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乃基
拉斯克奖(诺贝尔奖)vs中国特色
2011-10-3 16:59
阅读:5818
标签:诺贝尔奖, 中国特色, 穿越, 拉斯克奖

吕乃基

一石激起千层浪,或者说,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或者说,……

这就是屠呦呦和拉斯克奖。

千层浪是出于反差之大:想不到,是这样的人和这样的事。

千层浪还在于拉斯克奖似乎触动、揭开了中国的某个或某些“伤不起”的伤疤,不啻为一场不大不小的地震。譬如说,“祖国不会忘记你”。然而实际情况是,屠呦呦正在被遗忘,要不是世界想起了她。陈安博士以春秋笔法刻画了这一点。

博主试图考察这一事态中的一个焦点:奖,究竟是授予集体还是个人?考察另一个“不是的”焦点:为什么是青蒿素?

 

平心而论,在中国的科研体制下,“集体”的权重显然大于发达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也屡屡强调奉献,而且是“默默地”。这种情况在计划经济年代尤甚,文革期间达到“顶峰”。此处不对此作价值判断,只是确认这一事实。屠呦呦的成果,就是在“顶峰”时期。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悖论:一方面,拉斯克奖,以及未来可能的诺奖,按国际惯例,只授予个人(是不超过3人吧),另一方面,中国的实际情况,注意,是实际情况,而不是集体主义之类意识形态,确实在相当程度上是集体发现。这样的事例或许今后还会发生。于是,有必要在国际和中国,21世纪和670年代之间假设某种桥梁,构建地域和岁月的桥梁或作制度上的特殊安排,以便于彼此之间的“穿越”(虽然估计不会有人当真愿意穿越到那个岁月)。让国际放心授奖,不至于因中国自身的激动和骚动而有所顾忌,让中国作为个人的科学家安心领奖,不至于因千层浪和一池春水而心存胆怯。该得的照得,应得而未得者也理应得到某种应有的补偿不再“默默”。

具体事情具体分析,还事物本来面目——21世纪的世界向20世纪60年代中国的特殊岁月的穿越。这是题中应有之义。

顺便说,博主孤陋寡闻,这次拉斯克奖,以及所有的诺奖,有没有中国特色的“公示”环节?如没有,为何有这样的差别,又分别导向什么结果?

 

“不是的”焦点:为什么是青蒿素?

这些年,世界医学上的重大发现、发明多了去了,中国虽不能与世界相比,但因从未有过,故数量巨大。远的不说,49年后又有多多少少!为何独选这一项呢?说实在的,就屠呦呦的成果,乙醚浸出,在众多候选项目中似乎并不光彩夺目。这就涉及评价标准了。或许在博主看来是这样,但在拉斯克奖评委会那里不是。博主以为,就这次的授奖而言,评委会的标准可能有多条,但其中权重最大的一条是,拯救了多少人的生命,有多少人因此而受惠!然而在中国,这样的成果,在某种程度上还有当年袁隆平的水稻,会被认为没有科技含量,没有水平。

以人为本,这是拉斯克奖评价标准的核心。毕竟,是医学奖。

 

将上述两点结合起来,博主突发奇想。拉斯克奖为何不是在各国申报的基础上继续呢?诺奖、拉斯克奖等,虽然其评委会设在某个国家,但实际上(至少在理论上)属于全世界。既然如此,何不这样来评选:按中国模式,上面发文,各国层层申报,各显神通(包括“跑”、驻办、搞评委名单……),要是这样的话,嘿嘿,中国早就拿n个诺奖了!其中最突出的,应该是现在尚未设立的:申报组织奖。

相关专题:屠呦呦获拉斯克奖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吕乃基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10844-492930.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2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3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