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延年
解密暗物质珍藏版第222集-概率模型在发生后都会坍缩1或0
2025-10-14 07:22
阅读:323
解密暗物质珍藏版第222-概率模型在发生后都会坍缩10

解密暗物质共有400集,此为第222集。

微观粒子与场态粒子的时时刻刻、无处不在地相互作用无法准确计算,由于微观粒子每一次的轨迹均不相同,只能用空间概率函数表示。但当观测电子时,观测的是已经发生的事情,轨迹是明确的。这与宏观的概率事件没有任何本质区别,比如在每次掷色子之前只能用概率函数来描述整体的概率事件,通过调查任何影响概率分布因素并进行调整,也仅仅是调整概率分布函数,是无法改变掷色子是一个整体的概率事件;但色子掷出并停止后,掷色子的一个整体概率事件就演化为一个单次的,确定性的色子点数。同样道理,在没有观测时,微观粒子的运动只能用空间概率函数描述其运动规律,但一旦观测后,就像色子落地停止一样,微观粒子的空间概率模型就变成单次确定性的事件。总之,不论宏观概率事件,还是微观粒子的空间概率分布,总体上均符合概率函数规律;一旦单次概率事件揭晓,无数次的概率模型坍缩成单次的确定事件,即:某个色子的点数或某个空间是否出现微观粒子就一定会坍缩成10。波函数坍缩本质上是描述一个整体概率事件发生前的预测及其单次概率发生后的确定状态。

只要能被理想化处理,就能够较为精准的受力分析,这样才能采用牛顿力学进行较为精准的动力学计算,否则就只能采用概率模型进行分析。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都充满着不确定性,没有例外。较为精准的受力分析是建立在极为理想化条件下,现实是宏观事物和微观事物都无法被真正理想化,都充满着概率和不确定性。抛硬币、掷色子、打靶子只能用概率模型进行统计分析,航班、公交车、列车的正点率也同样只能采用概率模型计算。微观粒子时时刻刻相互诱导振荡而不断吸收并释放电磁波,相互作用频繁而复杂,根本无法进行理想化处理,不能完成较为精准的受力分析,只能采用概率模型进行统计分析。宏观事物的概率模型与微观粒子概率模型没有任何本质区别,在不观测时,抛硬币正反叠加、掷色子点数叠加、打靶子环数叠加的状态都不确定。一旦观测后,抛硬币正反叠加态塌缩成正或反,掷色子点数叠加态塌缩成1-6的其中一个点数,打靶子环数叠加态塌缩成0-10的环数。在不观测时,概率模型预测了各种可能性,观测后的任何一种可能都会坍缩成10。观测后已经不再是可能与不可能,而是坍缩成已经发生和根本没有发生。宏观世界与微观粒子的概率函数坍缩没有任何本质区别。

下集更精彩,敬请关注!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张延年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25458-1505830.html?mobile=1

收藏

当前推荐数:0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