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谋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bseeker 图谋,为图书馆学情报学谋,为图书情报事业谋。

博文

综述摘要:科研人员AI素养与人工智能使用意愿的关系——智力谦逊的调节效应

已有 888 次阅读 2025-4-30 16:02 |个人分类:圕人堂|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摘编自:李洪晨,赵星.科研人员AI素养与人工智能使用意愿的关系——智力谦逊的调节效应[J].图书与情报,2025,(01):54-65. (注:本文由图谋借助生成式AI文心一言“文心4.5 Turbo”完成。

一、引言

    在智能化背景下,人工智能(AI)在科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对科研人员的素养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结构方程模型,深入探讨了科研人员的AI素养、AI焦虑与科研场景下人工智能使用意愿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智力谦逊的调节效应。研究旨在为缓解科研人员的AI焦虑、提升人工智能的使用意愿,以及促进人工智能技术与科学研究的有效融合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二、AI素养与人工智能使用意愿

1.AI素养的定义与构成

    AI素养被定义为在遵守道德标准的前提下,准确识别、有效利用和批判性评估人工智能相关产品的能力。它包括能力、知识、伦理和判断四个方面,具体涉及熟练使用人工智能产品、正确看待人工智能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判断何时及如何使用人工智能,以及认知人工智能可能引发的道德问题和风险。

2.AI素养与使用意愿的关系

    研究发现,AI素养与人工智能使用意愿呈正相关关系。科研人员的AI素养越高,其使用人工智能的意愿越强。高水平的AI素养使科研人员能够更有效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科研活动,从而提高科研效率和研究创新性。

三、AI焦虑的作用

1.AI焦虑的定义与类型

    AI焦虑是指人们对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对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潜在负面影响和自身利益威胁的恐慌和担忧。它主要包括学习焦虑、工作替代焦虑、社会技术失明和学术伦理焦虑。

2.AI焦虑的中介作用

    AI焦虑在AI素养与人工智能使用意愿之间起中介作用。AI素养通过减少AI焦虑,进而提高人工智能使用意愿。具体而言,AI素养负向影响学习焦虑、工作替代焦虑和学术伦理焦虑,而这些焦虑又负向影响人工智能使用意愿。社会技术失明焦虑与人工智能使用意愿之间没有显著相关关系。

3.不同类型AI焦虑的影响

    学习焦虑更强的科研人员,其人工智能使用意愿更低。工作替代焦虑显著降低人们采纳新技术的意愿,但智力谦逊可以削弱这种负向影响。学术伦理焦虑使科研人员担心使用人工智能软件可能造成学术不端,从而降低其使用意愿。智力谦逊则可能加剧这种负向影响,因为高智力谦逊的科研人员更加谨慎和反思,对学术伦理问题持有更高的敬畏心理。

四、智力谦逊的调节效应

1.智力谦逊的定义与作用

    智力谦逊被定义为个体在认知过程中保持开放、谦虚的态度,愿意接受和考虑与自己知识体系相悖的信息。它作为一种心理缓冲机制,能够有效减轻工作替代焦虑对人工智能使用意愿的负向影响。

2.智力谦逊的调节机制

    智力谦逊的科研人员更加乐于探索未知领域,对新技术持开放态度,从而更容易接受AI带来的变革和潜在好处。然而,智力谦逊也可能加剧学术伦理焦虑对人工智能使用意愿的负向影响。高智力谦逊的科研人员在面对复杂的伦理判断时更加谨慎和反思,可能更倾向于采取保守的策略。

3.对科研管理和科技政策制定的启示

   研究提示我们,在推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时,需要在科研人员中培养更高水平的智力谦逊,并加强对学术伦理的教育和培训。通过培养智力谦逊和学术伦理意识,可以促使科研人员在使用新技术时更加重视并谨慎处理可能涉及的伦理问题,从而在技术进步与伦理责任之间找到平衡点。

五、研究方法与数据收集

1.问卷设计

问卷包括AI素养(知识、能力、判断、伦理)、AI焦虑(学习焦虑、工作替代、社会技术失明、学术伦理)、智力谦逊和人工智能使用意愿四个变量。使用七点李克特量表测量所有项目。

2.数据收集与分析

通过在线调查平台问卷星邀请科研人员参与调研,最终收回有效问卷382份。使用克朗巴赫系数(Cronbach’sα)与组合信度(Composite Reliability,CR)检验信度,通过平均方差萃取(Average Variance Extracted,AVE)与AVE的平方根与各变量之间相关系数的比较检验效度。采用二阶模型使结构模型更精简,并通过路径假设检验和调节效应检验验证研究假设。

六、结果与讨论

1.AI素养的积极作用

    AI素养正向影响人工智能使用意愿,负向影响AI焦虑。科研人员应加强自身AI素养的培养,以更好地将人工智能应用于科学研究过程中。

2.AI焦虑的负面影响

    AI焦虑在AI素养和人工智能使用意愿之间起中介作用,负向影响人工智能使用意愿。科研人员需要关注并缓解AI焦虑,以提高其使用人工智能的意愿。

3.智力谦逊的双重作用

    智力谦逊能够削弱工作替代焦虑对人工智能使用意愿的负向影响,但可能加剧学术伦理焦虑的负向影响。科研人员需提高智力谦逊水平,同时保持对人工智能的开放态度和谨慎处理伦理问题的能力。

七、结语

    本研究揭示了AI素养、AI焦虑和智力谦逊在科研人员人工智能使用意愿中的重要作用。研究结果对于人工智能应用于科学研究的启示是:在智能化背景下,智力谦逊的培养和学术伦理的教育不仅是科研人员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科学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石。通过培养智力谦逊和加强学术伦理教育,可以构建一个更加开放、包容、伦理导向的人工智能驱动的科研环境,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加公正和有益的科学创新和技术革新。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13646-1484083.html

上一篇:锐评圕人堂:图书馆员的精神家园与行业赋能平台的双重奏
下一篇:图书馆消亡论的历史回顾:从技术预言到现实演进
收藏 IP: 221.131.187.*| 热度|

2 王涛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5-24 12: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