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Y2012

博文

第一堂课 精选

已有 8232 次阅读 2025-3-9 07:30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第一堂课

今天我的博士生为了下周的博士答辩做了一次rehearsal 。课题组全体成员参加。还算成功,不足的地方是学生太紧张,全程没敢看下面的观众一眼,有时可能也会假装往下面扫一眼,我敢确定他没敢和任何一个眼神进行交流。这就跟新人学开车,在并道的时候,按教练的指令要求回头观察后面和右边的车,因为紧张,头是回了,只是象征性地回了一下,其实啥也没看到。

说起登台演讲或给学生上课,我从小就有复杂的感情。因为父母都是中学老师,有时候我挺佩服他们的,能一下在课堂上抑扬顿挫地讲45分钟,中间还能讲几个笑话把同学们逗地哈哈大笑。但老实说我很讨厌父母做老师。那个年代老师的工资待遇很低,家里孩子们多,他们的那点工资让全家的生活很拮据。父亲也经常自嘲:一僧二道三官四吏五医六工七猎八娼九儒十丐。于是我从小就立志,长大了绝不要当老师。

然而天不遂人愿,也许就是命中注定,稀里糊涂地读了研究生,博士,顺理成章地成了一名大学教师。我其实挺忐忑的,因为开始我非常讨厌给学生上课,甚至在一群人面前讲话我都很难为情。彼时,我向父亲求教。父亲说,咱们家从你爷爷那辈开始就是老师,咱们家可以说是教育世家,你的哥哥姐姐们都没从事教育行业,我希望你能继承咱们家的传统,你一定能成为一个好老师。父亲对教师这个职业的态度转变还是让我有些意外。后来从他给我传送教学经验的热情,我能体会到他其实在鼓励我。

闲言少絮,我第一次给学生上课是讲弹性力学,第一节课大教室里坐满了一百多大鼻子蓝眼睛五颜六色的老外学生,我操着自以为正宗伦敦音的中国式英文开始了我的第一堂课。我敢保证整堂课我没敢看或没来得及看下面学生一眼,更别说眼神交流了。全程在按照前一天晚上准备一宿的课件讲,当时觉着每个细节都准备地胸有成竹,万无一失,但一旦登上讲台,脑子经常短路。还好,第一节课,学生们还是很宽容的,没有太欺负我这个青年教师。我清楚地记得一个金发碧眼的学生下课跟我说了一句 Thank you.我也赶紧说了一句 Thank you.

我把我给学生讲课的这段经历讲给我现在的博士生。其实演讲也好讲课也好就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但这里面最关键的并不是你的语言(当然表达能力强是如虎添翼),而是你对你讲的内容真地懂,学生来上课不是来看你表演的,而是来学干货的。我记得十几年前我们系请来一位国内的教授来访问,他自告奋勇要给本科生讲讲土力学的本构理论。老师说,当时这位教授的英文表达也不够好,一着急英文里就冒出一两句中文口头语,但这并不妨碍那些老外学生都喜欢他,因为他对讲的内容非常懂,再加上他肢体语言丰富,非常自信,哪怕当时英文没那么好,也是非常受学生欢迎。

十几年过去了,当今天自己非常享受给学生上课,非常享受上课时和学生互动的临场发挥,非常满意自己的控场能力的时候,也会经常想起人生的第一堂课,都是难忘的。那是一种痛,一种无法挥去的痛,这种痛叫成长。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92836-1476576.html

上一篇:教师节谈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
下一篇:未来的国际会议可能是这样的:
收藏 IP: 134.148.220.*| 热度|

24 许培扬 王安良 郑永军 王从彦 周忠浩 徐长庆 王涛 史仍飞 张士宏 郑芳林 崔锦华 李陶 褚海亮 何颖 汪运山 池德龙 冯兆东 谌群芳 朱爱军 郑强 胡泽春 杨正瓴 石晓燕 付小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25 11: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