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不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ech 读万卷书,参非常道,书在手中,道在心中;行万里路,勘寻常物,路在脚下,物在眼下。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Li-Qun_Chen

博文

老去自怜心尚在—学界小说丛谈之《登春台》

已有 529 次阅读 2025-4-29 22:58 |个人分类:休闲阅读|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登春台》是译林出版社2024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学界小说,而是读书人走出学界后的故事。主要人物都属于神州联合科技公司,一家从事公路运输的大型物联网企业,地址是北京的春台路12号。故事覆盖近四十年,从1980年代前到2019年。小说标题似乎与前述地址有关,但实际上典出《老子》的“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就是众人在享受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世,这确实的小说四十多年时间跨度的突出特征。

 

小说结构精巧又不失自然。开篇序章中,退休的公司董事长周振遐在201910月突然昏倒被出租车司机送进医院抢救。他过去的司机现在的公司董事长陈克明派入职两年的沈辛夷去医院代表他个人和公司全权处理。沈辛夷在医院认识了照料周振遐四五十岁的女子,公司网络与信息办公室副主任姚芩,她没有住自己家,而是住高档别墅房。两人聊天中,沈辛夷开始回忆自己,引出写她的第一章。苏浙皖三省交界处山坳里的留守儿童,春游时被成年人猥亵,强势的母亲喜欢弟弟,高考时偷偷改了志愿远离家乡考到北京,读研究生困顿中委身位神秘的大亨,三年后大亨自杀。她一直把自己的厄运归于母亲。2017年她进了公司,董事长陈克明对她格外欣赏,亲密到她有些不适。于是有写陈克明的第二章。来自北京郊区,就读民办三本学校,什么也没有学到。毕业后做小生意,与父母介绍的尹静熹结婚,妻子强悍嫉妒但非常有商业头脑,例如“眼下无论做什么事,大伙都喜欢一哄而上。对咱们穷人来说,凡是轻轻松松能赚到的钱,都不可持久。(p. 133)”生意有起色时,他没有听妻子意见被岳父坑得一败涂地。“开黑车”时意外遇到周振遐,进了公司,从普通司机成为高管,准备让他接班,以至于传闻他是周振遐的私生子。从司机引出前任司机窦宝庆,为第三章,是从英国海归的《北方法制报》记者的调查报告。窦宝庆来自甘肃贫穷小村,在北京成了长途车司机,因沉默寡言和车技出色成为周振遐的司机。机缘巧合,与丈夫离家出轨的富婆郑元春有婚外性。以讲故事的方式,透露了他姐姐被人强奸怀孕后自杀,他手刃强奸者,被郑元春举报而被警方抓获。被捕后他极度抗拒,周振遐几句话帮他看开些。于是有周振遐经历的第四章。他是公司创始人蒋承泽在北京大学物理系的同学,蒋承泽病故后担任董事长。姚芩多少有些偶然地成为蒋承泽婚外情人,在他离婚后两人仍然只是同居。周振遐本来有些反感姚芩,但见到她悉心照料病中的蒋承泽稍有改观。临终前蒋承泽托周振遐照顾姚芩。她结婚离职后公司仍保留职位工位,但两次婚姻都很快结束。姚芩参加周振遐退休仪式后,两人来往渐多,最后住进他的别墅中一间原来空着的房间。多年前周振遐的原配对他不满,出轨他人后两人离婚。最后的附记中,有几乎大团圆的结尾。姚芩退休,与出院后的周振遐同居,两人的退休生活似乎相濡以沫岁月静好。窦宝庆安心服刑,其老父在家乡兴建窑洞,等儿子刑满。陈克明见到了已经再婚的前妻,生活安逸丰裕,有了女儿,他追求沈辛夷仍没有进展。沈辛夷多少听取了姚芩的劝解,尝试与母亲修复关系,之前她已经认识到,不能把自己的一切不幸归结于母亲。

 

如前所述,《登春台》并非是学界小说。开篇第二段话有些误导让读者觉得很学术。“宇宙中充满了各种基本粒子,像什么夸克啦,轻子啦,规范玻色子啦,还有什么引力子啦,不一而足。它们一刻不停的微弱振动,赋予天地万物以能量。如果我们将这种振动的规模放大无数倍,即可想象出钟摆或秋千的振幅和频率。同样,像万花筒般运行的天体亦复如此。正是它们机械的、周而复始的旋转,才转出了寒暑推迁于昼夜相代。天体的转动和四季的交替,也会给我们带来某种恒定秩序的幻觉(p.1)”小说没有恒定秩序,而是展现了充满世界的不确定性。书中受教育最少的窦宝庆从自身生活经验都领悟到,“这世上的事,从来都不是按照你想的那样,先有原因,后有结果,跟下棋似的,你下一步,我下一步。不是这么回事。事情如果应该发生,它自己就会发生。我们用不着先替它操心。(p.232)”当然,意识到不确定性未必走向宿命论。世间万物仍有因果性、可观测性甚至可控性,虽然都是局部化或者碎片化。“世界上大概没有什么事是无缘无故的。(p.301)

 

小说中写了公司的三代董事长,不算过渡性人物。创始人蒋承泽最有读书人气质,他最喜欢的引文是牛顿的“上帝是关联的声音(p.309)”。我没有听说过这句话,也想不出原文是什么。蒋承泽不仅自己博览群书,而且创办了读书会明夷社。明夷是《易经》六十四卦之一的名称,总体上是失意的意思。黄宗羲写有《明夷待访录》。明夷社每月聚会,邀请学有所成的专家报告,从公司移到香山,后来一直在颐和园听鹂馆。后两位董事长都负责过明夷社,而陈克明希望沈辛夷接手。

 

第二代董事长周振遐除了喜欢哲学外,与蒋承泽共同之处很少。他喜欢孤独,希望退隐。“他所要逃避的,不是劳作,而是如今越来越稠密的人际关;他所要追求的,也不是什么低级的肉体享受,而是重新融入自然的心灵平静。……所厌恶的,并不是某个特定的社交圈子,而是抽象的、无差别的‘人群‘。他试图躲开的,也不是哪一个抽象的人,而是所有的人。(p. 326)”我个人完全理解这种对“人群”的恐惧,如Emerson所谓 “I love man,not men.” 但不是人人都理解。如小说中出轨街头混混的周振遐前妻所痛斥,“你这种人只配生活在坟场里,与那些死人、鬼魂、幽灵待在一起。它们来无踪去无影,既没有亲戚朋友,也不会发出任何声音。(p. 329)”这种人与人的疏离,似乎是小说人物的共性。“人与人之间最好的关系,理当你是你,我是我,清清白白,不要发生太多的关联和纠缠。(p.200)”在故事结束时,多少也借助姚芩的加持,周振遐多少实现了人生理想,“竭尽全力去做一个渺小的人,一个被忽视的人。(p. 350)”不是离群索居,而是和光同尘。如他自己写的条幅(p. 15)

人海深藏焉用隐

神州坐看可无言

不过,周振遐终究有种老态,“一种到达过山顶的下山者,对正在奋力爬坡的人所拥有的优势。(p.320)”“一个人,若总是习惯于从现在看向未来,自然越看越焦心,越看越恐惧。如果倒过来,你拥有一种从未来,从生命的尽头回望现在的眼光,你会立刻发现,现在的每一刻,其实都无比珍贵。(p.267)”确实,“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第三任董事长陈昌明就完全不像读书人了,长处是世事洞明人情练达。他能认识到,“这世上凡是在大白天可以公开去做的事情,无非是装模作样,说到底,没啥鸟意思。而凡是私底下在黑暗中发生的那些见不得光的事,都是那么地激动人心!也就是说,只有见不得光的事,才值得我们认真去做。(p.112)”三代董事长的变化是否也隐喻了读书人从商界退场。

 

作者格非,本名刘勇。1964年出生于江苏丹徒。1981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1985年毕业留校任中文系助教。1987年晋升讲师,1994年晋升副教授,1999年晋升教授。2000年获得文学博士学位。2001年调入清华大学。现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主任。创作的学界小说有已经谈过的《欲望的旗帜》《春尽江南》和《月落荒寺》,以及广义些的学界小说《隐身衣》,尚未谈的反映当代受过教育者生活的中短篇结集《不过是垃圾》(这个标题有两个版本,更聚焦学界的收入《不过是垃圾》《蒙娜丽莎的微笑》《苏醒》《打秋千》)

 

 

附:已经贴出学界小说丛谈

 

大学小说丛谈之概述

 

且在新年读旧书学界小说丛谈之缘起

 

听唱新翻杨柳枝—关于学界小说丛谈

 

大学小说丛谈之当代大陆作品

 

华夏大学的肇始学界小说丛谈之民国大学

 

大师巨笔学界小说丛谈之《呐喊》

 

开山之作学界小说丛谈之《一日》和《洛绮思的问题》

 

先驱足迹学界小说丛谈之《一个问题》

 

命题作文学界小说丛谈之《去国》

 

抒情自叙学界小说丛谈之《沉沦》

 

花开花谢学界小说丛谈之《海滨故人》

 

灼灼其华学界小说丛谈之《女生·妇人》

 

辗转反侧学界小说丛谈之《菤葹》

 

骑牛觅牛学界小说丛谈之《纺纸记》

 

春蚕到死学界小说丛谈之《象牙戒指》

 

遥观当年大学生学界小说丛谈之《赵子曰》

 

云中锦书学界小说丛谈之《春痕》

 

边缘体验—学界小说丛谈之《沈从文全集》选

 

校园中的风月案学界小说丛谈之《漩涡》

 

望洋兴叹学界小说丛谈之《棘心》

 

文人魅力学界小说丛谈之《冬的空间》

 

如鱼饮水—学界小说丛谈之《莫须有先生传》

 

学店学渣学界小说丛谈之《中国大学生日记》

 

一段好春藏不住学界小说丛谈之《英国情人》

 

大学小说丛谈之《南渡记》

 

危城内外学界小说丛谈之《双山》

 

“索隐”的尝试学界小说丛谈之《东藏记》

 

大学小说丛谈之《围城》

 

大学小说丛谈之《未央歌》

 

少年不识愁滋味学界小说丛谈之《未央歌》

 

象牙塔旁学界小说丛谈之《杨绛全集(1)

 

山只是山学界小说丛谈之《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之后》

 

老大嫁做商人妇学界小说丛谈之《傲霜花》

 

耄耋说情爱学界小说丛谈之《师姐》

 

青蘋之末学界小说丛谈之《北归记》

 

士贰其行学界小说丛谈之《活动变人形》

 

树欲静风不止学界小说丛谈之“十七年”的大学

 

学府变色学界小说丛谈之《红路》

 

学人入彀学界小说丛谈之《洗澡》

 

力争上游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时代》

 

微动涟漪学界小说丛谈之《勇往直前》

 

溪云初起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春秋》

 

玉骨冰姿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春秋》

 

花好月圆学界小说丛谈之《洗澡之后》

 

相煎太急学界小说丛谈之《牵牛花》

 

疾风劲草学界小说丛谈之《生命与爱情》

 

风刀霜剑学界小说丛谈之《马兰草》

 

昔日留学生的去留之间大学小说丛谈之《又见棕榈,又见棕榈》

 

天翻地覆学界小说丛谈之《朝云暮雨》

 

惊世骇俗学界小说丛谈之《半个月亮,半个太阳》

 

风起云涌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时代(上、下册)

 

忆来唯把旧书谈:校园中读校园长篇

 

理想主义学界小说丛谈之“十七年”大学反思

 

但是相思莫相负学界小说丛谈之《三生石》

 

心事浩茫连广宇学界小说丛谈之《朝霞》

 

于无声处听惊雷学界小说丛谈外篇之《我的罗陀斯》

 

身世浮沉雨打萍学界小说丛谈之工农兵大学生

 

小荷才露尖尖角学界小说丛谈之《公开的情书》

 

红莲相倚浑如醉学界小说丛谈之《诗人之死》

 

大转折前的校园学界小说丛谈之《魂兮归来》

 

工农兵大学生的爱情学界小说丛谈之《起步》

 

师大三年学界小说丛谈之《黄花堆积》

 

由红到紫的工农兵大学生学界小说丛谈之《紫色学历》

 

只是当时已惘然学界小说丛谈之《我的大学》

 

昔日娇子学界小说丛谈之《工农兵大学生》

 

英语教授的求学年代学界小说丛谈之《求》

 

英语教授的工作年代学界小说丛谈之《求(第二部)

 

回首向来萧瑟处学界小说丛谈之《人啊,人!》

 

时代伤痕的想象学界小说丛谈之《何直教授》

 

二十年后的同学相会学界小说丛谈之《土壤》

 

假作真时真亦假学界小说丛谈之《真真假假》

 

坎坷学者路学界小说丛谈之《一个探索美的人》

 

解开谜团学界小说丛谈之《女大学生》

 

混沌若教休凿窍学界小说丛谈之《浑沌加哩格楞》

 

与魔鬼交易学界小说丛谈之《精神隧道():晕眩》

 

一地鸡毛的学界学界小说丛谈之《无爱的情歌》

 

梧桐应恨夜来霜学界小说丛谈之《空中的足音》

 

日暖泥融雪半销—学界小说丛谈之《蓝眼睛·黑眼睛》

 

英语青椒初入行学界小说丛谈之《真》

 

浮事新人换旧人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城》

 

满园春色关不住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恋》

 

思而不行的大学老师学界小说丛谈之《精神隧道():侏儒》

 

情欲激荡的校园学界小说丛谈之《第十一诫》

 

今朝放荡思无涯学界小说丛谈之《方方文集·白梦》(非学界故事)

 

从希望到惶恐学界小说丛谈之《知识者生存》八十年代部分

 

万事到头都是梦学界小说丛谈之《漫随流水》

 

休对故人思故国学界小说丛谈之《悬空的十字路口》

 

大学小说丛谈之《海之角》

 

困穷宁有此—学界小说丛谈之《表弟》

 

菲菲物竞华—学界小说丛谈之《承担:六〇后大学生》

 

雅俗熙熙物态妍—学界小说丛谈之《苏黎红小姐》

 

惊雁失行风翦翦学界小说丛谈外篇之《绫罗》

 

区区岂尽高贤意学界小说丛谈之《红拂夜奔》

 

欲望校园大学小说丛谈之《欲望的旗帜》

 

何人可觅安心法—学界小说丛谈之《脑裂》

 

沧海桑田—学界小说丛谈之《裸体问题》

 

艰难苦恨繁霜鬓学界小说丛谈之《方方文集·白梦》(力学家故事)

 

平生正被儒冠误学界小说丛谈之《暗示》(学界故事部分)

 

教授的“为”与“争”大学小说丛谈之《天眼》

 

一师两生三人行—学界小说丛谈之《精神隧道():心界》

 

“我们”与“我”及其超越—学界小说丛谈之《精神隧道():心界》

 

推枕黄粱犹未熟—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梦》

 

夕阳残照学界小说丛谈之《教授楼》

 

冶金教授的似水流年—学界小说丛谈之《教授罗恒》

 

大学的历史转折—大学小说丛谈之《感受四季》

 

情似雨馀黏地絮学界小说丛谈之《关关雎鸠(赵孟)

 

黑色校园—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故事》

 

末世风流意转新学界小说丛谈之《二马路上的天使》

 

癫狂柳絮随风舞学界小说丛谈之《导师死了》

 

花开花落自有时学界小说丛谈之《爱似米兰》

 

言不尽意学界小说丛谈之《丽娃河》

 

潜龙勿用学界小说丛谈之《丽娃河》

 

与时偕行—学界小说丛谈之《丽娃河》

 

宿舍楼中的家长里短—学界小说丛谈之《关关雎鸠(蔡小容)

 

人怕入错行学界小说丛谈之《婉的大学》

 

青青园中葵学界小说丛谈之《毕业生》

 

从新闻到漩涡—学界小说丛谈之《知识者生存》八十年代之后

 

校园内外的几幅速写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逸事》

 

好怀渐向中年减学界小说丛谈之《三人行》

 

功名富贵岂偶然学界小说丛谈之《三人行》

 

竞走墙前希得俊学界小说丛谈之《三人行》

 

读《中国八十年代文学备忘》学界小说丛谈外话

 

安得广厦千万间学界小说丛谈之《所谓先生》

 

当时年少春衫薄学界小说丛谈之《中文系》

 

雨横风狂三月暮学界小说丛谈之《接引葫芦》

 

才女的冷傲—学界小说丛谈之《北大女生》

 

无可奈何花落去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囚徒》

 

拣尽寒枝不肯栖学界小说丛谈之《午后的诗学》

 

末俗纷纭更乱真学界小说丛谈之《遗忘》

 

天才的误区学界小说丛谈之《北大男生》

 

教学型高校流水账—学界小说丛谈之《一个大学女教师的手记》

 

青春作伴学界小说丛谈之校园言情小说

 

谈笑有鸿儒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教授》

 

隔离—学界小说丛谈之《爱你两周半》

 

教授的硬功夫和软实力学界小说丛谈之《所谓教授(修订版)

 

轻薄桃花逐水流学界小说丛谈之《桃李》

 

学者的素质学界小说丛谈之《北大先生》

 

留连戏蝶时时舞学界小说丛谈之《红城》

 

杜鹃啼血猿哀鸣学界小说丛谈之《高等学府》

 

九曲黄河万里沙大学小说丛谈之《大学门》

 

满纸荒唐言学界小说丛谈之《教授出家》

 

家贫无供给学界小说丛谈之《涂自强的个人悲伤》

 

无端却被秋风误学界小说丛谈之《象牙塔下》

 

花自飘零水自流学界小说丛谈之《郑袖的梨园》

 

春江水暖鸭先知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之林》

 

独在异乡为异客—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之林》

 

会当车载金钱去—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之林》

 

人面不知何处去学界小说丛谈之《桃花》

 

红尘染尽春衫色学界小说丛谈之《女招商局长》(学界故事部分)

 

蜂围蝶阵乱纷纷学界小说丛谈之《师母》

 

流年冉冉功名误学界小说丛谈之《所谓大学》

 

校园外的奇遇—学界小说丛谈之《教授的黄昏》

 

不识庐山真面目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潜规则》

 

墙角数枝梅学界小说丛谈之《中国女博士》

 

求荣争宠任纷纷学界小说丛谈之《鱼肠剑》

 

甚爱必大费学界小说丛谈之《教授之死》

 

十有九人堪白眼学界小说丛谈之《文人》

 

江山有恨销人骨学界小说丛谈之《梨园记》

 

红粉暗随流水去学界小说丛谈之《春尽江南》

 

博士之难学界小说丛谈之《缺氧》

 

传言送语当风流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是座城》

 

当时黮黯犹承误学界小说丛谈之《变革》

 

事如春梦了无痕—学界小说丛谈之《月落荒寺》

 

万人如海一身藏学界小说丛谈之《隐身衣》

 

师生关系的极端案例学界小说丛谈之《关关雎鸠(王刚)

 

大学小说丛谈之《活着之上》

 

步步寻花到杏坛—学界小说丛谈之《弦歌》

 

可怜光彩生门户学界小说丛谈之《打金枝》

 

无边落木萧萧下学界小说丛谈之《子在川上》

 

一场春梦日西斜—学界小说丛谈之《应物兄(上,下)

 

曾经沧海难为水学界小说丛谈之《上邪》

 

十五年间春梦断学界小说丛谈之《象牙塔》

 

却道天凉好个秋学界小说丛谈之《左右流之》

 

往事只应随梦里学界小说丛谈之《观相山》

 

可能俱是不如人学界小说丛谈之《纵我不往》

 

何谓大学小说大学小说丛谈之《学院大厦》

 

大学理想的幻灭历程大学小说丛谈之《学院大厦》

 

“无用”学科的危机大学小说丛谈之《学院大厦》

 

不同时代的代表性小说—大学小说丛谈之《学院大厦》

 

校园小说《斯通纳》

 

《斯通纳》关于大学本质

 

《斯通纳》中的毒舌马斯特思

 

欲读书之大卫洛奇的教授小说

 

海外学子的艰难处境大学小说丛谈之《考验》

 

北美版的儒林情史大学小说丛谈之《在离去与道别之间》

 

失聪教授生活片段

 

日本教授的漫画学界小说丛谈之《文学部唯野教授》

 

英美学界影视剧学界小说丛谈外话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20220-1483978.html

上一篇:烟台东山栈桥及海滨
下一篇:南宁大明山金龟瀑布
收藏 IP: 114.93.167.*| 热度|

3 王涛 郑永军 王安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5-1 10: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