刖是砍掉人脚的刑罚,两件刖人青铜方鼎适用商尺19.7 cm,一件刖人青铜车适用华尺18.5 cm,而学界多说是周代,想来有误。
1 陕西扶风县庄白村 1976年12月出土窖藏青铜器,有称一百零八件或108件,但简报[1]称一百零三件,且列出各类器物的数量,累加确认无误。想来是数字3 和8 引起的讹误。
简报介绍了部分器物,史墙盘最为著名,以周尺21.5 cm 测算,口径47.3 cm 二尺二寸,通高16.2 cm 七寸半过0.7 mm,深8.6 cm 四寸;网上图片众多,可以测算口内径二尺一寸、圈足底径一尺六寸,盘口高六寸、圈足高二寸半以及耳高四寸,皆是准确。
简报称商尊、商卣为西周初期最早,皆适用周尺21.5 cm:尊通高30.4 cm 一尺四寸过3.0 mm,口径23.6 cm 一尺一寸欠0.5 mm;商卣通高38.6 cm一尺八寸欠1 mm。折尊通高32.5 cm 一尺五寸过2.5 mm、口径25.9 cm 一尺二寸过1 mm,等等,不再细说。两件铜尊通高皆过 3 mm,或许并非范铸误差,而是腹底厚度。
刖人守门方鼎简报[1]未予介绍,现由陕西周原博物馆收藏。所见文献如[2,3] 以及百度百科多说通高17.7、口长11.9、口宽9.2、口深6.3厘米;不过,图集[4] 说通高17.9、口长11.8、口宽9.2、口深6.1厘米,稍有不同。
[1] 陕西扶风庄白一号西周青铜器窖藏发掘简报. 文物, 1978 (3) : 1-18+98-104
[2] 吴杰. 刖人守门方鼎. 西部大开发, 2008 (9):57
[3] 谭德睿. 刖人守门方鼎.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2009 (7):685-686
[4] 曹玮主编. 周原出土青铜器(第5卷). 巴蜀书社,2005. 926-931
[5] 郭洁, 史雯. 从刖人守门鼎看商周刖刑. 大众考古, 2022 (2):25-31
文[5] 给出庄白刖人守门方鼎多个视图,可惜没有形体参数。不过,通高17.7和17.9 cm,口长11.8和11.9 cm ,为商尺19.7 cm 的九寸(17.73 cm) 和六寸(11.82 cm),考虑摄影变形,口沿所在竖直面大致与尺寸网格协调。两耳不在网格平面。
炉高分为二寸半、半寸;长五寸、宽四寸;两侧窗长二寸、高一寸半。四足位置稍有些差异,或与埋藏变形有关,而不仅仅是范铸失准。
鼎口长六寸,宽4.7 寸不整而原因不明。通高九寸,鼎口距地七寸半,耳高三寸。鼎体高分为一寸半、一寸半,鼎腹长宽为五寸、六寸。通耳宽七寸。
2 内蒙宁城县黑石沟1985年出土的刖人方鼎,文[5]未提及形体参数;清理报告[6] 称 “通高19厘米,上部器身为长方形,长12.7、宽9.5 厘米”,侈口,肩部接铸附耳。百度百科介绍是通高18.6、通宽16.7 cm。器物略有残损,辽中京博物馆有3D 图像、文字说明和语音解说,称“春秋时代青铜刖人守囿方鼎”,只是未见形体参数。
[6] 项春松, 李义. 宁城小黑石沟石椁墓调查清理报告. 文物, 1995 (5): 4-22+97-98+1-2
倘若以商尺19.7 cm 测算,则黑石沟刖人方鼎通高19、18.6 cm 可能是九寸半(18.72 cm),竖向尺寸设计可以从下图网格直接确认。门宽四寸半、高二寸半,而口部宽六寸(11.82 cm)、通宽八寸也是准确。报告[6]“上部器身为长方形,宽12.7、长9.5 厘米”或是鼎盆腹部长宽,而非口径;百度百科所给通宽16.7 cm 或是15.7 cm 之误(八寸15.76 cm)。笔者已经致信辽中京博物馆,不知可能得到回复。
顺便说一句,辽中京博物馆介绍https://www.lzjbwg.cn/info.php?id=240 春秋时代“许季姜”青铜方座簋通高25.4、宽34.6、口径30 厘米,后者肯定有误。清理报告[6] 为通高25.5、口径21.2 厘米,底座长宽21.3 厘米;网上见“通高25.5厘米、口径21.4厘米”。
铜簋以周尺21.5 cm设计,参照报告[6] 线条图和照片,通高一尺二寸(25.8 cm),底座高四寸半;通宽一尺六寸(34.4 cm),口径及底座长宽皆一尺。古人范铸和今人测量皆有偏差。
3 宝鸡茹家庄1988 年窖藏出土一件刖人方鼎,“通高18.7、口纵22、口横14 厘米”,与上述两件方鼎形制不同。尽管口径数据精度不明,初步测算适用华尺18.5 cm。故宫博物院藏刖人鬲,高13.5、口横11.2、口纵9厘米,也可能适用华尺18.5 cm。
山西闻喜上郭村西周墓地1989年出土刖人守囿车——青铜厢式六轮车(上),高9.1、长13.7、宽11.3厘米。山西省文物局微信公众号有线条图,数据为形体最大参数,适用华尺18.5 cm似无疑问。宽11.3 cm六寸过2 mm 就是轮轴长度,以此为基准调整线条图。通高9.1 cm五寸欠1.5 mm,两个视图中间猴高稍有差异,不必在意。
将正视图放大给出,可知线条图大致准确。车轮直径二寸欠一分,而轮毂直径半寸、辐条长半寸,前后爬龙高三寸、老虎长二寸半,想来皆是可信。
4 以上测算基于文献中数据和图件,尽管已尽力核实、确认,但是否仍存在疏漏不能知道。倘若测算无误,则可做如下推测。
先周使用华尺18.5 cm,有宝鸡凤雏宫室建筑址基作为证据。季历朝商之后想来使用商朝尺度19.7 cm;周朝从文王受命建元 “改法度,制正朔矣” 开始,使用周尺21.5 cm。
同地出土的器物年代可能不同。庄白窖藏出土商器、折器和墙盘等适用周尺21.5 cm。两件形制相同的刖人守门方鼎适用商尺19.7 cm、刖人守囿车适用华尺18.5 cm,故而范铸年代非西周、更非春秋的时代。
先周或许曾经刑罚颇重;不过,文王后期有所缓解,故而有《古本竹书纪年》、《史记·周本纪》“成康之际,刑错(已)四十余年不用”。笔者觉得这句话未必一定表明“西周成康两朝合计超过四十年”。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尤明庆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5648-1486628.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