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足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vnaiji 邮箱:naijilv@gmail.com

博文

少年强则中国强?

已有 6475 次阅读 2009-7-11 08:36 |个人分类:人文|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中国, 科学素养, 成年人

近日看到一篇博士论文引用了李大光.2006.科学素养的概念化过程与中国的理解[J].科学,583: 2528.中的公众科学素养水平的年龄结构分布图。文中说,公众的科学素养分布呈现出与年龄成反比状态,而且这一现象存在世界普遍性。尽管各国具体数值不同,但整体趋势基本一致



 

 

 

 

 

 

由图中来看,这种“反比状态”实际上在各国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中国与发达国家的主体趋势并不一致。欧盟、美国、日本和加拿大,由18岁到45岁的科学素养基本上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作为社会的中坚,3039岁的科学素养比青年人更高,直至行将退休才有所下降,日本甚至到了5060岁之间还有所上升。而在中国,社会中坚年龄段的科学素养却急遽下降,具备科学素养的人群由接近60%下降到20%!惊讶之余不由得要提出以下问题:

1.最直接的问题是,这种情况是怎么发生的?有人认为[i],这可能和我国的继续教育不够发达有关。我国现在各类企事业单位普遍缺乏对职工进行再教育的意识,农民和农民工更加缺乏接受继续教育的渠道。这就容易造成很大一部分人群在脱离学校正规教育后,很少关心科学问题,形成科学素养的缺失。李大光对此的解释是,发达国家成年人的科学素养能保持较高水平,是信息的流动,媒体的发达以及媒体对科学这方面的报道的有效性,这方面的研究我们非常之欠缺[ii]

   我的看法是,这种情况主要恐怕不在于外部条件如继续教育和媒体,现在的电视和互联网难道没有提供相应的途径和资料?问题在于主体自身的主动性,在成人后是否自觉维持和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看来显然是没有。青少年可能因好奇心而喜欢科技,应付考试也是重要因素。一旦走上社会,好奇心淡漠,又失去了考试的压力,于是成年人在媒体首先选择的就不是科学素养,而是娱乐素养,甚至形形色色的“性”素养。社会对成年人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不构成压力,而国人,包括青少年,基本上也没有形成提升科学素养的自我意识。

2.无论如何,科学素养如此之低的人群如何担纲中国当代社会的中坚?或者反过来说,由这些人担纲的当代中国社会又会是,或者只能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3.现在的成年人科学素养如此之低,他们在年轻时的科学素养是否也像现在的青年人那么高?反之,现在的青年人科学素养如此之高,等到他们步入社会,是否也会如此急遽下降?这似乎还可以联想到中国男足。那些留学巴西的足球队,在少年时如此风光,一旦成年便每况愈下。这就是中国人的成年礼吗?早晨89点钟的太阳到了正午怎么就变得昏暗?不是说,少年强,则中国强吗?

4.要不,这些科学素养的指标是否不适合中国?

5.最后,少年强,成年不强,以及中国不强,恐怕还不只是媒体或继续教育的问题。参见“不要忘得那样快”——汶川地震周年祭

正要上载之前,看到了老师在“在中国科协第14期学术沙龙上的发言速录稿”中的一段话:“然后中国代表团的一个孩子说,反正他们不认识中文,我们现在编一个。这已经是中国非常优秀的孩子,能够参加国际青少年创新大赛的孩子,就说这样的话。那么这样的孩子长大了,非常可能成为我们的科学家,他的高考成绩会非常高。如果基本的实事求是这点都没有做到的话,以后还谈什么创新”。震惊之余又对上面的分析有了新的理解。

只能是当代中国社会与科学素养不相容。再想想朱基数年前给会计的题词:不做假账。青少年在学校所接受的那些科学素养根本经不起社会的歪曲和摧残。不讲科学素养的人反而获得资源。随着劣币驱逐良币,为了在社会中生存,科学素养在成年人中自然急遽下降。由此看来,要惊叹的不是成年人的科学素养如此之低,而是,在当代中国社会,竟然还有20%

 



[i]佟贺丰(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公众科学素养调查部分数据的再思考

《科普研究》2007年第4http://www.hbstd.gov.cn/html/2008_7_21_15_07_15_873.htm

[ii]中科院研究生院李大光谈公众科学素养的思考2006年北京科普论坛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研讨会http://www.bast.net.cn/kjxx/gnxx/2006/7/12/71875.shtml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10844-242966.html

上一篇:世界1的量子阶梯和世界2的需求层次-知识论之四
下一篇:水滴流过的世界
收藏 IP: .*| 热度|

9 武夷山 郭战胜 马雷 阎建民 梁进 胡健波 蔣勁松 王立 mqh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0 07: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