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叟王铮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王铮 中国科学院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兼华东师大、中国科大教授

博文

跑野外的故事(2):师父的教诲 精选

已有 7256 次阅读 2012-2-11 09:22 |个人分类:我的故事|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师傅, 地质队, 谢家荣

跑野外的故事2:师傅的教诲

 

197710月,我已经正式到地质队工作3个月了。本来在物探组,可是一次给放射性探头标源强后,头老晕,一测,白血球偏低。卢队长不久通知我:“小王,你到地面地质组去吧。”我就调到地面组。在地面组,我正式分配了个师父,叫荣希麟,是一个脸上永远带着微笑的人,成都地质学院毕业,每天都要工作到晚上10点多钟。他人长得特帅,有一点像当时的红影星王心刚。

我们地面组的工作是在地面追索地质露头,追地层,确定断层的分布,填勘探区的地质详图。说白了,就是每天跋山涉水。我们的技术部门负责人牛师傅说,我们的工作就是:

远看像逃难的,

近看像要饭的,

走进一问,

原来是搞勘探的。

这当然是自我调侃的话了。其实每天山上走个十里、二十里的,还真有寄情于山水之间的感觉。

地质队的生活,早上起来,当然是拉屎拉尿。接着,洗手吃饭。这点就与大家不大一样了。因为早餐是正餐,要走一天路,所以要吃饱。那时候物资供应紧张,吃不上几次肉,不过国家饭还是管饱,每月供应42斤,一般成年男性人只能供应30斤,国家够照顾吧。42斤粮,主要是早上吃掉的。

我们每天吃好饭,8点钟上班,上班就开会,布置一天工作。各个小组长讲讲当天的计划。这个过程,大伙儿拼命喝茶,因为必须把全天的食物、身份储藏在身体内。所以有的师傅说“解大便”不是说“解大便”,而说“清仓”。

那是一个早晨,我跟着荣师父出发了,还有同组的小刘师傅。山上海拔高,有点冷,太阳出来,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在山顶看山下,秋天的树林叶子泛着各种颜色,绿的、淡黄的、深黄的,偶然还有几个红的在动,后来我看俄罗斯画展,有幅油画就是这样。

我们沿着一些露头,又追到了一个山头下,荣师傅看看四周,说,“这里开阔,安全,歇歇,然后上山。”这时候我突然想唱歌,收音机里学的《地质队员之歌》:

红旗飘在山间,

帐篷扎在河边。

迎着朝阳出发,

披着晚霞凯旋。

啊——

我们是光荣的地质队员。

荣师父突然哈哈笑起来:“小王,你都瞎唱什么呀?红旗飘在山间,帐篷扎在河边。你出来考察,扛着个红旗爬山干什么,还档着眼睛,你追什么露头?帐篷扎在河边问题更大。我们在野外,最避讳的就是帐篷扎在河边。山里,天气变化无常,万一下雨,山洪暴发,帐篷扎在河边就全冲了。以后,这点一定要记住,中午休息,也不能靠着河边。”

荣师傅一说,我傻了,真是有道理呀,怎么我就想不到。小刘师傅又说:“还有披着晚霞凯旋。也是胡说八道。晚霞出来,地上开始看不清了,地面的颜色也不够清楚,你弄不好把岩石颜色看错掉,坏了吧。回来还会迷路。”“有时候会碰到野兽,老牛们在滇西的时候就碰上过几次。”荣师父补充,

一整天,我们大约走了十多里路,大约3点半,荣师父说:“返回,走大路,争取两个小时到家,厨房今天卖肉。”

走大路,我们就穿过一个村子,刚进村,就有狗围上来,凶狠狠的,狂吠。看狗过来,我慌了,捡起个石头,朝着带头的狗打过起。那狗一跳,让过石头,又扑了来,我又扔了个石头,它又让过,孜孜不倦地扑向我,而且这次坏了,围上好几条狗来,汪、汪、汪乱叫。荣师傅忙叫:“靠过来!靠过来!”我靠向他,他把地质锤扬了起来,晃动着,小刘师傅也一样,我也学他们,扬起了地质锤。就这样,我们三人背靠背,一个团,慢慢穿出了村子。

出了村,荣师父说:“你今天惹事了,那狗狂吠,你别惹他,扬着地质锤,它就不敢扑过来。你把石头打过去,它见你手头没有东西,就会扑过来。尤其那些闲狗,没事,整天在村子里转,别惹。”小刘师傅说:“听说当年谢家荣,在云南跑多了,进村狗都不咬他。”荣师父笑了:“你别听老牛瞎掰。谢家荣每到一处,都顾个向导,而且拿着打狗棒,要不怎么说近看像要饭的。”小刘师傅笑了:“原来要饭都要有向导。”

结果这一折腾,这时候太阳落山了,一轮红日,压在了西面的山峦上,慢慢回他自己的家。我们真的披着晚霞凯旋了。光荣的“要饭”队员。回到基地,首先要吃饭,食堂还有肉买,厨房的侯师傅,我们叫他侯老板,说:“我每人只卖两勺,专门给你们留着。红烧肉两勺来喽~!”

注:

谢家荣,谢家荣(189897日-1966813日),字季骅,江苏省上海县人(今上海市)。地质矿床学家、地质教育家。中央研究院第一批院士,中国科学院第一批学部委员。在云南长期做地质地貌考察,边境考察,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地质地理系主任,解放后任地质部地质研究所副所长,1957年被划为右派分子,文革之初,工作组领导时期,被定为资产阶级学术权威,遭围斗,自尽。

露头:地面出露的标志性岩层、断层等地质痕迹。



导师与学生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211-536273.html

上一篇:跑野外的故事(1):我的第一次
下一篇:跑野外的故事3:地质队员的苦恼
收藏 IP: 210.73.4.*| 热度|

22 朱阮成 周少祥 李学宽 吕喆 武夷山 朱永青 陆俊茜 王德华 张珑 任胜利 骆小红 苏德辰 王修慧 张玉秀 张叔勇 李璐 迟菲 李宇斌 wwsoul liangfeng Drstoo fishman936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9 14: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