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暗物质共有400集,此为第224集。
未测量时,量子系统处于多个可能状态的叠加。一旦进行测量,系统瞬间坍缩为单一确定状态。最经典的实验莫过于电子双缝干涉实验,在不加观测时,能够产生干涉条纹,表现出粒子性。若在缝旁放置探测器确定粒子路径,干涉条纹消失,表现为粒子性。
这种观测者效应看似诡异,但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观察者效应并非由意识引起,测量仪器的物理相互作用才是关键。只要没有粒子探测设备,就表现为波动性;只要观测其粒子性,就没有表现出波动性。这些与人的意识没有丝毫关系,有没有人存在,这些都是事实。结果只与仪器设备的物理相互作用有关。
另外,所谓叠加态的坍缩,也并没有那么诡异,任何宏观物质与微观物质的表现并无异样。这与投色子没有任何不同,色子有六个叠加态。不观测时始终保持着这六个叠加态,一旦观测就必然坍缩成唯一的点数。过去和现在的任意时刻都有唯一确定的状态,这与观测者是否观测无关;而未来的任意时刻都是充满着各种可能性。要硬说宏观和微观有区别,那就是日常生活中,事物往往有始有终,而微观世界里无始无终。当你拿起色子的时候,事件已经开始,当色子落下或,事件终止。只要你没有观测,你会觉得六个叠加态都有可能,但当色子落下并停止运动后,结果已经确定,六个叠加态已经坍缩为一个确定态。而微观的世界里,色子就始终漂浮在空中,不需要你掷色子,色子也不会落地停止运动。色子始终保持着六个叠加态,但任意时刻,只要你观测,面对你的色子六个叠加态就会坍缩为确定态。实际上,色子的状态与你的观测没有任何关系,过去和现在的任意时刻都有唯一确定的状态,这与观测者是否观测无关;而未来的任意时刻都是充满着各种可能性。即只要没有发生,一切都充满着可能性,一旦发生后,一切都是确定的。
总之,观察者效应并非由意识引起,测量仪器的物理相互作用才是关键。所谓叠加态的坍缩,也并没有那么诡异,任何宏观物质与微观物质的表现并无异样。过去和现在的任意时刻都有唯一确定的状态,这与观测者是否观测无关;而未来的任意时刻都是充满着各种可能性。即只要没有发生,一切都充满着可能性,一旦发生后,一切都是确定的。
下集更精彩,敬请关注!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张延年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25458-1505833.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