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暗物质共有400集,此为第223集。
宏观事件一般有起止时间点,比如抛硬币、掷色子、打靶子等这些宏观事件往往都有一个起止点。开始之前和结束之后,事件本身就不再被关注了。但微观粒子不一样,无论观测与否,一切都在进行时。因此很多量子力学的观点往往产生了偏差。让人误会量子力学与宏观世界有所不同。
如果说宏观事物与微观粒子的区别就是宏观事物有起止点,而微观世界没有起止点,一旦观测了,就有一个人为设定的终止点。
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未发生或观测之前都只能采用概率函数进行预测,一旦发生或观测过后,所有的概率函数都会坍缩成一个概率为100%的值。只是宏观事件有特定的起始与终止条件,而微观事件人们忽略了这样的区别,才让人误以为只有微观世界的概率模型在观测后概率坍缩,实际上,宏观与微观的概率模型没有区别,发生完的事件任何的概率都会坍缩为100%。
总之,无论宏观还是微观,动力学规律是完全相同的,测量手段和计算方法也是相同的。只是受力分析或测量时,宏观事物的环境影响占比为微观事物的小而已。微观粒子时时刻刻都与环境粒子相互作用吸收并释放电磁波,因此很难进行较为精准的受力分析。只要能较为精准受力分析的都能采用牛顿力学计算,只要无法较为精准进行受力分析就只能采用概率模型进行分析。最大的区别就是:宏观事物往往有一个典型的起止点,而微观事物没有一个显著的起止点。这种无显著起止点事件的微观事物给人感觉观测与不观测有着明显区别,但实际上观测与不观测没有两样。物质不能创生,也不能灭亡,且没有能量的粒子并不存在。每个粒子都是独特而无法取代的,都在空间绘制一道独有的、无始无终的轨迹。这就给人一个误会,只要不测量,就是各种叠加态出现了,一旦测量才塌缩的。实际上,概率模型仅仅分析其处于某种状态的概率,至于出现那种状态与观测无关。这与抛硬币、掷色子、打靶子无任何本质区别。只要尚未观测,抛硬币是正反叠加,掷色子是1-6点叠加,打靶子是1-10环叠加,一旦观测,某种状态的概率都会坍缩为1或0。宏观和微观都是一样,各种状态的概率叠加与观测无关,只是单次观测必然坍缩成单一状态。就是因为微观没有一个明显的起止点,才感觉与抛硬币、掷色子、打靶子有起止点的坍缩有所不同。
下集更精彩,敬请关注!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张延年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25458-1505831.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