为许多网文引用。 此外,有论文引用《陕西出土商周青铜器》“通高14.1、口径40.4、腹深6.8厘米”,笔者尚未能核对原文。 

[4]  梁星彭, 冯孝堂. 陕西长安、扶風出土西周铜器. 考古, 1963 (8) : 413-415+3-4

[5]  王世民, 陈公柔,张长寿. 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 文物出版社, 2018. 156

[6]  冀东山,梁彦民. 神韵与辉煌——历史博物馆国宝鉴赏(青铜器卷). 三秦出版社,2006. 164-165

P2.jpg

数据皆精确到毫米,却有通高16.6、16.4和14.1 cm,口径40.6、40.4和39.8 cm,腹深6.8、5.7 cm。基于网上众多照片并参照图集[3] 线条图,大致判断16.6、16.4 cm为通耳高(耳顶内外稍有差别),14.1 cm 为盘口高度。腹深6.8 cm 肯定有误。

图集[6] 为馆藏者梁彦民先生负责,想来可信。“通耳高16.6、口径40.6 、腹深5.7 厘米”,以华尺18.5 cm 计算,九寸欠0.5 mm、二尺二寸欠1.0 mm 和三寸过1.5 mm盘口高度14.1 cm七寸半过2.2 mm。盘口稍有外侈,若以口沿内侧计算(与范芯相关),腹深三寸整。

从下面照片右侧判断,刖人坐高略大于盘口高度(7.5 寸)之半,故而四寸(7.4 cm)准确,且与盘深三寸协调。其他不再细说。范铸当然会有尺寸偏差,但总在一分(1.85 mm)之内。 

P5.jpg

3   博文 考古数据的可靠性(增补重贴)  提及宝鸡扶风齐家村1978年窖藏出土的四鸟 (鸭)方鼎,学界断为西周晚期。“罗西章. 扶风出土的商周青铜器. 考古与文物,1980,(4):6-22”最早介绍,可惜我校图书馆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未收录该刊早期文章;图集[2,3] 照片相同,但形体参数通高、口纵X口横分别为11.9、7.3X10.1 cm和12.8、7.3X11.1 cm,通高和口横差别达10 mm有些奇怪。文[7] 讨论圆雕鸟饰、文[8] 讨论扁足鼎,皆引用图集[3]数据,但后者将通高写为12.2 cm。

[7]  蘇榮譽. 論圓雕烏飾沿的青銅盤——兼論青銅裝飾因素的中斷與績接的鑄工因素.

      青铜器与金文, 2023(1):140-161

[8]  郭军涛. 青铜扁足鼎特点简析.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17 (6):107-123+160

P4.jpg

 此前因文献数据混乱而未敢判断方鼎的适用尺长。不过,注意到图集[3] 之墙盘、它盘的形体参数皆欠准确,或许《中国青铜器全集》[2] 通高12.8、口纵7.3、横11.1 cm 可信,则为华尺18.5 cm的七寸欠1.5 mm、四寸欠1.0 mm和六寸整。从照片推测,鼎口高五寸半,足高三寸;鼎盆高二寸半,而盖板下方腹深二寸。范铸有尺寸偏差,但总在一分(1.85 mm)之内。 

4   先周使用华尺18.5 cm,有凤雏宫室址基作为证据;季历朝商之后使用商朝尺度19.7 cm;周朝从文王受命建元 “改法度,制正朔矣” 开始,使用周尺21.5 cm。

以上测算基于文献中数据和图件,尽管已尽力核实、确认,但是否存在疏漏不能知道倘若测算无误(注)周原窖藏出土青铜器有刖人它盘和四鸟(鸭)方鼎适用华尺,范铸于先周,而学界基于形制和纹饰断为西周晚期,想来错了。

注:笔者不能测量器物,且没有真正理解先人的范铸设计,故而所作尺度测算可能有误。图集[6]介绍的三羊瓿颇为精美,不过其适用尺度尚不能判断。

P6.jpg

以周尺21.5 cm 测算,通高23.6、腹深19.3 cm,则一尺一寸、九寸皆欠0.5 mm;但口径24.5 cm 11.4 寸不整。

以商尺19.7 cm测算,通高23.6 cm 一尺二寸欠0.4 mm,腹深19.3 cm 一尺欠4 mm,即圈足内深二寸;口径24.5 cm一尺二寸半欠1.3 mm。

能够有最大腹径和圈足底径的数据就好了;此外,最好明确口内径还是口外径24.5 cm。笔者觉得,三羊瓿肯定有尺寸设计,而青铜器修复或绘图的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判断周尺21.5 cm还是商尺19.7 cm。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尤明庆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5648-1486942.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4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