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谋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bseeker 图谋,为图书馆学情报学谋,为图书情报事业谋。

博文

圕人堂的圕故事

已有 1022 次阅读 2025-8-15 08:01 |个人分类:圕人堂|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图谋按:本文整理2025年8月15日图谋在圕人堂QQ群中的发言内容。 圕人堂自2014年5月10日建群至今,一直在讲“圕”故事。这两个月较为密集。“圕”字诞生大约为100年,圕人堂讲“圕”故事已讲了11年。

         针对成员“图漾“发言:“反正中文自媒体报导都是洗稿再加点私货,有些东西一眼假。”成员“图采编梁”问:“圕人堂公众号算自媒体不?“我联想到一个词,“自取其辱”。大可不必。

       “圕人堂服务体系“,不仅仅是圕人堂微信公众号属于自媒体,全家都是自媒体。圕人堂QQ群(群号:311173426)是图书馆及图书馆学相关人员的交流群,其愿景(VISION)是:圕结就是力量!其定位(MISSION)是:专业讨论、行业交流、信息共享、资源、人脉。圕人堂圕结一切可以圕聚的力量。圕人堂堂风:贴近现实,关照现实,联系理论,旨在实践。《圕人堂周讯》综述“圕人堂”QQ群一周交流信息,对“圕人堂”全体成员公开(通过 QQ群邮件推送),同时亦对社会公开(当前主要通过科学网图谋博客“圕人堂”专题公开)。自媒体是指个人、非专业媒体机构或小型组织借助互联网数字化传播平台(如博客、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B 站、快手、小红书等),自主进行信息生产、发布、传播与互动的新型传播形态。其核心特征是传播主体的非专业化、传播门槛低,内容涵盖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具有个性化、即时性、互动性强的特点。自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信息垄断,让个体能够自主掌控传播渠道,通过用户评论、分享、转发等互动行为形成传播闭环,在信息传播、舆论引导、内容创作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圕人堂服务体系“是属于一群圕人的自媒体。期待更多圕人共同“给力“!

       “图采编梁“说:“举例失当,多有冒犯,抱歉抱歉。“ 这不仅仅是是冒犯我的问题。我作为圕人堂“群辅“角色不得不说两句。图漾说那句话,是他个人的感知与认知,并无不妥。他说那句话是有具体语境的。人家说的是“中文自媒体报导”。圕人堂服务体系均不属于“中文自媒体报导”范畴。“打开天窗说亮话“,这样更好。谢谢理解与支持!

        随后,我进一步分享了一些内容,属于《你师不及我师,我生胜过你生——钱亚新先生尊师爱生的故事》后续进展。实质也可以说是圕人堂夹带的“私货“——圕的纪念与传承。

       图谋.你师不及我师,我生胜过你生——钱亚新先生尊师爱生的故事.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496583.html

这副穿越时空的对联,藏着图书馆学界最动人的师道传承。“你师不及我师” 的谦卑,是钱亚新对杜定友先生的终身敬仰;“我生胜过你生” 的期许,是前辈对后辈成长的热忱托举。从杜定友到钱亚新,从课堂授业到书信指导,从遗稿整理到学生扶持,这份尊师爱生的情怀,早已超越具体的人和事。故事虽未揭晓西安学生的姓名,却让我们看见学术传承的模样:它藏在泛黄的合影里,写在工整的对联中,留在师母的讲述和后辈的追寻里。正如韩愈所言 “闻道有先后”,钱亚新以一生践行着 “尊师” 与 “爱生” 的双向奔赴,让这种纯粹的学术情怀,成为图书馆学脉中永不褪色的温暖底色,代代相传。

        这个故事有后续进展。2025年8月13日谢欢先生提供信息。钱亚新先生西安的学生是汪一飞。这段话在《创新求精育人》书中有,书未正式出版。《钱亚新年谱》P198有提及这张照片。此处的信息源为《图书馆学刊》1986年第1期,钱亮写的《整编后记》。钱亮(1934-2024)为钱亚新长子,2024年去世。汪一飞(1924- )江苏泰兴人,副研究馆员。1946年就读于社会教育学院图书博物馆学系,1950年至今先后在苏北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华东航空学院、西安航空学院、西北工业大学等院校图书馆工作,曾任编目组组长。1985年退休。曾任陕西省图书馆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曾编制《西北工业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写有《图书馆目录一般问题》、《中文书刊编目》等书。(摘自:麦群忠 朱玉培主编. 中国图书馆界名人辞典[M]. 1991:378.)据悉,杜定友、钱亚新、汪一飞三人合影,今存照片原件。

        《创新求精育人——图书馆学家钱亚新的一生》(1993年4月 油印本 未正式出版 )。钱亮、钱唐《序言》,“家父自从1928年7月投身于图书馆界,到1988年6月退休为止,从事图书馆工作、研究图书馆学术经历了整整60个年头。6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仅仅是倏忽一瞬,但对一个人来说,即使活到百岁,也是一生中最重要、最宝贵的最大部分。这60年中,当老人家在图书馆工作岗位上时,勤勤恳恳、服务人民,成绩斐然,令人尊敬;在担任图书馆学教任务时,培育人才,数以千计,现分布全国,绝大部分学生已是图书馆界中的骨干或研究人员,可说是桃李满天下;他老人家著述甚丰,出版了专著十多种,发表了论文百余篇,质高量多,具有创新卓见,对我国图书馆学、目录学的发展,影响较大。”“特别要说明的是,家父身体从来瘦弱多病,至今已是八旬有五的高龄,却仍然精神抖擞,始终握笔不辍,对来访者必畅谈尽兴,这与他平日烟酒不沾,惟有著述传道为生平之乐的人生观有关外,还与家母平日无微不至的关怀照料是分不开的。可以说,家父的丰硕成果之中,包含着家母的一份心血和奉献。”

        biochem:"‘瘦弱多病‘也可以长寿。“我补充了一些信息。钱亚新先生可以说是创造了奇迹。钱亚新一家,长寿者多。目前已了解。钱亚新(1903-1990),其夫人吴志勤(1908-2001),其长子钱亮(1934-2024)。钱老的经历是非同寻常的,“九死一生”的。钱先生在湖南大学图书馆工作的时间为1937年8月上旬至1941年。钱先生留存有湖南大学图书馆月度工作报告(1937年10月、11月、12月,1938年1月、2月,1940年1月、2月、3月、4月)。  钱亚新先生,1933年春任天津河北女子师范学院图书馆主任,1937年“七七”事变,学校图书馆毁于日机炸弹,形势险峻,被迫离津,转任湖南大学图书馆主任。可见,转任湖南大学图书馆不久,1938年4月又遭遇了湖南大学图书馆被炸毁。1938年4月10日,日机投弹,湖南大学图书馆付之一炬,损失十万册书,7月湖南大学迁至湘西辰溪。1939年2月26日,日机炸辰溪,钱亚新先生险遭害,举家迁龙头脑。1930年代,这就经历了3次。1939年2月21日,钱先生次子钱方出生。2月26日,日本敌机9架轰炸辰溪,钱先生全家险遭害,举家迁龙头脑附近。3-6月,数月间因日机不间断侵扰、轰炸,既不能工作,又不能迁居,于是举家迁往山沟之中的张家大屋。居住在张家大屋期间,钱先生常向任凯南(1884—1949,时任湖南大学校长)请教古籍版本知识。此后还经历过多次,包括1960年代的。用“九死一生”不夸张。钱先生的情况,属于特殊情况。与和平年代的长寿有所不同。

        圕人堂自2014年5月10日建群至今,一直在讲“圕”故事。这两个月较为密集。“圕”字诞生大约为100年(参见:图谋.圕字最早使用时间.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496402.html),圕人堂讲“圕”故事已讲了11年。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13646-1497731.html

上一篇:健康感悟
下一篇:圕人堂周讯(总第588期 20250815)
收藏 IP: 180.127.177.*| 热度|

5 宁利中 刘进平 孔玲 郑永军 王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8-18 03: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