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乃基
在名著《从黎明到衰落》(林华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中,巴尔赞写道:如果用中文里的“心”来代替彼此对立的灵与智,就可免去很多不必要的纷争。
灵与智的对立与均衡实在是人和社会前进的动力
类似地,帕斯卡尔在认识论上区分“几何精神”和“本能精神”。前者用于“几何类”问题,推理的错误一目了然,不容置疑;但在本能问题上,尤其是面对所谓两大“成人激情”——爱情和野心,则不然。“人的心里有一种不为理性所知的理性”,前者只是后者的仆人。将笛卡尔的二元论和帕斯卡尔的两种精神结合起来就可发现,对科学的坚定信心来自于对象的确定性,思维过程的严密性,以及与研究者本人的无涉性;然而这种确定和严密都不能推至所谓成人激情。
在此意义上,帕斯卡尔对被科学“解放”出来,因而拥有“几何精神”的人的希望是,不要以为“几何精神”就是一切,可以由此推知“本能精神”。“本能精神”需要得到更高的引导和管控。“如果你们不相信上帝,你们就得不到永生……如果相信,在有和无中间,起码有一次机会;如果上帝不存在,你们什么也不损失,但如果上帝存在的话,你们便获得了拯救”。
博主先反过来看巴尔赞的观点(参见观点的另一半 ):如果用灵与智来代替因模糊不清而可以到处套用的“心”,例如眼下喋喋不休的“感动”和层出不穷的“最美”,将中国建立于理性和宪法的基础之上,或许中国会更加透明,其发展道路也会更加简明。由此看来,中国人缺少帕斯卡尔所分析的“几何精神”。
再看帕斯卡尔的后一段话。当下,中国人的“本能精神”看来是张扬了,确切地说是在扭曲中张扬了,只是下无理性和宪法为底线,上无宗教的引导和拯救。这样的本能,等同于“无法无天”。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2-5 15: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