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姓太阳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hitesun 大学教师的那点事。

博文

监考感想及教育改革的几点建议

已有 5580 次阅读 2010-1-1 23:59 |个人分类:有思有考|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监考, 教育改革

   回到学校后暂时没什么教学任务,这学期末监考了4次,挣点小钱,有点感受,下面先介绍每场监考的基本过程,而后再谈感受。

   第一场是12月19日上午的CET4监考。12月2号左右就确定了监考任务,18号下午专门去开考前会议,19号早上7点以前起床,7点52到了考务办公室,等8点领考号等去贴,大概8点7分左右,贴时考场号撕透明胶带被钉子划到手指,流血了,卫生纸按住点继续干活(10多天过去了,到现在还没好利索),后返回到考务中心领卷子,准备9点的考试,大约11点20后结束,清点好后封上交上去,回到家也差不多12点了。 这次监考的酬劳是60元,是在22号领到手的。

   第二场是12月30号下午2点到4点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监考。很早就约好家人替我看孩子,大约12点半就先吃了饭,而后边看孩子,变等时间,到1点20左右穿好衣服,在1点25出家门,骑车到考场大约是1点43(要求提前15分到考场),马上安排学生按S型坐好,发卷,1点55基本处理好了,下来就是2个小时的漫长等待。按规定监考时不能聊天,不能看报,不能玩手机等,但我实在无聊,就翻看了学生带的《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致温习了10-15年前学过的东西。

   第三场是12月30号下午4点半到6点半的专业外语监考。这算是安排监考的老师照顾我,让我跑一趟能监考2次,上场监考结束后,我大概在4点8左右到达新考场,和学生等了10分左右,教室开门,进去后马上安排学生座次。这是本学院的考试,是同事带的课,且安排我监考的老师也来一起监考,期间守着学生很也无聊,翻看过这门课的教材,也偶尔悄悄地和同事聊些上课的情况和科研的事情,当然这都是在学生们安心答题时做的。大概6点半收卷,回到家也差不多7点了。

   第四场是12月31号上午8点到10点的大学物理监考。这与第二场监考一样,是全校统考,差不多9点半的时候来了教务处的人来查监考人员几点到,并签字。这场监考期间,由于一个考场2个班考,我发现另一个班有学生换卷子,后来负责这个班的监考老师对相关学生提醒2次,也就没发现其他异常情况,这次监考我基本没和其他老师说什么话,偶尔看看学生的答卷情况,2小时就这样耗过去了。但在9点50左右,大家交卷时一位同学发现一个钱包丢在抽屉了,于是交上来,我发现教室门口贴有寻物启示,就联系了让来取,又由于学院9点安排带毕业设计学生与老师见面,由于监考不能按时去,我就发短信让学生10点后来我监考的教室找我,并等这位丢钱包的同学来。大概10点送完卷子,10点10分多毕业设计的学生来了,20分丢钱包的同学来了,确认身份后,立刻还给他钱包,他简单道谢,并说里面有200来块没了,没关系,我介绍了发现过程,并讲估计有人把钱拿了后,把剩有各种卡(7-8张)和5欧元(拿钱的人估计不认识这是钱)钱包放到较后的座位,导致那位同学回来找钱包时不能不发现。在10点40分以前,和2位安排给我的毕业设计学生聊他们的基本情况,初步确定了题目,大概11点左右急忙回到家,去看孩子。

   后3场学校的监考,每场酬劳据说是30,可能还要扣税,08年以前好像只有20元还扣税,涨到30是因为教师们不愿意去监考,嫌麻烦,责任又大,一再反映才涨了10元。

   大家通过我介绍,一下就能得知,我大概花了4次去学校(2-3个小时的),多次联系(4-5次)以及超过10个小时的工作,最后有不超过150元的酬劳。CET4的监考责任大家想必都知道,而我校的统考,如果查出监考老师不去或其他问题,3年内不能上职称。为此,很多人都是没办法,只有硬派到头上了,才去监考,否则很少人主动要求监考。当然我这样的年轻人例外,没车没房的,小孩一天的奶费钱饭钱也的50,一个月的收入就那么点,也没精力和能力去外头挣钱,说实话,人家照顾我,就去挣这个钱吧,如果不安排给我,也挺好,照顾孩子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可搞点科研。此外,
一些坐机关很悠闲的人常主动找人去挣这份钱,老师们都是安排到头上才去。
 
   这3次去监考和一次去开考前会议,不但动用了我父母,也动用了我姐帮着看孩子,说实话,心理觉得做人真难,尤其是31号上午的这场监考,我爸7点20就来我家帮着看孩子,我6点多就醒了,紧紧张张到考场,紧紧张张的回到家,最多拿到30元,冲钱去的话,真还没必要。此外,由于我接了这几次监考任务,一些其他安排也得取消,多少都影响了科研安排,且都体力活,感觉没意思。我之所以去监考是为了熟悉一下目前的学校运转情况,接触接触教学的事,自己毕竟是老师,不深入了解怎么做好老师呢?

   通过这几次监考和以前对本科教学的认识,以及对自己大学毕业后所走路的反思,发现目前大学教育的存在的一个根本性问题是学生,老师在完成教学任务时,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完成任务,更深远的目的是为了挣钱,绝大多数老师只能在大环境影响下,以完成任务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也是为了考过,考好,得奖学金等而学。下面是我的一些理由:

  第一,每门课的考试内容已很难检查出学生是否真真学到或学会一些有用的内容。我自认为自己数学,物理都学的不错,且对这2门学科很感兴趣,但我大学毕业也就10多年点,再看学生们的考卷时,发现那些题目自己还是不能马上做上,感觉都是靠做一些习题才能答上来的题目,而不能检查出
学生对一些原理的深刻理解,我觉得就算学生考100分没有什么意思,将来遇到实际问题,需要对应的原理时也还是不会。

  第二,学生和老师都是教育政策指导下的具体教学任务过程上的一颗螺丝钉,他们的主动性基本上发挥的有问题,至少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目的是不够正确,不利于学生成才,老师成长,教和学脱离实际太多,在不够正确的目的影响下,所学可能真的无用了,学生真的是为了文凭,而非为了知识和能力的提高。

  第三,学校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大多数老师的发展,导致教师只求完成任务挣到钱就可以,而不太考虑教书育人,培养人才这一侧面,中国出不了诺贝尔奖获得者是正常的事。此外,大家都快盯在通过学术不端发展自己身上,若踏踏实实做学问,科研经费,生存绝对是个大问题,发展就更不用考虑了。

  第四,学校处级以上领导的工作脱离教学环节严重,除了领导大家外,基本上都搞科研,大多数是博导,带着几十号研究生,本科教学能应付一下就不错了。然而,
从总体来看,没好的本科教育,无存谈起好的研究生教育,这如同期望歪脖树变成参天大树,多数是白费力气。
 
  我个人的一些建议:
  第一,压缩课程,让学生学精,学深,通过触类旁通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而非知识的灌输,不停的学,还是老觉得不够用;

  第二,为半数以上的教师设立一笔经费,用于支持本科教学,使学生从大一入学后就能做一些实际的项目,在实践中认识基本理论提出过程,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第三,让领导只做管理和服务工作,在任期间不稿科研,不教学;

  第四,取消职称制度,教学好和科研好对每位教授这样要求是不合理的,要力求发挥每一位教师的主动性,而非逼迫着做事一些基本上条件不具备的事,上个职称又要写书,又要项目的,全都做好,其中水分就越大,还不如做好一方面比较现实。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3829-283421.html

上一篇:新年快乐
下一篇:有效调动20万真心稿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胜过引进海归1万
收藏 IP: .*| 热度|

1 吴飞鹏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8: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