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大地震活跃期的地域特征(2)
杨学祥,杨冬红
2006年提出
我们在2006年提出,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进入特大地震活跃期,不仅时间集中,地域也集中。文章发表在地球物理学报(2011年54卷第四期)和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年21卷第三期)。
2025年7月30日勘察加8.7级地震预示特大地震可能向北迁移。
在表1-2中,三次特大地震活跃期每次都有智利和勘察加,日本出现2次;特别是,一个周期内印尼出现4次,阿拉斯加出现3次。
1833年11月24日苏门答腊发生8.7-8.8级地震。1941年6月26日又发生了8.7级地震,2004年12月26日又发生
了9.0级地震。可见,苏门答腊8.5级以上地震具有连续性和周期性。
引自薛艳,刘杰,宋治平。印尼苏门答腊两次巨大地震的对比研究.
https://www.doc88.com/p-5921525813533.html
引致魏娅玲,蔡一川。印尼苏门答腊巨大地震活动特征。四川地震。2008年。
https://www.doc88.com/p-7008914426052.html?s=rel&id=4
相关数据
自1890年以来全球共发生Mw≥8.5级地震18次
自1890年以来全球共发生Mw≥8.5级地震18次
最近的统计分析表明,特大地震活跃期是拉马德雷冷位相和月亮赤纬角周期叠加的结果,一般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前19年,从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开始,在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结束,历时18.6年,约为19年(见表2)。
表1 1890-2012年全球8.5级以上地震与拉马德雷冷位相的对应性
序号 | 地震时间 | 地震地点 | 震级 | 拉马德雷 | 月亮赤纬角 |
1895-1897 | 冷位相 | 最大值 | |||
1 | 1896-06-15 | 日本 | 8.5 | 冷位相 | |
1904-1906 | 冷位相 | 最小值 | |||
2 | 1906-01-31 | 厄瓜多尔 | 8.8 | 冷位相 | |
1913-1915 | 冷位相 | 最大值 | |||
1922-1924 | 冷位相 | 最小值 | |||
3 | 1922-11-11 | 智利 | 8.5 | 冷位相 | |
4 | 1923-02-03 |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 8.5 | 冷位相 | |
1931-1932 | 暖位相 | 最大值 | |||
5 | 1938-02-01 | 印尼班大海 | 8.5 | 暖位相 | |
1940-1942 | 暖位相 | 最小值 | |||
1950-1952 | 冷位相 | 最大值 | |||
6 | 1950-08-15 | 中国西藏 | 8.6 | 冷位相 | 最大值 |
7 | 1952-11-04 |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 9.0 | 冷位相 | 最大值 |
8 | 1957-03-09 | 阿拉斯加 | 8.6 | 冷位相 | |
1959-1960 | 冷位相 | 最小值 | |||
9 | 1960-05-22 | 智利 | 9.5 | 冷位相 | 最小值 |
10 | 1963-10-13 | 俄罗斯库页岛 | 8.5 | 冷位相 | |
11 | 1964-03-27 | 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 | 9.2 | 冷位相 | |
12 | 1965-02-04 | 阿拉斯加 | 8.7 | 冷位相 | |
1968-1970 | 冷位相 | 最大值 | |||
1977-1979 | 暖位相 | 最小值 | |||
1986-1988 | 暖位相 | 最大值 | |||
1995-1997 | 暖位相 | 最小值 | |||
2005-2007 | 冷位相 | 最大值 | |||
13 | 2004-12-26 | 印尼苏门答腊 | 9.1 | 冷位相 | |
14 | 2005-03-28 | 印尼苏门答腊 | 8.6 | 冷位相 | 最大值 |
15 | 2007-09-12 | 印尼苏门答腊 | 8.5 | 冷位相 | 最大值 |
16 | 2010-02-27 | 智利 | 8.8 | 冷位相 | |
17 | 2011-03-11 | 日本 | 9.0 | 冷位相 | |
18 | 2012-04-11 | 印尼苏门答腊 | 8.6 | 冷位相 | |
2014-2016 2023-2025 | ??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2025 | ? 8.7 | 冷位相 冷位相 | 最小值 最大值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sts_of_earthquakes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0946.html
表2 1890年以来特大地震活跃期地域特征以及与拉马德雷(PDO)冷位相对应关系
年代 | 8.5级以上地震次数 | 9级以上 地震次数 | PDO时间位相 | 地域特征 | 地震 | |
全球 | 中国 | |||||
1890-1924 | 6(4) | 1 | 0 | 1890-1924冷 | 日本、厄瓜多尔、智利、勘察加 | 活跃期 |
1925-1945 | 1(1) | 0 | 0 | 1925-1946暖 | 印尼 | |
1946-1977 | 11(7) | 1 | 4 | 1957-1976冷 | 阿拉斯加(3次)、勘察加、中国西藏、智利 | 活跃期 |
1978-1999 | 0(0) | 0 | 0 | 1977-1999暖 | ||
2000-2035 | 7(7) | 0 | 2 | 2000-2035冷 | 印尼苏门答腊(4次)、智利、日本、勘察加 | 活跃期 |
注: 特大地震为Ms 8.5级以上强震,括号内为国外数据,?表示预测
https://www.sohu.com/a/385338080_120379137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6754.html
发贴时间:2020年11月5日 - 展开全文根据2004年至今全球8.5级或者8.5级以上地震资料信息我方判定地球自2004年开始就进入了一个特大地震的活跃期【特大地震是指8.5级或者8...
参考文献
1.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21(3):1023-1027
2. 杨学祥, 杨冬红.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百科知识2008.07上,《百科知识》2008/07上, 8-9.
3.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Vol. 23 (6): 1813~1818
4.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926-934.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510487.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20 07: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